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国产|99亚洲专区福利在线|人妖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91爱国产成人毛片国产a|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与下载|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內蒙古區(qū)情網  /  數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六期
  • (人物)阿穆爾靈圭 倉央嘉措
  • 阿穆爾靈圭(18861930年)

    阿穆爾靈圭,蒙古族,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后旗人,出生于1886年(清德宗光緒十二年),清代名將僧格林沁曾孫, 貝勒那爾蘇的長子。常年駐京,歷任八旗都統(tǒng)、總司(宮廷)稽察守衛(wèi)事宜王大臣等。1930年(民國19年)去世,終年44歲。

    6歲的阿穆爾靈圭承襲王位后,由印務協理烏力吉為護理札薩克,署理旗務。阿穆爾靈圭自幼聰慧,在自己王府內延師讀書,先后攻讀蒙漢文10余年,散文、韻文根底都很深,擅長詩詞書法,能寫一手漂亮的楷書,其書法藝術之高,不亞于其父那爾蘇。

    1891年(清德宗光緒十七年),阿穆爾靈圭襲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1900年,阿穆爾靈圭等一些王公上層就向清政府要求在蒙旗練兵、開礦山、修鐵路、辦學校,以及限制或取締喇嘛教等等。1908年(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他同那彥圖、貢桑諾爾布、蘇及格巴特爾、帕勒塔等人在北京和其它一些地方進行演講、聯絡、宣傳改革圖強的辦法,并著手建立“蒙古實業(yè)公司”事宜。

    1910年(清宣統(tǒng)二年),阿穆爾靈圭向清廷上奏了“為蒙疆修鐵路”的條陳。清政府把這一條陳交給郵傳部和蒙藏院,要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去完成。但是,由于當時社會的關系,這一建議沒有得到實施。同年,阿穆爾靈圭又向朝廷上奏了關于創(chuàng)辦“蒙古實業(yè)公司”的條陳,得到了批復。于是阿穆爾靈圭等人便籌集了資本庫銀100萬兩,于1012在北京召開了以開創(chuàng)并發(fā)展蒙古地區(qū)交通為總目標,計劃開通張家口到庫倫的汽車運輸,修筑張家口至綏遠的鐵路,開通從歸化城老河口至寧夏的水路,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其它經濟等等為項目的“蒙古實業(yè)公司”成立暨開張營業(yè)大會。會上,阿穆爾靈圭作了極為重要的講話,聲明公司的宗旨是恢復并振興蒙古族經濟,并要求擴大營業(yè)范圍,做好調查摸底工作等等。蒙古實業(yè)公司創(chuàng)辦以后,先后籌辦過張家口至庫倫的汽車 運輸,郭爾羅斯后旗的墾務和烏珠穆沁旗的鹽務等。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由于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皇帝退位,阿穆爾靈圭主持的“蒙古實業(yè)公司”也處于停頓狀態(tài)。從那以后,公司很多計劃由于資金虧空,不能完成,并且在軍閥和蒙古封建頑固力量的傾軋和阻撓下,陷入了癱瘓狀態(tài)。

    武昌起義后,阿穆爾靈圭以“欽命辦理各盟蒙旗事宜”銜赴內蒙古東部,籌劃征調蒙兵協助鎮(zhèn)壓反清革命。返回北京時,與那彥圖等蒙古王公通電擁戴袁世凱。清帝退位后,任大總統(tǒng)府都翊衛(wèi)使,加入擁袁進步黨并任名譽理事,為臨時參議會議員、第一屆國會參議員、憲法起草委員、政治會議議員、安福國會參議員等。1912年(民國元年)10月,阿穆爾靈圭代表北京政府參加了長春哲里木盟10旗王公會議。

    1914年(民國3年),“蒙古實業(yè)公司”在科爾左翼中旗的墾荒問題上與軍閥張西欒和該旗王爺那木吉勒色楞發(fā)生了沖突。1019,阿穆爾靈圭被迫在北京宣布“蒙古實業(yè)公司”破產停業(yè)。

