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30至40年代中期,呼倫貝爾地區(qū)曾有一個主要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下情報網,他們?yōu)榉磳θ毡镜蹏髁x的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默默工作和活動在隱蔽戰(zhàn)線上,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由于種種原因,新中國成立后,他們不為人所知,亦不被理解和受到不公正對待,直至今天他們仍湮沒無聞,作為這個情報網的負責人之一奈勒爾圖即為其中之一。
奈勒爾圖,達斡爾族,郭博勒哈拉,又名郭文貴,生于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內蒙古鄂溫克旗巴彥托海鎮(zhèn)人。其父曾在蘇木任筆帖式(秘書),其叔伯弟郭文通(見本書)任偽滿少將團長。青少年時期,奈勒爾圖先是于1918年3月至1922年4月入海拉爾呼倫貝爾蒙旗小學校讀書,后于1922年5月至1924年7月入呼倫貝爾蒙旗中學學習。這兩所學校均由當時已頗有名氣的郭道甫擔任校長,奈勒爾圖從中受益匪淺。其間,在他13歲的時候,由于巴布扎布匪亂,全家避居齊齊哈爾數月之久,家庭財產損失殆盡;次年在他剛入學時,適逢海拉爾發(fā)生傳染病,其父又因病故去,第二年大姐亦病故,1924年6月兄弟去伊敏河游玩落水身亡。遭此接連打擊,家道開始衰落,靠親友幫助和母親替人做活維持生計。
迫于全家人的生活,奈勒爾圖于1924年7月中斷學業(yè),到由各旗牧民集資興辦的呼倫貝爾蒙古合作公司下屬的貝爾湖分社謀生。貝爾湖分社主要收購當地的畜產品并發(fā)往哈爾濱和內地,換回牧民的生活用品,奈勒爾圖在其中擔任倉庫保管員工作,即任職員。在這里,奈勒爾圖認識了來自俄羅斯布里亞特的蒙古人色登伊西等人,開始接受俄國十月革命和“外蒙古”平民革命的影響,加之先前受郭道甫的教育,使奈勒爾圖很快走上了爭取民族解放的道路。這一期間,他加入了由郭道甫、福明泰創(chuàng)建的呼倫貝爾青年黨并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活動,并被色登伊西招幕為蘇聯(lián)遠東軍情報人員,由此開始他長達20余年蘇聯(lián)地下情報人員的生涯。
1927年,隨著中蘇關系惡化,東北軍閥張作霖封閉了由“外蒙古”合作社海拉爾分社支持的蒙古合作公司的一切商業(yè)活動,不得已,奈勒爾圖到呼倫貝爾蒙旗皮毛公司從事收購羊毛的工作,直至1932年6月興安北省成立。這一期間,奈勒爾圖和其他人入“外蒙古”國境,追隨郭道甫、福明泰,參加由其發(fā)動和領導的1928年7月呼倫貝爾青年黨暴動。由于力量對比懸殊,這一暴動很快在東北軍的鎮(zhèn)壓下失敗了,一部由福明泰帶往“外蒙古”,一部由郭道甫帶領與東北軍講和。而呼倫貝爾青年黨的工作,則交由奈勒爾圖、阿達、華林泰和葆定等人代理。他們接受任務后,在幾年時間中,除幫助幾十名少數民族青年辦理出國手續(xù)、提供旅費外,還承擔秘密護送若干人出境的任務,如:1929年,選派察迪和阿比(達斡爾族,莫日登哈拉)2名知識青年潛往蒙古學習;1930年夏,選派多爾那(又名郭興善)潛往蘇聯(lián)學習;1931年夏,選派青年牧民東保(又名額爾登畢力格,達斡爾族,蘇都爾哈拉)潛往蘇聯(lián)學習;1931年12月,選派東北蒙師畢業(yè)生蘇和巴圖爾(達斡爾族,郭布勒哈拉)和色爾古楞(達斡爾族,敖拉哈拉)2人潛往蘇聯(lián)學習等。
1932年6月,興安北省成立后,奈勒爾圖任興安北省公署地方科屬官,1935年1月任會計科屬官,1942年10月任保健科事務官,1945年1任索倫旗公署總務科長等職。這一期間,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呼倫貝爾,也是奈勒爾圖與榮茂(哈斯巴特爾,見本書)組建地下情報網和開展活動的主要時期。1935年,奈勒爾圖與榮茂應召前往哈爾濱,在蘇聯(lián)有關方面指示下,開展搜集日偽軍事戰(zhàn)略計劃、軍事設施、道路橋梁、軍警分布及日偽軍警特憲等方面的情況,并由他們負責領導這一情報網的工作。這個情報網先后有30余人參加,主要分工如下:
興安北省公署的情報由公署秘書官華林泰(達斡爾族,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畢業(yè))和胡色文(陳旗人,日本留學生,額爾欽巴圖省長的秘書官,兼日語翻譯官)負責;
新巴爾虎左、右兩旗由宮楚格扎布、阿尼二人負責;
