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內蒙古區(qū)情網  /  數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一期
  • (史海鉤沉)內蒙古高等學校校報二十載風雨志
  • 從內蒙古自治區(qū)新聞出版局報刊管理處2009年全區(qū)高校校報年檢統計表上了解到:目前全區(qū)正式登記注冊的高校校報共有2025份校報,其中有1家為蒙古文版校報,19家中文校報中有5家同時又出版了蒙古文版校報。其中,有高校系列全國統一刊號的14家,內部資料準印證的6家。這些校報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定期出版,成為各民族師生喜愛、關注和積極參與、同心共辦的校園焦點媒體。

    高等學校校報,是高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是高校占主導地位的校園媒體。事實證明,高校校報在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獨特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區(qū)高等學校校報的初創(chuàng)階段比較長,從195611月至19787月,歷時20余年。這個階段正是我區(qū)高等教育快速起步發(fā)展與動蕩不定的初創(chuàng)階段,在此階段中,校報開始創(chuàng)辦與興起,但由于形勢原因,發(fā)展緩慢又不穩(wěn)定。不過校報20余載的初創(chuàng)歷程卻為我區(qū)的高等教育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憶。

    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綏遠省立中山學院,于民國十四年三月(19264),由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創(chuàng)辦,民國十四年七月(19268)招收大學預科一個班,成為內蒙古高等教育的雛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在內蒙古西部地區(qū)扶植了“蒙疆政府”,在其統治區(qū)內也建立了相當于高等教育性質的學校,這些學校隨著日偽政權的垮臺而停辦。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晉察冀黨中央局及烏蘭夫等同志,為領導內蒙古的自治運動,于194511月成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同年12月,適應內蒙古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形式的需要,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決定,在張家口創(chuàng)辦內蒙古軍政學院,后因革命形勢的變化而停辦。

    內蒙古正規(guī)的高等教育起步于1952年,這一年,在原內蒙古行政干部學校的基礎上首先組建了內蒙古師范學院;195211月,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在原歸綏市創(chuàng)建了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1959年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565月,創(chuàng)建了內蒙古醫(yī)學院;19571014,內蒙古大學正式成立。

    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帶來了教育上的“大冒進”。至1961年,自治區(qū)的高等學校由原來的4所猛增至31所;從1961年底開始,貫徹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經過大力調整,只保留了內蒙古大學、內蒙古醫(yī)學院、內蒙古師范學院、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工學院、內蒙古林學院、通遼師范??茖W校等院校,其余新建院校先后停辦;十年動亂期間,本科教育斷層,教育規(guī)模萎縮,僅于1974年恢復一所??茖W校,即包頭師范??茖W校;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后,高等教育走上整頓、恢復和改革、發(fā)展的軌道。

    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快速發(fā)展的初創(chuàng)階段(19521966);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階段(19661976);深化改革及持續(xù)、穩(wěn)定、協調發(fā)展階段(19762009)。而從1956年自治區(qū)第一份校報誕生至1978年改革開放這二十年間,內蒙古高校校報跨越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三個歷史階段,隨著自治區(qū)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起伏,走出了一條從創(chuàng)立到初步發(fā)展的不平凡的道路。

    一、應運而生(1956.111960.10 

    時值大躍進年代,高校的思想異?;钴S。從195611月到196010月,在這近4年的時間里,自治區(qū)共創(chuàng)辦校報5家,其中《內蒙師院》報出版182期;《內蒙古大學》報出版94期;《內蒙古醫(yī)學院》報1958年創(chuàng)刊,僅出版1期,便??陝?chuàng)刊的還有《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包頭鋼鐵學院》報19605月創(chuàng)刊,四開四版,不定期出版,同年1029日???,共出刊20期。

    1、首份校報誕生

    建立于1952年的內蒙古師范學院,創(chuàng)建時校址在烏蘭浩特,1954年遷至當時的歸綏。1956年,剛剛成立四年的內蒙古師范學院,增加了本科教育層次,標志著自治區(qū)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階段。也就是這一年的111,自治區(qū)首份高校校報在這所學院誕生了,報名為《內蒙師院》,漢文版,創(chuàng)刊號為四開四版,簡繁體文字并用。

    創(chuàng)刊號發(fā)刊詞占據了頭版的半個版面,關于創(chuàng)辦校報的目的、作用闡述得鮮明有力:“反映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情況;組織討論問題;交流工作和學習經驗;開展同志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較及時地幫助我們研究和改進工作。”

    《創(chuàng)刊詞》還指出:“但是這一切工作我們還沒有經驗。因此,必然會碰到一些困難,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怕過困難。我們知道,如果能夠努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僅困難可以克服掉,而且還可以把工作做好?!?/SPAN>

    這篇《創(chuàng)刊詞》,成為自治區(qū)高校校報史上的首篇經典宣言,也道出了校報初創(chuàng)者的遠見卓識和不畏困難的可貴精神。事實也充分證明,50余年的自治區(qū)高校校報史,就是一部校報人在高校黨委的領導與支持下,不畏困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歷史。

    《內蒙師院》報創(chuàng)刊1年后即1958年,內蒙古師范學院過渡為本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立最早的一批高等學校之一。

    2、辦刊宗旨、校報的性質、地位得到確定

    《內蒙師院》報1957317期上,刊登了題為《黨委會討論??ぷ鳌返膱蟮?。報道中提到:“會議認為,校刊是黨和行政機關的機關刊物,也是學院師生員工自己的園地。它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在學校范圍內及時地、正確地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方針和政策,報道和推動教學工作”。

