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卡塔爾
卡塔爾全稱“卡塔爾國”,位于西南西阿拉伯半島東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周圍有幾個島嶼,包括諸島在內(nèi)總面積11532.5平方公里。僅在西南方向與沙特接壤,其余三面臨海。屬熱帶沙漠氣候?!翱ㄋ枴币辉~是由古代西方對這里的稱呼演化而來的,其含義不明。
古希臘地理學(xué)家稱之為“卡塔拉”。羅馬史學(xué)家巴利努斯在他的著作中稱其為“卡塔拉爾”。古阿拉伯學(xué)者稱這里為“卡塔里拉”。公元7世紀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8世紀,屬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卡塔爾酋長國。1870年,被奧斯曼國占領(lǐng)。1882年,英國入侵,并宣布該地區(qū)為英國的“保護地”。1971年9月3日,卡塔爾國宣布獨立,艾哈邁德任埃米爾。1972年2月22日,埃米爾艾哈邁德被廢黜,其堂弟哈利法出任埃米爾,哈利法之子哈馬德任王儲兼國防大臣。1995年6月27日,哈馬德發(fā)動宮廷政變,推翻哈利法,出任埃米爾。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面積8.36萬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臨波斯灣。西北與卡塔爾為鄰、西和南與沙特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境內(nèi)除東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絕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
阿聯(lián)酋是由7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是最大的一個酋長國。在阿拉伯語中,其詞語為“羚羊之父”或“有羚羊的地方”之意;“迪拜”又稱“杜拜”,源于部族名稱。據(jù)說是由“德拜”一詞演變而來的,為“蝗蟲的幼蟲”之意;“沙加”是最古老的酋長國,在阿曼海岸上,人們尊稱其為“酋長國之母”,“哈伊馬角”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帳篷之岬”;“富查伊拉”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有水流的平坦土地”;“阿治曼”當?shù)厝朔Q“伊阿曼”,其名稱源于部族名;“烏姆蓋萬”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力量之母”。
阿聯(lián)酋的當?shù)孛Q薩赫爾阿曼,意即阿曼(指今阿曼蘇丹國)的邊緣平原。這個地區(qū)的地理名稱幾經(jīng)變動。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資料中,稱它為馬干。公元前10世紀,古也門的薩巴王朝和希木雅爾王朝征服這個地區(qū)后稱為阿曼海岸。阿拉伯有時還稱這里為麥什哈特阿曼,意思是酋長國阿曼。從16世紀起,葡、荷、法等國相繼入侵,1820年開始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作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卡塔爾
卡塔爾全稱“卡塔爾國”,位于西南西阿拉伯半島東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周圍有幾個島嶼,包括諸島在內(nèi)總面積11532.5平方公里。僅在西南方向與沙特接壤,其余三面臨海。屬熱帶沙漠氣候?!翱ㄋ枴币辉~是由古代西方對這里的稱呼演化而來的,其含義不明。
古希臘地理學(xué)家稱之為“卡塔拉”。羅馬史學(xué)家巴利努斯在他的著作中稱其為“卡塔拉爾”。古阿拉伯學(xué)者稱這里為“卡塔里拉”。公元7世紀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8世紀,屬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卡塔爾酋長國。1870年,被奧斯曼國占領(lǐng)。1882年,英國入侵,并宣布該地區(qū)為英國的“保護地”。1971年9月3日,卡塔爾國宣布獨立,艾哈邁德任埃米爾。1972年2月22日,埃米爾艾哈邁德被廢黜,其堂弟哈利法出任埃米爾,哈利法之子哈馬德任王儲兼國防大臣。1995年6月27日,哈馬德發(fā)動宮廷政變,推翻哈利法,出任埃米爾。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面積8.36萬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臨波斯灣。西北與卡塔爾為鄰、西和南與沙特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境內(nèi)除東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絕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
阿聯(lián)酋是由7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是最大的一個酋長國。在阿拉伯語中,其詞語為“羚羊之父”或“有羚羊的地方”之意;“迪拜”又稱“杜拜”,源于部族名稱。據(jù)說是由“德拜”一詞演變而來的,為“蝗蟲的幼蟲”之意;“沙加”是最古老的酋長國,在阿曼海岸上,人們尊稱其為“酋長國之母”,“哈伊馬角”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帳篷之岬”;“富查伊拉”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有水流的平坦土地”;“阿治曼”當?shù)厝朔Q“伊阿曼”,其名稱源于部族名;“烏姆蓋萬”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力量之母”。
阿聯(lián)酋的當?shù)孛Q薩赫爾阿曼,意即阿曼(指今阿曼蘇丹國)的邊緣平原。這個地區(qū)的地理名稱幾經(jīng)變動。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資料中,稱它為馬干。公元前10世紀,古也門的薩巴王朝和希木雅爾王朝征服這個地區(qū)后稱為阿曼海岸。阿拉伯有時還稱這里為麥什哈特阿曼,意思是酋長國阿曼。從16世紀起,葡、荷、法等國相繼入侵,1820年開始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作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