    阿穆爾靈圭并沒有因“蒙古實業(yè)公司”的倒閉而灰心,相反受新思潮的影響,感到必須順應潮流興辦教育和實業(yè),以振興旗政。于是他諭令本旗札薩克衙門創(chuàng)辦了1所小學校和1處實業(yè)公司。小學校在今遼寧省康平縣城西8華里馬蓮屯,30余間磚瓦房(是旗有公產,原系昌圖地局局長秦某的住宅,因其貪污公款,被札薩克衙門沒收充公),學校正式名稱是科爾沁左翼后旗旗立第一小學校,因校址在馬蓮屯,旗里人們管它叫馬蓮屯學堂。這個學校前后斷斷續(xù)續(xù)辦了3期,共培養(yǎng)出300余名學生,為發(fā)展科爾沁左翼后旗文化教育事業(yè)打下了初步基礎。馬蓮屯學堂第一期辦得最好,在校學生都是官費,伙食制服均由公家供給,師資也較高。第二期.不如第一期好,最后一期辦得最差,只有50名學生和1名教師勉強辦了1年,終因經費來源斷絕,而完全停辦了。 

    股份有限實業(yè)公司是在本旗嘎海吐五家子屯附近開辦的。公司的資金一半由札薩克衙門墊支,一半是由旗內富裕戶入股籌集。阿穆爾靈圭為了振興本旗畜牧業(yè),責成專人辦這個公司,從國外購入300余只美利奴種羊進行羊種改良工作。但因缺乏技術人材,又加總辦貪污肥己,管理不善,兩三年后種羊死了一半,終于失敗了。 

    阿穆爾靈圭少壯時,頗想有所作為,振興旗政,但他到了而立之年后,吸食鴉片煙成隱,生活腐化,意志消沉,又從前門妓院納名妓古良為側室,迷于女色。受賄賣官鬻爵,為非作歹,使科爾沁左后旗旗政陷于混亂,旗民百姓遭到涂炭,怨聲載道。

    1930年(民國19年),阿穆爾靈圭病死在北京。

     

    倉央嘉措(16831746年)

     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藏族,西藏南部鄔堅嶺人,生于1683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父親名叫扎喜丹增,母親名叫才旺拉莫(意為“自在天女”),是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家庭。倉央央嘉措后被確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于1746后(清高宗乾隆十年)圓寂,終年63歲。

    達賴喇嘛是西藏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圓寂,由于當時五世達賴在他親自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政權建立不久且政局未穩(wěn),各方勢力窺視西藏,需要用達賴喇嘛的名望來震服各方,以達到穩(wěn)定局勢。因此,西藏地方的執(zhí)政者第巴桑結嘉措隱瞞達賴喇嘛圓寂的事實,秘不發(fā)喪15年之久。另一方面,桑結嘉措積極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1685年,他認定后來的倉央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秘密迎請到納嘎則,請五世班禪教經培養(yǎng)。他對六世達賴的培養(yǎng)極為關心,選擇最優(yōu)秀的一批高僧大德為六世達教授經文、傳授密法,甚至親自為六世達賴誦授《甘珠爾》經。這期間,他還組織擴建布達拉宮,秘密建造五世達賴的靈塔———瞻洲獨嚴。他把五世達賴的三種法衣、塑像等送給康熙,暗示五世達賴已經圓寂,但康熙并未解其意。1696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在蒙古親征“準噶爾”叛亂時,從俘虜的口中得知達賴早已圓寂,即降旨向桑結嘉措問罪。桑結嘉措驚恐萬狀,這才將五世達賴去世的實情如實稟報朝廷。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桑結嘉措把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的倉央嘉措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迎請到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倉央嘉措法相英俊,清秀而端莊,慈愛而威嚴,體味芬芳,嗓音優(yōu)美,善即興賦詩吟唱。成為藏族著名的詩人。他作過這樣的詩歌:

    (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二)