    為建立基礎學科研究基地,培養(yǎng)自治區(qū)尤其是蒙古族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決定創(chuàng)辦一所綜合性大學———內蒙古大學。經國務院批準,于1956年開始籌建,19571014,內蒙古大學正式成立。1958318,自治區(qū)第二份高校校報———《內蒙古大學》報誕生了,創(chuàng)刊第1期為八開單頁兩版。同年,《內蒙古醫(yī)學院》報、《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也相繼創(chuàng)刊。

    在內蒙古大學建校典禮上,烏蘭夫明確提出內蒙古大學有“雙重任務”的辦學方針,即“一方面,它與兄弟學院校一樣地貫徹執(zhí)行培養(yǎng)由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身體健康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另一方面,必須看到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立高校,它就要擔負起繁榮和發(fā)展內蒙古民族的文化和培養(yǎng)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進行科學研究的任務”?!半p重任務”的辦學方針,是從內蒙古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在總結內蒙古高等教育辦學經驗基礎之上提出來的,成為內蒙古高等教育辦出民族特點和地區(qū)特點的重要指導思想。

    《內蒙古大學》報的創(chuàng)刊與發(fā)展,正是貫徹這一方針在校園媒體上的體現。《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詞闡明了創(chuàng)辦校報的幾項主要任務,經常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及時表揚先進、批評落后,組織和開展必要的爭論等。

    1958726,《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上刊出《院黨委關于出刊本院院刊的決定》,創(chuàng)刊號還同時發(fā)表了代發(fā)刊詞的社論《全黨辦報,大家辦報》。

    1959224出版的第34期《內蒙古大學》報,在頭版刊登了《黨委會決定加強??ぷ鳌返男侣劊瑘蟮懒?/SPAN>210學校黨委會討論通過了由??姨岢龅摹秾Ω倪M??ぷ鞯囊恍┮庖姟返那闆r?!兑庖姟访鞔_指出:??皯斣邳h委的具體領導下,……密切結合學校實際,成為師生員工自己的報紙,經常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三所學校關于校刊工作的決定,分別對??男再|、地位、作用、特點及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工作職責與制度等做了明確規(guī)定。這是內蒙古校報史上三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決定,至今仍具有高度科學的指導意義。

    3、訂閱、零售的實施和通訊員組織的建立

    1958831,《內蒙師院》報第85期頭版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啟事:《請訂閱<內蒙師院>》。啟事中還列出了訂費:“教職工、學生每學期5角錢;院外一般單位和個人為一元錢(其中五角郵費);在本院進修的教師及校友八折優(yōu)惠,為八角錢。”實際上最早開始零售始于195612144期,頭版最下面刊登了幾行小字:“本刊開始零售,每份3分錢,買者請到??摇!?/SPAN>

    1959224,《內蒙古大學》報第34期頭版,也刊出了《內蒙古大學??酚嗛嗈k法。

    校報零售和公開訂閱顯示了其實際需求,也意味著校報已經由創(chuàng)立階段昂首挺進到初步發(fā)展階段:周期相對固定,版數基本穩(wěn)定,內容也已為廣大師生所接受和歡迎,在校園內有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校報的迅速發(fā)展,組織規(guī)范有序的通訊員隊伍,提到了議事日程。1958l04日,《內蒙古大學》報召開了創(chuàng)刊以來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建立??ㄓ嵕W,印發(fā)通訊員卡片。1960415日,《內蒙古大學》報第76期三版,刊登了《各系單位宣傳通訊組和通訊員名單》,共155人。   

    1959117102期《內蒙師院》報,在報眼位置刊登了《我院成立通訊社》的報道:“15學院召開了《內蒙師院》通訊社成立大會”?!懊肯翟O一個通訊小組。通訊社直屬院黨委領導,各小組由通訊社和各系黨支部領導,通訊員由小組和各班團支部負責具體領導?!?/SPAN>

    4、開辟校園爭鳴的園地

    許多??瘡膭?chuàng)刊伊始便樹起自由爭鳴的先風。如《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詞》中明確指出:為了使思想工作能夠趕上這種大躍進的新形勢,很需要馬上出版??瘉頁撘韵聨醉椫匾蝿眨杭皶r表揚先進,批評落后,在群眾當中組織和開展必要的爭論,以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各方面的團結。

    《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第2期便在第4版開辟整版題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人民助學金”的討論。第4期頭版刊登了鄭愈的批評建議《黨委如何才能將學校領導更好》,文章直接了當對學校黨委提出:“茲將我認為存在的缺點逐條提出,希加考慮?!鄙踔翆€別領導還進行了公開點名。提出的意見建議如:“與非中共人士深入談心不夠”,“工作制度應明確,黨與行政關系應明確”,“應經過自下而上的反復討論訂出全面長久的計劃”等。第6期頭版刊登了署名歷史系教工通訊的文章《原因在哪里———理科教師座談對系領導及學術爭論的態(tài)度》。頭版還刊登了漢語系左民愛的短文《對課程講授看法的分歧》。195934344版刊登了丁爾綱的《對<青塚在唱歌>一文的幾點意見》一文,同年34日第352版刊登了葛非的《和觀儀同志商榷》一文;第37、38期合刊第8版《飛鷹》副刊上刊登了《青塚在歌唱》一文的作者翟勝健的文章《請廣大讀者發(fā)表意見》,同時還刊登了編輯部的文章《歡迎批評,歡迎討論》。

