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在中國古代,尤以元朝的社會生活更為豐富多彩。當(dāng)時的國土面積很大,人口眾多,民族、宗教、交通、對外貿(mào)易、經(jīng)濟、文化十分繁榮。據(jù)元朝人王禮所記:元朝時期“四海為家,聲教漸被,無此疆彼界,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
《事林廣記》一書,就是為了適應(yīng)當(dāng)時人們互相交流和社會生活的需求,而由元代文人陳元靚所編著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生活類書。其形式猶如近代的《居家必備寶典》和《生活百科》。
元朝的歷史較短,前后不過百年,而由明朝人編寫的《元史》成書較為倉促,其容量也不大。因此,《事林廣記》就成為我們認識元朝,走近元朝的重要資料。
《事林廣記》共計51類、42卷。作者陳元靚,南宋末年至元代初期人,祖籍福建崇安。該書前部有許多南宋生活百科,中部和后部為元代生活百科,因而更有特色。
在元代百科中,作者首先畫出了元朝的疆域圖———“大元混一圖”,其中有元上都、元大都。接著又依次介紹元朝的郡邑、蒙古字體、八思巴文百家姓、元代的官制、元代的交鈔貨幣、元代的皇帝譜系等,令人一目了然。
《事林廣記》的主要特征有兩點:一是對于元代市井生活及市民生活常識有較多介紹;二是首創(chuàng)了生活類百科全書中使用插圖的先例。這些插圖,特別是元代的騎馬、射箭、拜會、車輛、旗幟、學(xué)校、先賢神圣、孔子、老子、昭烈武成王、宴會、建筑、下棋等圖畫,已成為研究元朝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在《事林廣記》中,還收集了當(dāng)時的娛樂活動,如:投壺、雙陸、打馬、踢球、幻術(shù)、唱歌等。在書中,列舉了怎樣寫訴狀的格式,如:“軍人告取封裝狀式”,“婦人夫亡無子告據(jù)改嫁狀式”,從中可以看到元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該書的形象資料還被李約瑟博士所大量引用。
《事林廣記》一書,于1998年10月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可供對宋元歷史研究有興趣的人士參考。此外,通過《事林廣記》“帝系”一欄中所列的“大元圣朝”一節(jié),寫有“今上皇帝,中統(tǒng)五年,至元萬萬年”一條可知:該書成書于元初,為元世祖忽必烈中統(tǒng)年間到至元年初期寫成。中統(tǒng)五年是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為次年,即1265年。作者用“至元萬萬年”表示其所處的時間為至元初期。
在寫到元初新氣象時,作者用了“萬里車書新一統(tǒng),千官爵祿總多才”一聯(lián),十分喜慶。又寫道“大元皇帝奄有天下,廣日行千里馬尚不能遍歷”。“大元之盛也!至于四夷八蠻九溪十洞及沙海外國,罔不歸附,甚盛矣!”其后,在“郡縣”欄目中,詳列各地名稱,包括“路、府、州、,縣”四級行政建制,使元朝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清晰可查。
在書中,以較大篇幅錄入了八思巴文《百家姓》,并專辟有“蒙古字體”作為說明(見《事林廣記·庚集·卷下》)作者指出:“蒙古之書前字者所未書。近風(fēng)化自北而南,新字尚之。蓋自科斗之書廢而篆隸之制作,其體皆古也。其后真草之書難行于世。今王化近古,風(fēng)俗還淳,蒙古之字設(shè)為專門。初字能復(fù)熟此編,亦可以為入仕之捷徑云”。
其后,由于八思巴文不便于使用,元亡后便逐漸廢止,而這篇八思巴文的《百家姓》為我們留下了元代的實物見證。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文化廳文物處)
在中國古代,尤以元朝的社會生活更為豐富多彩。當(dāng)時的國土面積很大,人口眾多,民族、宗教、交通、對外貿(mào)易、經(jīng)濟、文化十分繁榮。據(jù)元朝人王禮所記:元朝時期“四海為家,聲教漸被,無此疆彼界,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
《事林廣記》一書,就是為了適應(yīng)當(dāng)時人們互相交流和社會生活的需求,而由元代文人陳元靚所編著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生活類書。其形式猶如近代的《居家必備寶典》和《生活百科》。
元朝的歷史較短,前后不過百年,而由明朝人編寫的《元史》成書較為倉促,其容量也不大。因此,《事林廣記》就成為我們認識元朝,走近元朝的重要資料。
《事林廣記》共計51類、42卷。作者陳元靚,南宋末年至元代初期人,祖籍福建崇安。該書前部有許多南宋生活百科,中部和后部為元代生活百科,因而更有特色。
在元代百科中,作者首先畫出了元朝的疆域圖———“大元混一圖”,其中有元上都、元大都。接著又依次介紹元朝的郡邑、蒙古字體、八思巴文百家姓、元代的官制、元代的交鈔貨幣、元代的皇帝譜系等,令人一目了然。
《事林廣記》的主要特征有兩點:一是對于元代市井生活及市民生活常識有較多介紹;二是首創(chuàng)了生活類百科全書中使用插圖的先例。這些插圖,特別是元代的騎馬、射箭、拜會、車輛、旗幟、學(xué)校、先賢神圣、孔子、老子、昭烈武成王、宴會、建筑、下棋等圖畫,已成為研究元朝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在《事林廣記》中,還收集了當(dāng)時的娛樂活動,如:投壺、雙陸、打馬、踢球、幻術(shù)、唱歌等。在書中,列舉了怎樣寫訴狀的格式,如:“軍人告取封裝狀式”,“婦人夫亡無子告據(jù)改嫁狀式”,從中可以看到元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該書的形象資料還被李約瑟博士所大量引用。
《事林廣記》一書,于1998年10月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可供對宋元歷史研究有興趣的人士參考。此外,通過《事林廣記》“帝系”一欄中所列的“大元圣朝”一節(jié),寫有“今上皇帝,中統(tǒng)五年,至元萬萬年”一條可知:該書成書于元初,為元世祖忽必烈中統(tǒng)年間到至元年初期寫成。中統(tǒng)五年是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為次年,即1265年。作者用“至元萬萬年”表示其所處的時間為至元初期。
在寫到元初新氣象時,作者用了“萬里車書新一統(tǒng),千官爵祿總多才”一聯(lián),十分喜慶。又寫道“大元皇帝奄有天下,廣日行千里馬尚不能遍歷”?!按笤⒁?SPAN lang=EN-US>!至于四夷八蠻九溪十洞及沙海外國,罔不歸附,甚盛矣!
在書中,以較大篇幅錄入了八思巴文《百家姓》,并專辟有“蒙古字體”作為說明(見《事林廣記·庚集·卷下》)作者指出:“蒙古之書前字者所未書。近風(fēng)化自北而南,新字尚之。蓋自科斗之書廢而篆隸之制作,其體皆古也。其后真草之書難行于世。今王化近古,風(fēng)俗還淳,蒙古之字設(shè)為專門。初字能復(fù)熟此編,亦可以為入仕之捷徑云”。
其后,由于八思巴文不便于使用,元亡后便逐漸廢止,而這篇八思巴文的《百家姓》為我們留下了元代的實物見證。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文化廳文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