陳巴爾虎旗由阿昌嘎、色爾杰布、普日格通等人負責提供;
索倫旗由依信太、達賚·綽克圖負責;
三河一帶的情報由先后任過旗長的烏云畢力格(達斡爾族,莫日登哈拉)、額爾登泰(達斡爾族,敖拉哈拉,見本書)、哈·色仁(布里亞特蒙古族,見本書)等人提供;
興安北省警備司令部以及西部邊境的情報主要由郭文通(時任司令部參謀處長,后任騎兵第七團團長,有關方面已證實郭的情報員身份)、額爾很巴雅爾(時任司令部翻譯)搜集;
海拉爾市內及鐵路沿線由鴻發(fā)(漢族)、扎爾嘎勒提供;
扎蘭屯、齊齊哈爾方面由德文斌、鄂廷勛提供。
此外,尚有巴爾拉木(俄僑)、阿勒精泰、曉云、恩克巴圖等也參與了搜集情報的活動。
奈勒爾圖也親自參與搜集情報的活動,如:到興安北省公署民政廳長善吉米圖家探聽偽省公署內部、新右旗及西部國境線上的消息;去哈斯仁旗長、科長達賚·綽克圖、寶·阿比德家聽取仁欽多爾吉等人到嶺南、霍林河、毛登嘎錫里方面的活動;去第十軍區(qū)司令官郭文林(奈堂弟)家喝晚茶、閑談,從中探聽有關軍事方面的情況。
奈勒爾圖與榮茂還將后者的親侄子恭格布的冬營地作為中心聯(lián)絡站,備有輕武器、乘騎及食品。恭格布常住冬營處,接待上述人員,亦為他們當聯(lián)絡人和向導。
在上述活動中,華林泰、胡色文提供過很多有關興安北省方內部絕秘文件,會議紀要和政策方針的資料。曾任警備軍司令部翻譯官、索倫旗科長的額爾很巴雅爾,提供過許多軍事內部機密文件、邊境地圖照片以及旗內重要統(tǒng)計資料。歷任興安北省警備軍司令部參謀處長、騎兵第七團長郭文通曾率部駐軍于西部國境線貝爾湖、諾爾罕、扎門胡得格及黑山頭一帶,并參加邊境多次大小軍事沖突和諾門罕戰(zhàn)役。他多次提供了日偽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計劃和軍事行動情況。興安北省警備軍司令部曾經收到日本軍部(名義上是滿洲國治安部)發(fā)來的軍事絕密文件《全國軍警配備情況》,有20萬字,共3本。郭文通通過額爾很巴雅爾偷取存于副官處的一本,交給蘇聯(lián)遠東軍情報部門。郭后對額說,蘇聯(lián)遠東軍方面認為這份文件在軍事上極其重要,當時表揚了他。這份文件,對蘇蒙兩國提早做好抵御準備上起到很大作用。
1935年夏,在滿洲里舉行“滿”蒙邊境談判會議,長達5個月,雙方爭執(zhí)得極為激烈,最后未能達成任何協(xié)議而散會。當時以“滿”方翻譯員身份參加會議的華林泰和以會議記錄員身份參加的額爾很巴雅爾等人,隨時向奈勒爾圖反映了日軍代表(即海拉爾特務機關長)的陰謀策劃以及雙方代表發(fā)生的激烈斗爭等情況。
由于日本特務機關不斷加強統(tǒng)治和搜捕活動,奈勒爾圖領導的地下情報網中亦有人員被捕犧牲和下落不明的。如1940年額爾登格由蘇方派遣入境,被日本憲兵隊逮捕后慘遭殺害。蘇和巴特爾1941年至1944年曾數次入境,最后一次被日偽軍警發(fā)現(xiàn)并包圍,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舉槍自盡。榮茂兩次被捕,1944年第二次被捕后慘遭日本憲兵隊殺害。
1945年8月,日本統(tǒng)治垮臺,蘇聯(lián)紅軍進駐呼倫貝爾地區(qū)。奈勒爾圖與蘇軍方代表(亦是奈勒爾圖情報工作負責人)卡爾洛夫取得聯(lián)系,先是協(xié)助蘇軍在海拉爾地區(qū)開展肅反——逮捕多名日偽憲兵特務,繼而前往新左旗,邀請原興安北省省長額爾欽巴圖出任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主席。同年10月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成立后,奈勒爾圖在卡爾洛夫的舉薦下,任呼倫貝爾巴爾虎合作社社長直至1948年2月。此時的呼盟牧區(qū)由于交通不便,物資奇缺,牧民生活極為困難。合作社成立以后,大量收購畜產品,送往哈爾濱等地,換回牧民急需的生產生活用品,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牧民的需求和困難,深受牧民群眾的歡迎。這一期間,奈勒爾圖受地方自治政府的派遣,與郭文通、哈達等人,在蒙古駐蘇武官旺丹上校的陪同下,前往長春蘇軍最高指揮部,使被拘押于海拉爾東山原日軍兵營內的第十軍管區(qū)l 000多名官兵獲得釋放。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蘇方通知奈勒爾圖:新中就要誕生,中蘇兩國將結成友好同盟國家,所以今后兩國間不需要地下工作了。于是,奈勒爾圖等人解散了反滿抗日地下活動組織,與蘇方情報部門斷絕了關系。