    校報爭鳴園地的開設,促進了學校思想的活躍,對高校管理與教學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5、反“右派”斗爭和大躍進運動中的校報

    1957年全國反“右派”斗爭和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對自治區(qū)高等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校報在內容上受到了影響。但總體來說,校報在復雜的形勢下,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取得不少成果。

    許多校報積極開展倡導學習蒙古語言的活動。如《內蒙古大學》報從創(chuàng)刊第3期開始,便在顯著的報眼位置開辟“本周蒙語”專欄。1958年第92版刊登了《要把蒙語學習推向新高潮》的報道,介紹了團委在“五四”青年節(jié)舉行大會表彰一批蒙語學習積極分子的情況。會上表彰了19名在學習蒙語活動與熱潮中表現突出的蒙漢教職員工。學習蒙古語一時成為高校蒙漢教職工的共同熱潮。

    1959年元旦,大躍進形勢中的《內蒙師院》報,編輯出版了“百期紀念”專刊,專刊一、四版為連版,套紅印刷,設計規(guī)整、美觀、大方,展現了《內蒙師院》報初創(chuàng)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一時期校報的副刊開始創(chuàng)立。從19573158期起,《內蒙師院》報副刊正式以“大青山”之名出現。首期“大青山”副刊上刊登了詩歌、散文、歌曲、相聲等作品,還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征文啟事》?!墩魑膯⑹隆分姓f:征文“一等獎2名,每名獎金30元;二等獎4名,每名獎金20元;三等獎6名,每名獎金10元。”可見當時學校對校報的支持力度和校報副刊在師生中的地位。《內蒙古大學》報正式的副刊“飛鷹”始創(chuàng)于195921733期。首期“飛鷹”《稿約》中說:“本刊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稿發(fā)表后即贈本刊一份,以表謝意,并負責向校外各報刊推薦”,說明了??趲熒闹械膬r值和編輯負責任的態(tài)度。

    196012,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內蒙古分院聯合舉辦了第一屆盛況空前的科學研討會?!秲让晒糯髮W》報1123日,20多天時間里連續(xù)出版6期校報,詳細報道大會的討論情況。1960423,《內蒙師院》報第166期出版學院首屆群英會???,對開四版,頭版套紅印刷,開辟了內蒙古高校校報對開大報的先河。

    1960729,《內蒙師院》報出刊第182期后???/SPAN>19611129復刊轉為內部發(fā)行。1960930,《內蒙古大學》報出版第94期后也因“國家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引起的紙張緊縮而???,直到196511才復刊。

    6、自治區(qū)第一份少數民族文字版校報誕生

    1957315,蒙古文版校報《內蒙古師范學院》誕生了,這是自治區(qū)第一份、也是中國最早問世的高校少數民族語言版校報之一。當時,全區(qū)社會公開發(fā)行的蒙古文報紙僅有《內蒙古日報》等7種黨委機關報。

    蒙古文版《內蒙古師范學院》從創(chuàng)刊至19601028停刊,3年半時間出刊131期,出刊數量接近了漢文版校報,對初創(chuàng)的民族高等教育事業(yè)、對促進民族團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時,漢文版校報在倡導推廣運用蒙古語方面也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591211,《內蒙古大學》報以二、三版兩個專版的形式,推出了“蒙語會話課專版”。根據校黨委和校委會的決定,內蒙古大學從那個學期起,開設蒙語會話課。把蒙語會話當做一門學校的公共必修課程,這在民族地區(qū)高等學校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校報對這一重大舉措,組織師生進行廣泛探討。??瘜W校展開民族語言的學習熱潮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二、斷續(xù)歌聲(1960.111978.7

    從上世紀60年代至改革開放的近20年時間,是一段特殊的時期,國家自然災害、政治運動頻繁,自治區(qū)的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其中,蒙古文報紙大部分都停辦了。自治區(qū)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嚴重摧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使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進程受到阻斷。高校校報的生存及報道內容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除《內蒙師院》、《內蒙古大學》斷續(xù)出刊外,其它校報皆???。

    《內蒙師院》19607月??肽曛茫?/SPAN>19611129改為內部發(fā)行的《師院簡報》,后休刊,復刊,再???。

    《內蒙古大學》報1960930???,至196511復刊,歷經4年半的空白。但復刊后僅8個月,因“文革”運動又不幸??敝?/SPAN>1980514復刊,其歷史中斷15年之久。

    1、《師院簡報》一枝獨秀

    1961年秋季開學后,國家頒發(fā)了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工作暫行條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條”,對高校各項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穩(wěn)定秩序的作用,自治區(qū)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顯著提高,到1965年,自治區(qū)高等教育基本步入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而這一階段,《內蒙古大學》報一直???,只有內蒙古師范學院出版了《師范簡報》共63期。

    1961年,內蒙古師范學院被確定為內蒙古高等院校試行六十條的重點院校之一。在這個背景下,19611129??匦乱浴稁熢汉唸蟆返目霭?,報頭下標明:內部刊物,不外發(fā)行。

    《師院簡報》發(fā)刊詞說:“為了進一步研究與試行六十條,為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做好各方面工作,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為了交流各方面的工作經驗與工作意見,為了加強各級領導工作,并把領導置于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以發(fā)揚民主改進工作,經院黨政領導決定,特在我院內部發(fā)行《師院簡報》,以便廣開言路,交流情報,推動工作。”