    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負傾城。

    世間哪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過了近10年,桑結嘉措與蒙古和碩特部的固什汗之曾孫、駐藏蒙軍首領拉藏汗激烈爭斗,導致了戰(zhàn)爭的爆發(fā),結果桑結嘉措被殺。事變之后,拉藏汗向康熙報告了桑結嘉措的“謀反”事件,并奏稱:桑結嘉措所擁立的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guī),耽于酒色”,是假“達賴”,請于“廢立” ??滴醯塾枰詼首唷?/SPAN>1706年(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解往北京。但六世達賴在民間,甚至在眾多蒙古信徒當中,已相當有威望,求情者絡繹不絕。這時,皇帝的氣也消了,冷靜一想,若真把六世達賴押到京城,判罪處理,得罪了廣大蒙藏信眾,豈不違背了當初扶持藏傳佛教黃教以安眾蒙古的初衷;若等他到了京城,不做處理,自己作為至高無上的皇上面子上又下不來。于是,便想一個變通的方法,秘密下了一道圣旨,讓手下人在途中把他放了,向外宣布說他跑了。

    只身出走的倉央嘉措卻化名為阿旺曲扎嘉措,游歷印度、西藏、四川、安多諸地10年后。于1716年(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初次來到了阿拉善,第一個落腳做客的人家是班子爾加布臺吉家。他聽見主人年方2歲的兒子阿旺多爾濟啼哭聲就認出了是桑結嘉措的聲音,心中確認他是桑結嘉措的轉世靈童,遂決定自己在阿拉善住下,完成利益圣教眾生的宏愿。隨后,阿旺多爾濟從小就出家為僧,從師倉央嘉措學習佛經。

    1717年二月,六世達賴喇嘛路經管旗章京拉爾吉家來到阿拉善衙門,成為阿寶王和夫人道格欣公主供奉的喇嘛。他在王府廟(現延福寺的前身)、曹格圖庫熱廟(昭化寺)住持,但均不如意。他為尋覓建立寺院、弘揚佛法的寶地而各處游走。1719年,到了賽音希日格(今阿拉善南寺所在地),此地除原有供奉無量壽佛和彌勒佛的一個小廟外,居住著叫巴雅吉乎(富裕)、阿日畢吉呼(昌盛)的兩家牧民,倉央嘉措來到他們家時,一家把鍋里沸騰的熱奶獻給了他,另一家則把剛縫制出來的坐墊鋪在家中請他坐。種種吉兆使他非常滿意。再觀其四周,只見周圍群山呈現吉祥八徽,地如八瓣蓮花,天似八輻金輪,猶如走進自己長年修習的本尊勝樂金剛壇城一般。心想如此瑞兆圓滿之所再也難以找到,就選定此處作為他建造寺院、弘法利生的基地和自己的歸宿點。此后近30年間他奔波于阿拉善和安多之間,致力于佛教事業(yè),但終究未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在此地建造寺院之宏愿。

    1721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倉央嘉措擔任嘉格榮托桑達吉林寺(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石門寺)堪布。

    1727年(清世宗雍正五年),倉央嘉措親自主持開始重建被年羹堯大軍焚毀的嘉格榮托桑達吉林寺的工程。1731年,完工。

    1734年(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倉央嘉措撰著《白蓮妙樹寺志》、《阿拉善神祭供》等作品。

    1739年(清高宗乾隆四年),倉央嘉措按照拉薩傳召大法會的習俗,在阿拉善建立了講經、轉彌勒佛、考格西舉行盛大的供養(yǎng)三寶等一整套冬季祈愿大法會的制度,流傳至今。

    1746年,倉央嘉措把自己的后世、遺愿都非常信賴地托付給了活佛阿旺多爾濟。然后吞服一顆舍利子后以菩薩跏趺坐姿口誦無量壽經而圓寂,結束了凄苦的一生。其時,從他左肘流下各色透明油質液體19天。雖時值酷夏,但法體絲毫沒有腐爛。

    阿旺倫珠達爾濟,按照倉央嘉措的遺愿,在倉央嘉措生前選定的地點,修建了南寺。自己則成為該寺的第一個轉世活佛,并在那里安置了他的遺體?!拔幕蟾锩鼻埃⒗颇纤陆悬S樓廟的大殿堂里的鍍金塔內,供奉著六世達賴的肉身法體,透過塔門鑲嵌的紅玻璃,可隱約地看見倉央嘉措的面孔。此后,為了躲避時亂曾幾度從塔內取出裝入木龕轉移,直至1966年,歷經220載,肉身法體仍完好無損。

