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光緒〕豐鎮(zhèn)廳志 又名《豐鎮(zhèn)廳新志》、《豐鎮(zhèn)縣志書》。德溥修,麻麗五纂。光緒七年(1881)刻本,民國五年(1916)鉛印本。八卷首末各一卷。德溥,滿州正黃旗人。全書卷首為序、凡例、目錄、街名;以下依次為星野、星圖、占候、躔度、考證、氣候、沿革、地表、疆域、道路村莊、山川(水利)、形勝、古跡(冢墓)、景致、營建、祠祀、公署、橋梁、義學、義冢、養(yǎng)濟院、巡幸、封爵、職官、選舉、兵防、武事、田賦、戶口、倉庫、風土、物產(chǎn)、災祥、幻異、人物、孝子、孝婦、節(jié)婦、技藝、仙釋、藝文上,藝文下;末卷為雜志、跋。
〔光緒〕新修清水河廳志 清水河廳通判文秀修,盧夢纂。光緒九年(1883)刻本。文秀,滿洲鑲藍旗人。全書二十卷首一卷。內(nèi)容為:修志書札、目錄、序、編纂者姓名、圖考(星野)、疆域、山川、市鎮(zhèn)村莊、古跡、公署、廟祀、義學、倉儲、職官、營汛、驛傳、田賦、戶口、烈女、風俗、祥異、兵器、物產(chǎn)、藝文。
〔光緒〕五原廳志 又名《五原廳志稿》、《五原廳志略》。姚學鏡修,金家驥纂。成書于光緒二十八年(1903),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印。1982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二卷。上卷為五原疆域圖表、歷代郡縣源流沿革表、輿地志、建置志、紀事志、祥異志、德音志、封建志、職官志、兵志。下卷為食貨志、風俗志、名宦志、人物志、藝文志。
〔光緒〕歸化城廳志 劉鴻逵、徐樹璟修,沈潛纂。光緒三十二年(1897)成書。手抄本。二十一卷首一卷。卷一:圖八(歸化城街道圖、歸化城文廟圖、綏遠將軍衙署圖、歸化都統(tǒng)衙署圖、歸綏道署圖、歸化城廳署圖、古豐書院圖、倉廒圖),凡例,星度,建置(附城郭);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職官;卷四:山川,學校;卷五:典禮,田賦;卷六:濟恤,關(guān)稅;卷七:人物;卷八:壇廟,古跡;卷九至十一:寺召;卷十二至十四:宦跡;卷十五至十七:兵防;卷十八:烈女;卷十九:風俗;卷二十:藝文。
〔光緒〕豐鎮(zhèn)廳志 又名《豐鎮(zhèn)廳新志》、《豐鎮(zhèn)縣志書》。德溥修,麻麗五纂。光緒七年(1881)刻本,民國五年(1916)鉛印本。八卷首末各一卷。德溥,滿州正黃旗人。全書卷首為序、凡例、目錄、街名;以下依次為星野、星圖、占候、躔度、考證、氣候、沿革、地表、疆域、道路村莊、山川(水利)、形勝、古跡(冢墓)、景致、營建、祠祀、公署、橋梁、義學、義冢、養(yǎng)濟院、巡幸、封爵、職官、選舉、兵防、武事、田賦、戶口、倉庫、風土、物產(chǎn)、災祥、幻異、人物、孝子、孝婦、節(jié)婦、技藝、仙釋、藝文上,藝文下;末卷為雜志、跋。
〔光緒〕新修清水河廳志 清水河廳通判文秀修,盧夢纂。光緒九年(1883)刻本。文秀,滿洲鑲藍旗人。全書二十卷首一卷。內(nèi)容為:修志書札、目錄、序、編纂者姓名、圖考(星野)、疆域、山川、市鎮(zhèn)村莊、古跡、公署、廟祀、義學、倉儲、職官、營汛、驛傳、田賦、戶口、烈女、風俗、祥異、兵器、物產(chǎn)、藝文。
〔光緒〕五原廳志 又名《五原廳志稿》、《五原廳志略》。姚學鏡修,金家驥纂。成書于光緒二十八年(1903),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印。1982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二卷。上卷為五原疆域圖表、歷代郡縣源流沿革表、輿地志、建置志、紀事志、祥異志、德音志、封建志、職官志、兵志。下卷為食貨志、風俗志、名宦志、人物志、藝文志。
〔光緒〕歸化城廳志 劉鴻逵、徐樹璟修,沈潛纂。光緒三十二年(1897)成書。手抄本。二十一卷首一卷。卷一:圖八(歸化城街道圖、歸化城文廟圖、綏遠將軍衙署圖、歸化都統(tǒng)衙署圖、歸綏道署圖、歸化城廳署圖、古豐書院圖、倉廒圖),凡例,星度,建置(附城郭);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職官;卷四:山川,學校;卷五:典禮,田賦;卷六:濟恤,關(guān)稅;卷七:人物;卷八:壇廟,古跡;卷九至十一:寺召;卷十二至十四:宦跡;卷十五至十七:兵防;卷十八:烈女;卷十九:風俗;卷二十:藝文。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