    《師院簡報》第一期頭版發(fā)表了長篇社論《貫徹以教學為主的精神,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從此,《師院簡報》緊緊圍繞教學,組織研討,發(fā)表建議批評,推出專欄,挖掘重點和亮點,把學院的教學工作報道得有聲有色。

    《師院簡報》一直出到1964112067期,歷時3年,多為八開二版,印刷質量較差,19639月第43期始有所好轉,編排質量也明顯提高。但這一階段的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教學工作、教學研討的內容和副刊的文學作品比較多。

    19641120出完第67期后,《師院簡報》因大批師生下鄉(xiāng)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留校人員人數不多暫時???。

    2、《內蒙古大學》報第一次復刊

    196511,《內蒙古大學》報以鮮明的面貌復刊,期數續(xù)接196093094期,為第95期。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于北辰的《代復刊詞》,重申了“《內蒙古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大學委員會的機關報,是黨委組織教育高校師生員工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又紅又專又健康的、能文能武的、生氣蓬勃的、生動的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的鋒利武器”這一性質。還強調:“文章要短小精悍,體裁可以不拘,但戰(zhàn)斗力必須強。說空話的文章一律不要?!?/SPAN>

    不過《內蒙古大學》報復刊后僅出版14期。雖然這14期政治氣氛很濃,但卻出現了多次教改座談和教師所寫的教改探討文章。196577108期還組織出版了“教改???,用整整12個版面刊登了教師的教改探討與經驗交流文章。

    19657710日,內蒙古大學召開了為期四天半的教學經驗交流會,77108期出版了“教改專版”,頭版發(fā)表了校長于北辰的言論文章《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期報紙共12個版面,全文刊登了教改經驗交流會上10名教師的教改經驗。728109期頭版發(fā)表了社論《虛心學習別人經驗,積極搞好教學改革》和許多教改體會文章。此期也是內大校報的初創(chuàng)與發(fā)展時期的最后一期報紙。

    1965728,《內蒙古大學》報出至109期后,因“文革”形勢所迫,又一次停刊。

    《師院簡報》也同樣經??墙谈膯栴}的探討文章。同時,關于民族師資的培養(yǎng),提高“蒙生班”教學質量的問題,蒙古族學生學習的問題,也成為校報關注的重點。

    3、校報內容政治斗爭氣味十足

    196511、112,《內蒙古大學》、《內蒙師院》分別再度復刊后,校報的政治斗爭內容占據了大部分版面?!秲让晒糯髮W》僅出刊14期便長期停刊至1979年。

    內蒙古師院校報??荒暝俣葟涂?,恢復了《內蒙師院》的刊名,報頭下仍標明:內部刊物,請勿外傳。期號從253期開始續(xù)計。

    這時期的校報時代色彩濃厚,幾乎每期報眼位置都刊登一條用花線框住的毛主席語錄。

    196665,《師院簡報》以號外的形式出版了一期“歡呼毛澤東思想的新勝利”的???,單頁單面。這是迄今為止內蒙古高校校報史上發(fā)現的僅有的兩份特別標明“號外”字樣的校報之一,另一份為195894,《內蒙師院》有關大躍進學校搞會戰(zhàn)的一個單頁號外。

    196667268期,《內蒙師院》再一次???。停刊期間,196711196744,“文革”造反派以《東方紅》為刊名出刊15期;1972114,《內蒙師院》再度復刊,周刊、半月刊或旬刊出版,開始全部用簡體字排版,出刊周期為1015天,仍是每期報眼刊登一條毛主席語錄,至197873出至137期又一次??_@個階段很少發(fā)現有套紅報頭出現,版面內容也一派教育革命嚴肅面孔,文風“斗爭”氣味甚濃,教學內容、副刊作品基本上很少見到了。

    雖然這個時期總體上政治色彩內容頗多,但通過校報能反映出校園中的正氣甚濃。

    1965121,《內蒙師院》報第255期一、二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在搶救的時刻》的近8千字的長篇通訊。這篇通訊署名本刊記者、本刊通訊員,報道的是因一起校園內鍋爐爆炸事故而引發(fā)的全院動員搶救傷員的緊急而火熱的感人事跡。通訊內容以“階級友愛,同志關懷”,“輸我的血吧!”、“搶挑重擔、勇于負責”、“盡自己之所能”、“我做得還不夠”等為小標題,熱情而詳細地報道了搶救行動中的感人事跡。同時以《同呼吸共命運》為題,報道了內蒙古醫(yī)院白衣天使們搶救受傷工人的救死扶傷的感人精神與行為。這篇通訊及相關報道,在校園和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成為這段歷史時期,自治區(qū)高校校報新聞報道的精彩之作。

    總體看來,初創(chuàng)時期的校報在辦刊的專業(yè)性上還差距較大。如消息沒有訊頭;版面未分類;內容安排隨意性強,比較雜亂;缺少報尾;版式設計不美觀;印刷質量較差。不過,校報的創(chuàng)立與初步發(fā)展任務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基本實現,自治區(qū)這20余年的高等教育史也因為有了校報的存在而愈顯清晰和珍貴,自治區(qū)新聞事業(yè)史也因為有了校報的身影而更加豐富多彩。