    “文化大革命”中,倉央嘉措法體遭造反派破壞后,多人目睹了粉紅色的內臟。后在廟旁火化,僧眾撿骨灰另造荼毗塔供奉。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人物)阿穆爾靈圭 倉央嘉措
  • 阿穆爾靈圭(18861930年)

    阿穆爾靈圭,蒙古族,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后旗人,出生于1886年(清德宗光緒十二年),清代名將僧格林沁曾孫, 貝勒那爾蘇的長子。常年駐京,歷任八旗都統(tǒng)、總司(宮廷)稽察守衛(wèi)事宜王大臣等。1930年(民國19年)去世,終年44歲。

    6歲的阿穆爾靈圭承襲王位后,由印務協理烏力吉為護理札薩克,署理旗務。阿穆爾靈圭自幼聰慧,在自己王府內延師讀書,先后攻讀蒙漢文10余年,散文、韻文根底都很深,擅長詩詞書法,能寫一手漂亮的楷書,其書法藝術之高,不亞于其父那爾蘇。

    1891年(清德宗光緒十七年),阿穆爾靈圭襲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1900年,阿穆爾靈圭等一些王公上層就向清政府要求在蒙旗練兵、開礦山、修鐵路、辦學校,以及限制或取締喇嘛教等等。1908年(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他同那彥圖、貢桑諾爾布、蘇及格巴特爾、帕勒塔等人在北京和其它一些地方進行演講、聯絡、宣傳改革圖強的辦法,并著手建立“蒙古實業(yè)公司”事宜。

    1910年(清宣統(tǒng)二年),阿穆爾靈圭向清廷上奏了“為蒙疆修鐵路”的條陳。清政府把這一條陳交給郵傳部和蒙藏院,要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去完成。但是,由于當時社會的關系,這一建議沒有得到實施。同年,阿穆爾靈圭又向朝廷上奏了關于創(chuàng)辦“蒙古實業(yè)公司”的條陳,得到了批復。于是阿穆爾靈圭等人便籌集了資本庫銀100萬兩,于1012在北京召開了以開創(chuàng)并發(fā)展蒙古地區(qū)交通為總目標,計劃開通張家口到庫倫的汽車運輸,修筑張家口至綏遠的鐵路,開通從歸化城老河口至寧夏的水路,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其它經濟等等為項目的“蒙古實業(yè)公司”成立暨開張營業(yè)大會。會上,阿穆爾靈圭作了極為重要的講話,聲明公司的宗旨是恢復并振興蒙古族經濟,并要求擴大營業(yè)范圍,做好調查摸底工作等等。蒙古實業(yè)公司創(chuàng)辦以后,先后籌辦過張家口至庫倫的汽車 運輸,郭爾羅斯后旗的墾務和烏珠穆沁旗的鹽務等。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由于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皇帝退位,阿穆爾靈圭主持的“蒙古實業(yè)公司”也處于停頓狀態(tài)。從那以后,公司很多計劃由于資金虧空,不能完成,并且在軍閥和蒙古封建頑固力量的傾軋和阻撓下,陷入了癱瘓狀態(tài)。

    武昌起義后,阿穆爾靈圭以“欽命辦理各盟蒙旗事宜”銜赴內蒙古東部,籌劃征調蒙兵協助鎮(zhèn)壓反清革命。返回北京時,與那彥圖等蒙古王公通電擁戴袁世凱。清帝退位后,任大總統(tǒng)府都翊衛(wèi)使,加入擁袁進步黨并任名譽理事,為臨時參議會議員、第一屆國會參議員、憲法起草委員、政治會議議員、安福國會參議員等。1912年(民國元年)10月,阿穆爾靈圭代表北京政府參加了長春哲里木盟10旗王公會議。

    1914年(民國3年),“蒙古實業(yè)公司”在科爾左翼中旗的墾荒問題上與軍閥張西欒和該旗王爺那木吉勒色楞發(fā)生了沖突。1019,阿穆爾靈圭被迫在北京宣布“蒙古實業(yè)公司”破產停業(yè)。

