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內蒙古區(qū)情網  /  數字史志  /  年鑒  /  內蒙古年鑒  /  1998卷  /  盟市旗縣

1998卷

  • 磴口縣
  • 【領導名錄】

        縣 委 書 記:張  銳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田逢林

        縣      長:李  茂

        縣政協(xié)主席:王海泉(蒙古族)

    【概況】  1949年1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任命楊力生為縣委書記,李爾直為縣長,接管舊政府,1954~1956年,磴口縣歸甘肅省管轄,1956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1960年,磴口縣改稱巴彥高勒市,市長錫林。1964年撤市,恢復磴口縣。1997年,全縣轄2鎮(zhèn)、6鄉(xiāng)、3蘇木,共有43個村(嘎查),14個管區(qū),總人口11萬,面積4 166.6平方公里。

    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現(xiàn)價)8.16億元,比上年增長23.4%;財政總收入3 2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 580.6萬元,比上年增長24.5%;銀行年末存款余額3.25億元。

    農業(yè)  1997年糧食總產量7 020萬公斤,比上年增長8.9%,糧食單產345.8公斤;牲畜總頭數32.64萬頭(只),比上年增長9%;蔬菜面積6 600畝;新增造林面積31 725畝,果樹面積41 895畝。

    工業(yè)  1997年,工業(yè)總產值33 277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1.5%。

    交通 郵電  全縣有國道近30公里,出入境公路370公里,縣轄公路244.4公里,共有客運車29輛,貨運車32輛,全年營運收入119萬元,比上年增長9%。郵電業(yè)務總量632萬元,共有電話6 512部,尋呼機2 100部,移動電話570部,其中城鎮(zhèn)電話6 000部,農村電話512部。

        商業(yè)  1997年,全縣有商業(yè)企業(yè)311戶,國營企業(yè)170戶,集體企業(yè)114戶,個體企業(yè)27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億元,國營企業(yè)4 862萬元,集體企業(yè)746萬元,個體企業(yè)1.35億元。

        文化教育 衛(wèi)生  文化活動場所120個,影劇院2處,專業(yè)文藝團體1個,體育場1處??萍既藛T1 866名,高級科技人員43名,中級349名;社會科學人員1 359名,從事自然科學人員683名。全縣有普通中學8所,職業(yè)中學1所,小學44所,其中城鎮(zhèn)中學3所,小學5所;農村中學5所,小學39所;職業(yè)中學1所;普通中學在校生4 653人,職業(yè)中學在校生107人,小學在校生9 934人;教師1 882名,其中高級職稱19名,中級職稱163名。衛(wèi)生機構70個,國營4個,集體10個,個體56個;有床位377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405名,其中高級職稱的13名,中級職稱的58名。人口出生率4.97‰,計劃生育率99.6%,自然增長率6.5‰。

        人民生活  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3 837元,農民人均收入2 056元,牧民人均收入1 720元。

    【經濟發(fā)展】  土地資源豐富,灌溉條件便利。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中有近百萬畝土地可供開墾,適宜種植各種農林作物,尤其適宜種植含糖量高的作物,既可引黃灌溉,又可打機井,地下水蘊藏量大,水質好。銅礦、金礦、白瓷石礦,開采前景廣闊,礦泉水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為國家優(yōu)質品。

    【引資開發(fā)】

    泰順興業(yè)食品有限公司  是由臺灣“獨立”出資在磴口縣興辦的大型食品生產企業(yè),引進意大利FMC及ROSS&CATEUI二家世界著名公司制造的番茄醬生產設備,日生產番茄醬150噸,番茄丁、番茄整粒50噸,還可生產玉米筍、脫水菜、蘆筍、洋蔥醬等十數個產品,投資總額6 000萬元,占地面積33 000多平方米,廠內建筑面積8 000多平方米。1995年破土動工,同年9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試機生產取得成功,1996年正式生產,1997年生產達到設計要求。產品銷往日本、中國臺灣、東南亞、澳洲、歐美等國和地區(qū)。

        海鷹公司  1995年2月,臺灣商人黃金海和磴口縣人民政府簽訂合同,在烏蘭布和沙漠內投資開發(fā)土地52萬畝,使用期限50年,成立海鷹公司,搞種植、養(yǎng)殖綜合性發(fā)展,至1997年,已開發(fā)土地數萬畝。經營的甘草業(yè)務已初具規(guī)模,產品銷往東南亞等諸多國家。

        中國東西部農建公司  1995年12月,磴口縣人民政府和安康公司簽訂合同,把磴口縣烏蘭布和速生豐產林基地承包給安康公司,承包費1 300萬元,期限為50年。1996年試種白蘿卜,切片后脫水,1997年搞規(guī)模性生產,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和西歐國家。

    【存在問題】  工業(yè)基礎薄弱,加之設備老化,技術水平低,沒有名牌產品占領市場。農村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平原區(qū)效益較為穩(wěn)定,沙區(qū)效益差。牧區(qū)受自然條件和地理條件限制,形成豐年和災年的大起大落。農牧業(yè)產品深加工滯后,處于銷售原料階段,農業(yè)產業(yè)化、農工一體化沒有形成,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效益不明顯。