          ?。ㄗ髡撸簝让晒糯髮W藝術學院報執(zhí)行主編)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史海鉤沉)內蒙古高等學校校報二十載風雨志
  • 從內蒙古自治區(qū)新聞出版局報刊管理處2009年全區(qū)高校校報年檢統計表上了解到:目前全區(qū)正式登記注冊的高校校報共有2025份校報,其中有1家為蒙古文版校報,19家中文校報中有5家同時又出版了蒙古文版校報。其中,有高校系列全國統一刊號的14家,內部資料準印證的6家。這些校報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定期出版,成為各民族師生喜愛、關注和積極參與、同心共辦的校園焦點媒體。

    高等學校校報,是高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是高校占主導地位的校園媒體。事實證明,高校校報在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獨特的歷史與現實意義。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區(qū)高等學校校報的初創(chuàng)階段比較長,從195611月至19787月,歷時20余年。這個階段正是我區(qū)高等教育快速起步發(fā)展與動蕩不定的初創(chuàng)階段,在此階段中,校報開始創(chuàng)辦與興起,但由于形勢原因,發(fā)展緩慢又不穩(wěn)定。不過校報20余載的初創(chuàng)歷程卻為我區(qū)的高等教育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憶。

    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綏遠省立中山學院,于民國十四年三月(19264),由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創(chuàng)辦,民國十四年七月(19268)招收大學預科一個班,成為內蒙古高等教育的雛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在內蒙古西部地區(qū)扶植了“蒙疆政府”,在其統治區(qū)內也建立了相當于高等教育性質的學校,這些學校隨著日偽政權的垮臺而停辦??谷諔?zhàn)爭勝利后,晉察冀黨中央局及烏蘭夫等同志,為領導內蒙古的自治運動,于194511月成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同年12月,適應內蒙古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形式的需要,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決定,在張家口創(chuàng)辦內蒙古軍政學院,后因革命形勢的變化而停辦。

    內蒙古正規(guī)的高等教育起步于1952年,這一年,在原內蒙古行政干部學校的基礎上首先組建了內蒙古師范學院;195211月,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在原歸綏市創(chuàng)建了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1959年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565月,創(chuàng)建了內蒙古醫(yī)學院;19571014,內蒙古大學正式成立。

    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帶來了教育上的“大冒進”。至1961年,自治區(qū)的高等學校由原來的4所猛增至31所;從1961年底開始,貫徹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經過大力調整,只保留了內蒙古大學、內蒙古醫(yī)學院、內蒙古師范學院、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工學院、內蒙古林學院、通遼師范??茖W校等院校,其余新建院校先后停辦;十年動亂期間,本科教育斷層,教育規(guī)模萎縮,僅于1974年恢復一所??茖W校,即包頭師范??茖W校;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后,高等教育走上整頓、恢復和改革、發(fā)展的軌道。

    內蒙古的高等教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快速發(fā)展的初創(chuàng)階段(19521966);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階段(19661976);深化改革及持續(xù)、穩(wěn)定、協調發(fā)展階段(19762009)。而從1956年自治區(qū)第一份校報誕生至1978年改革開放這二十年間,內蒙古高校校報跨越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三個歷史階段,隨著自治區(qū)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起伏,走出了一條從創(chuàng)立到初步發(fā)展的不平凡的道路。

    一、應運而生(1956.111960.10 

    時值大躍進年代,高校的思想異常活躍。從195611月到196010月,在這近4年的時間里,自治區(qū)共創(chuàng)辦校報5家,其中《內蒙師院》報出版182期;《內蒙古大學》報出版94期;《內蒙古醫(yī)學院》報1958年創(chuàng)刊,僅出版1期,便???,同年創(chuàng)刊的還有《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包頭鋼鐵學院》報19605月創(chuàng)刊,四開四版,不定期出版,同年1029日???,共出刊20期。

    1、首份校報誕生

    建立于1952年的內蒙古師范學院,創(chuàng)建時校址在烏蘭浩特,1954年遷至當時的歸綏。1956年,剛剛成立四年的內蒙古師范學院,增加了本科教育層次,標志著自治區(qū)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階段。也就是這一年的111,自治區(qū)首份高校校報在這所學院誕生了,報名為《內蒙師院》,漢文版,創(chuàng)刊號為四開四版,簡繁體文字并用。

    創(chuàng)刊號發(fā)刊詞占據了頭版的半個版面,關于創(chuàng)辦校報的目的、作用闡述得鮮明有力:“反映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情況;組織討論問題;交流工作和學習經驗;開展同志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較及時地幫助我們研究和改進工作?!?/SPAN>

    《創(chuàng)刊詞》還指出:“但是這一切工作我們還沒有經驗。因此,必然會碰到一些困難,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怕過困難。我們知道,如果能夠努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僅困難可以克服掉,而且還可以把工作做好?!?/SPAN>

    這篇《創(chuàng)刊詞》,成為自治區(qū)高校校報史上的首篇經典宣言,也道出了校報初創(chuàng)者的遠見卓識和不畏困難的可貴精神。事實也充分證明,50余年的自治區(qū)高校校報史,就是一部校報人在高校黨委的領導與支持下,不畏困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歷史。

    《內蒙師院》報創(chuàng)刊1年后即1958年,內蒙古師范學院過渡為本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立最早的一批高等學校之一。

    2、辦刊宗旨、校報的性質、地位得到確定

    《內蒙師院》報1957317期上,刊登了題為《黨委會討論??ぷ鳌返膱蟮馈蟮乐刑岬剑骸皶h認為,??屈h和行政機關的機關刊物,也是學院師生員工自己的園地。它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在學校范圍內及時地、正確地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方針和政策,報道和推動教學工作”。