    阿穆爾靈圭并沒有因“蒙古實業(yè)公司”的倒閉而灰心,相反受新思潮的影響,感到必須順應潮流興辦教育和實業(yè),以振興旗政。于是他諭令本旗札薩克衙門創(chuàng)辦了1所小學校和1處實業(yè)公司。小學校在今遼寧省康平縣城西8華里馬蓮屯,30余間磚瓦房(是旗有公產,原系昌圖地局局長秦某的住宅,因其貪污公款,被札薩克衙門沒收充公),學校正式名稱是科爾沁左翼后旗旗立第一小學校,因校址在馬蓮屯,旗里人們管它叫馬蓮屯學堂。這個學校前后斷斷續(xù)續(xù)辦了3期,共培養(yǎng)出300余名學生,為發(fā)展科爾沁左翼后旗文化教育事業(yè)打下了初步基礎。馬蓮屯學堂第一期辦得最好,在校學生都是官費,伙食制服均由公家供給,師資也較高。第二期.不如第一期好,最后一期辦得最差,只有50名學生和1名教師勉強辦了1年,終因經費來源斷絕,而完全停辦了。 

    股份有限實業(yè)公司是在本旗嘎海吐五家子屯附近開辦的。公司的資金一半由札薩克衙門墊支,一半是由旗內富裕戶入股籌集。阿穆爾靈圭為了振興本旗畜牧業(yè),責成專人辦這個公司,從國外購入300余只美利奴種羊進行羊種改良工作。但因缺乏技術人材,又加總辦貪污肥己,管理不善,兩三年后種羊死了一半,終于失敗了。 

    阿穆爾靈圭少壯時,頗想有所作為,振興旗政,但他到了而立之年后,吸食鴉片煙成隱,生活腐化,意志消沉,又從前門妓院納名妓古良為側室,迷于女色。受賄賣官鬻爵,為非作歹,使科爾沁左后旗旗政陷于混亂,旗民百姓遭到涂炭,怨聲載道。

    1930年(民國19年),阿穆爾靈圭病死在北京。

     

    倉央嘉措(16831746年)

     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藏族,西藏南部鄔堅嶺人,生于1683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父親名叫扎喜丹增,母親名叫才旺拉莫(意為“自在天女”),是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家庭。倉央央嘉措后被確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于1746后(清高宗乾隆十年)圓寂,終年63歲。

    達賴喇嘛是西藏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圓寂,由于當時五世達賴在他親自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政權建立不久且政局未穩(wěn),各方勢力窺視西藏,需要用達賴喇嘛的名望來震服各方,以達到穩(wěn)定局勢。因此,西藏地方的執(zhí)政者第巴桑結嘉措隱瞞達賴喇嘛圓寂的事實,秘不發(fā)喪15年之久。另一方面,桑結嘉措積極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1685年,他認定后來的倉央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秘密迎請到納嘎則,請五世班禪教經培養(yǎng)。他對六世達賴的培養(yǎng)極為關心,選擇最優(yōu)秀的一批高僧大德為六世達教授經文、傳授密法,甚至親自為六世達賴誦授《甘珠爾》經。這期間,他還組織擴建布達拉宮,秘密建造五世達賴的靈塔———瞻洲獨嚴。他把五世達賴的三種法衣、塑像等送給康熙,暗示五世達賴已經圓寂,但康熙并未解其意。1696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在蒙古親征“準噶爾”叛亂時,從俘虜的口中得知達賴早已圓寂,即降旨向桑結嘉措問罪。桑結嘉措驚恐萬狀,這才將五世達賴去世的實情如實稟報朝廷。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桑結嘉措把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的倉央嘉措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迎請到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倉央嘉措法相英俊,清秀而端莊,慈愛而威嚴,體味芬芳,嗓音優(yōu)美,善即興賦詩吟唱。成為藏族著名的詩人。他作過這樣的詩歌:

    (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二)

    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負傾城。

    世間哪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過了近10年,桑結嘉措與蒙古和碩特部的固什汗之曾孫、駐藏蒙軍首領拉藏汗激烈爭斗,導致了戰(zhàn)爭的爆發(fā),結果桑結嘉措被殺。事變之后,拉藏汗向康熙報告了桑結嘉措的“謀反”事件,并奏稱:桑結嘉措所擁立的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guī),耽于酒色”,是假“達賴”,請于“廢立” 。康熙帝予以準奏。1706年(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解往北京。但六世達賴在民間,甚至在眾多蒙古信徒當中,已相當有威望,求情者絡繹不絕。這時,皇帝的氣也消了,冷靜一想,若真把六世達賴押到京城,判罪處理,得罪了廣大蒙藏信眾,豈不違背了當初扶持藏傳佛教黃教以安眾蒙古的初衷;若等他到了京城,不做處理,自己作為至高無上的皇上面子上又下不來。于是,便想一個變通的方法,秘密下了一道圣旨,讓手下人在途中把他放了,向外宣布說他跑了。