    (周培榮  李文清)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磴口縣
  • 【領導名錄】

        縣 委 書 記:張  銳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田逢林

        縣      長:李  茂

        縣政協(xié)主席:王海泉(蒙古族)

    【概況】  1949年1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任命楊力生為縣委書記,李爾直為縣長,接管舊政府,1954~1956年,磴口縣歸甘肅省管轄,1956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1960年,磴口縣改稱巴彥高勒市,市長錫林。1964年撤市,恢復磴口縣。1997年,全縣轄2鎮(zhèn)、6鄉(xiāng)、3蘇木,共有43個村(嘎查),14個管區(qū),總人口11萬,面積4 166.6平方公里。

    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現(xiàn)價)8.16億元,比上年增長23.4%;財政總收入3 2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 580.6萬元,比上年增長24.5%;銀行年末存款余額3.25億元。

    農業(yè)  1997年糧食總產量7 020萬公斤,比上年增長8.9%,糧食單產345.8公斤;牲畜總頭數32.64萬頭(只),比上年增長9%;蔬菜面積6 600畝;新增造林面積31 725畝,果樹面積41 895畝。

    工業(yè)  1997年,工業(yè)總產值33 277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1.5%。

    交通 郵電  全縣有國道近30公里,出入境公路370公里,縣轄公路244.4公里,共有客運車29輛,貨運車32輛,全年營運收入119萬元,比上年增長9%。郵電業(yè)務總量632萬元,共有電話6 512部,尋呼機2 100部,移動電話570部,其中城鎮(zhèn)電話6 000部,農村電話512部。

        商業(yè)  1997年,全縣有商業(yè)企業(yè)311戶,國營企業(yè)170戶,集體企業(yè)114戶,個體企業(yè)27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億元,國營企業(yè)4 862萬元,集體企業(yè)746萬元,個體企業(yè)1.35億元。

        文化教育 衛(wèi)生  文化活動場所120個,影劇院2處,專業(yè)文藝團體1個,體育場1處??萍既藛T1 866名,高級科技人員43名,中級349名;社會科學人員1 359名,從事自然科學人員683名。全縣有普通中學8所,職業(yè)中學1所,小學44所,其中城鎮(zhèn)中學3所,小學5所;農村中學5所,小學39所;職業(yè)中學1所;普通中學在校生4 653人,職業(yè)中學在校生107人,小學在校生9 934人;教師1 882名,其中高級職稱19名,中級職稱163名。衛(wèi)生機構70個,國營4個,集體10個,個體56個;有床位377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405名,其中高級職稱的13名,中級職稱的58名。人口出生率4.97‰,計劃生育率99.6%,自然增長率6.5‰。

        人民生活  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3 837元,農民人均收入2 056元,牧民人均收入1 720元。

    【經濟發(fā)展】  土地資源豐富,灌溉條件便利。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中有近百萬畝土地可供開墾,適宜種植各種農林作物,尤其適宜種植含糖量高的作物,既可引黃灌溉,又可打機井,地下水蘊藏量大,水質好。銅礦、金礦、白瓷石礦,開采前景廣闊,礦泉水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為國家優(yōu)質品。

    【引資開發(fā)】

    泰順興業(yè)食品有限公司  是由臺灣“獨立”出資在磴口縣興辦的大型食品生產企業(yè),引進意大利FMC及ROSS&CATEUI二家世界著名公司制造的番茄醬生產設備,日生產番茄醬150噸,番茄丁、番茄整粒50噸,還可生產玉米筍、脫水菜、蘆筍、洋蔥醬等十數個產品,投資總額6 000萬元,占地面積33 000多平方米,廠內建筑面積8 000多平方米。1995年破土動工,同年9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試機生產取得成功,1996年正式生產,1997年生產達到設計要求。產品銷往日本、中國臺灣、東南亞、澳洲、歐美等國和地區(qū)。

        海鷹公司  1995年2月,臺灣商人黃金海和磴口縣人民政府簽訂合同,在烏蘭布和沙漠內投資開發(fā)土地52萬畝,使用期限50年,成立海鷹公司,搞種植、養(yǎng)殖綜合性發(fā)展,至1997年,已開發(fā)土地數萬畝。經營的甘草業(yè)務已初具規(guī)模,產品銷往東南亞等諸多國家。

        中國東西部農建公司  1995年12月,磴口縣人民政府和安康公司簽訂合同,把磴口縣烏蘭布和速生豐產林基地承包給安康公司,承包費1 300萬元,期限為50年。1996年試種白蘿卜,切片后脫水,1997年搞規(guī)模性生產,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和西歐國家。

    【存在問題】  工業(yè)基礎薄弱,加之設備老化,技術水平低,沒有名牌產品占領市場。農村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平原區(qū)效益較為穩(wěn)定,沙區(qū)效益差。牧區(qū)受自然條件和地理條件限制,形成豐年和災年的大起大落。農牧業(yè)產品深加工滯后,處于銷售原料階段,農業(yè)產業(yè)化、農工一體化沒有形成,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效益不明顯。

    (周培榮  李文清)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