    為建立基礎學科研究基地,培養(yǎng)自治區(qū)尤其是蒙古族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決定創(chuàng)辦一所綜合性大學———內蒙古大學。經國務院批準,于1956年開始籌建,19571014,內蒙古大學正式成立。1958318,自治區(qū)第二份高校校報———《內蒙古大學》報誕生了,創(chuàng)刊第1期為八開單頁兩版。同年,《內蒙古醫(yī)學院》報、《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也相繼創(chuàng)刊。

    在內蒙古大學建校典禮上,烏蘭夫明確提出內蒙古大學有“雙重任務”的辦學方針,即“一方面,它與兄弟學院校一樣地貫徹執(zhí)行培養(yǎng)由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身體健康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另一方面,必須看到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立高校,它就要擔負起繁榮和發(fā)展內蒙古民族的文化和培養(yǎng)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進行科學研究的任務”?!半p重任務”的辦學方針,是從內蒙古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在總結內蒙古高等教育辦學經驗基礎之上提出來的,成為內蒙古高等教育辦出民族特點和地區(qū)特點的重要指導思想。

    《內蒙古大學》報的創(chuàng)刊與發(fā)展,正是貫徹這一方針在校園媒體上的體現。《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詞闡明了創(chuàng)辦校報的幾項主要任務,經常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及時表揚先進、批評落后,組織和開展必要的爭論等。

    1958726,《內蒙古畜牧獸醫(yī)學院》報上刊出《院黨委關于出刊本院院刊的決定》,創(chuàng)刊號還同時發(fā)表了代發(fā)刊詞的社論《全黨辦報,大家辦報》。

    1959224出版的第34期《內蒙古大學》報,在頭版刊登了《黨委會決定加強??ぷ鳌返男侣劊瑘蟮懒?/SPAN>210學校黨委會討論通過了由??姨岢龅摹秾Ω倪M??ぷ鞯囊恍┮庖姟返那闆r?!兑庖姟访鞔_指出:??皯斣邳h委的具體領導下,……密切結合學校實際,成為師生員工自己的報紙,經常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三所學校關于校刊工作的決定,分別對??男再|、地位、作用、特點及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工作職責與制度等做了明確規(guī)定。這是內蒙古校報史上三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決定,至今仍具有高度科學的指導意義。

    3、訂閱、零售的實施和通訊員組織的建立

    1958831,《內蒙師院》報第85期頭版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啟事:《請訂閱<內蒙師院>》。啟事中還列出了訂費:“教職工、學生每學期5角錢;院外一般單位和個人為一元錢(其中五角郵費);在本院進修的教師及校友八折優(yōu)惠,為八角錢?!睂嶋H上最早開始零售始于195612144期,頭版最下面刊登了幾行小字:“本刊開始零售,每份3分錢,買者請到????!?/SPAN>

    1959224,《內蒙古大學》報第34期頭版,也刊出了《內蒙古大學校刊》訂閱辦法。

    校報零售和公開訂閱顯示了其實際需求,也意味著校報已經由創(chuàng)立階段昂首挺進到初步發(fā)展階段:周期相對固定,版數基本穩(wěn)定,內容也已為廣大師生所接受和歡迎,在校園內有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校報的迅速發(fā)展,組織規(guī)范有序的通訊員隊伍,提到了議事日程。1958l04日,《內蒙古大學》報召開了創(chuàng)刊以來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建立校刊通訊網,印發(fā)通訊員卡片。1960415日,《內蒙古大學》報第76期三版,刊登了《各系單位宣傳通訊組和通訊員名單》,共155人。   

    1959117102期《內蒙師院》報,在報眼位置刊登了《我院成立通訊社》的報道:“15學院召開了《內蒙師院》通訊社成立大會”?!懊肯翟O一個通訊小組。通訊社直屬院黨委領導,各小組由通訊社和各系黨支部領導,通訊員由小組和各班團支部負責具體領導。”

    4、開辟校園爭鳴的園地

    許多??瘡膭?chuàng)刊伊始便樹起自由爭鳴的先風。如《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詞》中明確指出:為了使思想工作能夠趕上這種大躍進的新形勢,很需要馬上出版??瘉頁撘韵聨醉椫匾蝿眨杭皶r表揚先進,批評落后,在群眾當中組織和開展必要的爭論,以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各方面的團結。

    《內蒙古大學》報創(chuàng)刊第2期便在第4版開辟整版題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人民助學金”的討論。第4期頭版刊登了鄭愈的批評建議《黨委如何才能將學校領導更好》,文章直接了當對學校黨委提出:“茲將我認為存在的缺點逐條提出,希加考慮?!鄙踔翆€別領導還進行了公開點名。提出的意見建議如:“與非中共人士深入談心不夠”,“工作制度應明確,黨與行政關系應明確”,“應經過自下而上的反復討論訂出全面長久的計劃”等。第6期頭版刊登了署名歷史系教工通訊的文章《原因在哪里———理科教師座談對系領導及學術爭論的態(tài)度》。頭版還刊登了漢語系左民愛的短文《對課程講授看法的分歧》。195934344版刊登了丁爾綱的《對<青塚在唱歌>一文的幾點意見》一文,同年34日第352版刊登了葛非的《和觀儀同志商榷》一文;第3738期合刊第8版《飛鷹》副刊上刊登了《青塚在歌唱》一文的作者翟勝健的文章《請廣大讀者發(fā)表意見》,同時還刊登了編輯部的文章《歡迎批評,歡迎討論》。