    只身出走的倉央嘉措卻化名為阿旺曲扎嘉措,游歷印度、西藏、四川、安多諸地10年后。于1716年(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初次來到了阿拉善,第一個落腳做客的人家是班子爾加布臺吉家。他聽見主人年方2歲的兒子阿旺多爾濟啼哭聲就認出了是桑結嘉措的聲音,心中確認他是桑結嘉措的轉世靈童,遂決定自己在阿拉善住下,完成利益圣教眾生的宏愿。隨后,阿旺多爾濟從小就出家為僧,從師倉央嘉措學習佛經。

    1717年二月,六世達賴喇嘛路經管旗章京拉爾吉家來到阿拉善衙門,成為阿寶王和夫人道格欣公主供奉的喇嘛。他在王府廟(現延福寺的前身)、曹格圖庫熱廟(昭化寺)住持,但均不如意。他為尋覓建立寺院、弘揚佛法的寶地而各處游走。1719年,到了賽音希日格(今阿拉善南寺所在地),此地除原有供奉無量壽佛和彌勒佛的一個小廟外,居住著叫巴雅吉乎(富裕)、阿日畢吉呼(昌盛)的兩家牧民,倉央嘉措來到他們家時,一家把鍋里沸騰的熱奶獻給了他,另一家則把剛縫制出來的坐墊鋪在家中請他坐。種種吉兆使他非常滿意。再觀其四周,只見周圍群山呈現吉祥八徽,地如八瓣蓮花,天似八輻金輪,猶如走進自己長年修習的本尊勝樂金剛壇城一般。心想如此瑞兆圓滿之所再也難以找到,就選定此處作為他建造寺院、弘法利生的基地和自己的歸宿點。此后近30年間他奔波于阿拉善和安多之間,致力于佛教事業(yè),但終究未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在此地建造寺院之宏愿。

    1721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倉央嘉措擔任嘉格榮托桑達吉林寺(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石門寺)堪布。

    1727年(清世宗雍正五年),倉央嘉措親自主持開始重建被年羹堯大軍焚毀的嘉格榮托桑達吉林寺的工程。1731年,完工。

    1734年(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倉央嘉措撰著《白蓮妙樹寺志》、《阿拉善神祭供》等作品。

    1739年(清高宗乾隆四年),倉央嘉措按照拉薩傳召大法會的習俗,在阿拉善建立了講經、轉彌勒佛、考格西舉行盛大的供養(yǎng)三寶等一整套冬季祈愿大法會的制度,流傳至今。

    1746年,倉央嘉措把自己的后世、遺愿都非常信賴地托付給了活佛阿旺多爾濟。然后吞服一顆舍利子后以菩薩跏趺坐姿口誦無量壽經而圓寂,結束了凄苦的一生。其時,從他左肘流下各色透明油質液體19天。雖時值酷夏,但法體絲毫沒有腐爛。

    阿旺倫珠達爾濟,按照倉央嘉措的遺愿,在倉央嘉措生前選定的地點,修建了南寺。自己則成為該寺的第一個轉世活佛,并在那里安置了他的遺體?!拔幕蟾锩鼻埃⒗颇纤陆悬S樓廟的大殿堂里的鍍金塔內,供奉著六世達賴的肉身法體,透過塔門鑲嵌的紅玻璃,可隱約地看見倉央嘉措的面孔。此后,為了躲避時亂曾幾度從塔內取出裝入木龕轉移,直至1966年,歷經220載,肉身法體仍完好無損。

    “文化大革命”中,倉央嘉措法體遭造反派破壞后,多人目睹了粉紅色的內臟。后在廟旁火化,僧眾撿骨灰另造荼毗塔供奉。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地方志辦公室)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