    校報爭鳴園地的開設,促進了學校思想的活躍,對高校管理與教學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5、反“右派”斗爭和大躍進運動中的校報

    1957年全國反“右派”斗爭和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對自治區(qū)高等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校報在內容上受到了影響。但總體來說,校報在復雜的形勢下,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取得不少成果。

    許多校報積極開展倡導學習蒙古語言的活動。如《內蒙古大學》報從創(chuàng)刊第3期開始,便在顯著的報眼位置開辟“本周蒙語”專欄。1958年第92版刊登了《要把蒙語學習推向新高潮》的報道,介紹了團委在“五四”青年節(jié)舉行大會表彰一批蒙語學習積極分子的情況。會上表彰了19名在學習蒙語活動與熱潮中表現突出的蒙漢教職員工。學習蒙古語一時成為高校蒙漢教職工的共同熱潮。

    1959年元旦,大躍進形勢中的《內蒙師院》報,編輯出版了“百期紀念”???,??弧⑺陌鏋檫B版,套紅印刷,設計規(guī)整、美觀、大方,展現了《內蒙師院》報初創(chuàng)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一時期校報的副刊開始創(chuàng)立。從19573158期起,《內蒙師院》報副刊正式以“大青山”之名出現。首期“大青山”副刊上刊登了詩歌、散文、歌曲、相聲等作品,還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征文啟事》。《征文啟事》中說:征文“一等獎2名,每名獎金30元;二等獎4名,每名獎金20元;三等獎6名,每名獎金10元?!笨梢姰敃r學校對校報的支持力度和校報副刊在師生中的地位。《內蒙古大學》報正式的副刊“飛鷹”始創(chuàng)于195921733期。首期“飛鷹”《稿約》中說:“本刊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稿發(fā)表后即贈本刊一份,以表謝意,并負責向校外各報刊推薦”,說明了??趲熒闹械膬r值和編輯負責任的態(tài)度。

    196012,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內蒙古分院聯合舉辦了第一屆盛況空前的科學研討會?!秲让晒糯髮W》報1123日,20多天時間里連續(xù)出版6期校報,詳細報道大會的討論情況。1960423,《內蒙師院》報第166期出版學院首屆群英會??瑢﹂_四版,頭版套紅印刷,開辟了內蒙古高校校報對開大報的先河。

    1960729,《內蒙師院》報出刊第182期后???,19611129復刊轉為內部發(fā)行。1960930,《內蒙古大學》報出版第94期后也因“國家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引起的紙張緊縮而??保钡?/SPAN>196511才復刊。

    6、自治區(qū)第一份少數民族文字版校報誕生

    1957315,蒙古文版校報《內蒙古師范學院》誕生了,這是自治區(qū)第一份、也是中國最早問世的高校少數民族語言版校報之一。當時,全區(qū)社會公開發(fā)行的蒙古文報紙僅有《內蒙古日報》等7種黨委機關報。

    蒙古文版《內蒙古師范學院》從創(chuàng)刊至19601028停刊,3年半時間出刊131期,出刊數量接近了漢文版校報,對初創(chuàng)的民族高等教育事業(yè)、對促進民族團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時,漢文版校報在倡導推廣運用蒙古語方面也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591211,《內蒙古大學》報以二、三版兩個專版的形式,推出了“蒙語會話課專版”。根據校黨委和校委會的決定,內蒙古大學從那個學期起,開設蒙語會話課。把蒙語會話當做一門學校的公共必修課程,這在民族地區(qū)高等學校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校報對這一重大舉措,組織師生進行廣泛探討。??瘜W校展開民族語言的學習熱潮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

    二、斷續(xù)歌聲(1960.111978.7

    從上世紀60年代至改革開放的近20年時間,是一段特殊的時期,國家自然災害、政治運動頻繁,自治區(qū)的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其中,蒙古文報紙大部分都停辦了。自治區(qū)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嚴重摧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使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進程受到阻斷。高校校報的生存及報道內容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除《內蒙師院》、《內蒙古大學》斷續(xù)出刊外,其它校報皆??恕?/SPAN>

    《內蒙師院》19607月??肽曛茫?/SPAN>19611129改為內部發(fā)行的《師院簡報》,后休刊,復刊,再???。

    《內蒙古大學》報1960930停刊,至196511復刊,歷經4年半的空白。但復刊后僅8個月,因“文革”運動又不幸???,直至1980514復刊,其歷史中斷15年之久。

    1、《師院簡報》一枝獨秀

    1961年秋季開學后,國家頒發(fā)了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工作暫行條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條”,對高校各項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穩(wěn)定秩序的作用,自治區(qū)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顯著提高,到1965年,自治區(qū)高等教育基本步入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而這一階段,《內蒙古大學》報一直??挥袃让晒艓煼秾W院出版了《師范簡報》共63期。

    1961年,內蒙古師范學院被確定為內蒙古高等院校試行六十條的重點院校之一。在這個背景下,19611129??匦乱浴稁熢汉唸蟆返目霭?,報頭下標明:內部刊物,不外發(fā)行。

    《師院簡報》發(fā)刊詞說:“為了進一步研究與試行六十條,為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做好各方面工作,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為了交流各方面的工作經驗與工作意見,為了加強各級領導工作,并把領導置于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以發(fā)揚民主改進工作,經院黨政領導決定,特在我院內部發(fā)行《師院簡報》,以便廣開言路,交流情報,推動工作?!?/SPAN>

    《師院簡報》第一期頭版發(fā)表了長篇社論《貫徹以教學為主的精神,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從此,《師院簡報》緊緊圍繞教學,組織研討,發(fā)表建議批評,推出專欄,挖掘重點和亮點,把學院的教學工作報道得有聲有色。

    《師院簡報》一直出到1964112067期,歷時3年,多為八開二版,印刷質量較差,19639月第43期始有所好轉,編排質量也明顯提高。但這一階段的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教學工作、教學研討的內容和副刊的文學作品比較多。

    19641120出完第67期后,《師院簡報》因大批師生下鄉(xiāng)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留校人員人數不多暫時停刊。

    2、《內蒙古大學》報第一次復刊

    196511,《內蒙古大學》報以鮮明的面貌復刊,期數續(xù)接196093094期,為第95期。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于北辰的《代復刊詞》,重申了“《內蒙古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大學委員會的機關報,是黨委組織教育高校師生員工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又紅又專又健康的、能文能武的、生氣蓬勃的、生動的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的鋒利武器”這一性質。還強調:“文章要短小精悍,體裁可以不拘,但戰(zhàn)斗力必須強。說空話的文章一律不要?!?/SPAN>

    不過《內蒙古大學》報復刊后僅出版14期。雖然這14期政治氣氛很濃,但卻出現了多次教改座談和教師所寫的教改探討文章。196577108期還組織出版了“教改專刊”,用整整12個版面刊登了教師的教改探討與經驗交流文章。

    19657710日,內蒙古大學召開了為期四天半的教學經驗交流會,77108期出版了“教改專版”,頭版發(fā)表了校長于北辰的言論文章《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期報紙共12個版面,全文刊登了教改經驗交流會上10名教師的教改經驗。728109期頭版發(fā)表了社論《虛心學習別人經驗,積極搞好教學改革》和許多教改體會文章。此期也是內大校報的初創(chuàng)與發(fā)展時期的最后一期報紙。

    1965728,《內蒙古大學》報出至109期后,因“文革”形勢所迫,又一次???。

    《師院簡報》也同樣經常刊登教改問題的探討文章。同時,關于民族師資的培養(yǎng),提高“蒙生班”教學質量的問題,蒙古族學生學習的問題,也成為校報關注的重點。

    3、校報內容政治斗爭氣味十足

    196511112,《內蒙古大學》、《內蒙師院》分別再度復刊后,校報的政治斗爭內容占據了大部分版面。《內蒙古大學》僅出刊14期便長期???/SPAN>1979年。

    內蒙古師院校報停刊一年再度復刊后,恢復了《內蒙師院》的刊名,報頭下仍標明:內部刊物,請勿外傳。期號從253期開始續(xù)計。

    這時期的校報時代色彩濃厚,幾乎每期報眼位置都刊登一條用花線框住的毛主席語錄。

    196665,《師院簡報》以號外的形式出版了一期“歡呼毛澤東思想的新勝利”的專刊,單頁單面。這是迄今為止內蒙古高校校報史上發(fā)現的僅有的兩份特別標明“號外”字樣的校報之一,另一份為195894,《內蒙師院》有關大躍進學校搞會戰(zhàn)的一個單頁號外。

    196667268期,《內蒙師院》再一次停刊。停刊期間,196711196744,“文革”造反派以《東方紅》為刊名出刊15期;1972114,《內蒙師院》再度復刊,周刊、半月刊或旬刊出版,開始全部用簡體字排版,出刊周期為1015天,仍是每期報眼刊登一條毛主席語錄,至197873出至137期又一次???。這個階段很少發(fā)現有套紅報頭出現,版面內容也一派教育革命嚴肅面孔,文風“斗爭”氣味甚濃,教學內容、副刊作品基本上很少見到了。

    雖然這個時期總體上政治色彩內容頗多,但通過校報能反映出校園中的正氣甚濃。

    1965121,《內蒙師院》報第255期一、二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在搶救的時刻》的近8千字的長篇通訊。這篇通訊署名本刊記者、本刊通訊員,報道的是因一起校園內鍋爐爆炸事故而引發(fā)的全院動員搶救傷員的緊急而火熱的感人事跡。通訊內容以“階級友愛,同志關懷”,“輸我的血吧!”、“搶挑重擔、勇于負責”、“盡自己之所能”、“我做得還不夠”等為小標題,熱情而詳細地報道了搶救行動中的感人事跡。同時以《同呼吸共命運》為題,報道了內蒙古醫(yī)院白衣天使們搶救受傷工人的救死扶傷的感人精神與行為。這篇通訊及相關報道,在校園和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成為這段歷史時期,自治區(qū)高校校報新聞報道的精彩之作。

    總體看來,初創(chuàng)時期的校報在辦刊的專業(yè)性上還差距較大。如消息沒有訊頭;版面未分類;內容安排隨意性強,比較雜亂;缺少報尾;版式設計不美觀;印刷質量較差。不過,校報的創(chuàng)立與初步發(fā)展任務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基本實現,自治區(qū)這20余年的高等教育史也因為有了校報的存在而愈顯清晰和珍貴,自治區(qū)新聞事業(yè)史也因為有了校報的身影而更加豐富多彩。

          ?。ㄗ髡撸簝让晒糯髮W藝術學院報執(zhí)行主編)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