新中國成立前后,鑒于呼盟牧區(qū)流行性病、人口下降,又無診所,有關方面決定將巴爾虎合作社改組為蒙古醫(yī)務會,下設4個診所,由奈勒爾圖任會長,開展牧區(qū)衛(wèi)生工作。1949年8月以后直至1956年,他主要從事與牧區(qū)相關的工作,先后任牧民合作社營業(yè)部主任、牧民招待所主任、牧民服務社主任、呼倫貝爾畜產公司門市部主任,1953年8月調轉內蒙古東部區(qū)聯(lián)合社工作,1954年1月入內蒙古合作干部學校,同年8月調呼盟合作社聯(lián)合社,12月再調呼盟供銷合作社干部訓練班工作直至病逝。其間,奈勒爾圖先后參加了黨所領導的“一條心”運動,經歷了整風、審干和“三反”、“五反”等運動,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及其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堅定了自己的立場,決心為實現(xiàn)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而奮斗。
奈勒爾圖中等身材,為人忠厚老實,寡言少語。1956年10月6日,因患食道癌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2歲。20世紀60年代初期,奈勒爾圖次子洛德蘇爾(退休前在呼盟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去呼和浩特公出并至其叔郭文通家中探望。郭文通拿出1956年奈勒爾圖寫給他的信給洛德蘇爾看,信中說:我們過去所做過的一切事情現(xiàn)在已經變成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已和蘇聯(lián)方面結束了地下工作的來往,今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要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總拿過去的事情擺功勞……非??上У氖?,這封信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但郭文通的那段活動卻因此而由有關方面加以證實,亦留在了歷史。
(作者:呼倫貝爾市檔案史志局)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
- 20世紀30至40年代中期,呼倫貝爾地區(qū)曾有一個主要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下情報網,他們?yōu)榉磳θ毡镜蹏髁x的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默默工作和活動在隱蔽戰(zhàn)線上,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由于種種原因,新中國成立后,他們不為人所知,亦不被理解和受到不公正對待,直至今天他們仍湮沒無聞,作為這個情報網的負責人之一奈勒爾圖即為其中之一。
奈勒爾圖,達斡爾族,郭博勒哈拉,又名郭文貴,生于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內蒙古鄂溫克旗巴彥托海鎮(zhèn)人。其父曾在蘇木任筆帖式(秘書),其叔伯弟郭文通(見本書)任偽滿少將團長。青少年時期,奈勒爾圖先是于1918年3月至1922年4月入海拉爾呼倫貝爾蒙旗小學校讀書,后于1922年5月至1924年7月入呼倫貝爾蒙旗中學學習。這兩所學校均由當時已頗有名氣的郭道甫擔任校長,奈勒爾圖從中受益匪淺。其間,在他13歲的時候,由于巴布扎布匪亂,全家避居齊齊哈爾數月之久,家庭財產損失殆盡;次年在他剛入學時,適逢海拉爾發(fā)生傳染病,其父又因病故去,第二年大姐亦病故,1924年6月兄弟去伊敏河游玩落水身亡。遭此接連打擊,家道開始衰落,靠親友幫助和母親替人做活維持生計。
迫于全家人的生活,奈勒爾圖于1924年7月中斷學業(yè),到由各旗牧民集資興辦的呼倫貝爾蒙古合作公司下屬的貝爾湖分社謀生。貝爾湖分社主要收購當地的畜產品并發(fā)往哈爾濱和內地,換回牧民的生活用品,奈勒爾圖在其中擔任倉庫保管員工作,即任職員。在這里,奈勒爾圖認識了來自俄羅斯布里亞特的蒙古人色登伊西等人,開始接受俄國十月革命和“外蒙古”平民革命的影響,加之先前受郭道甫的教育,使奈勒爾圖很快走上了爭取民族解放的道路。這一期間,他加入了由郭道甫、福明泰創(chuàng)建的呼倫貝爾青年黨并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活動,并被色登伊西招幕為蘇聯(lián)遠東軍情報人員,由此開始他長達20余年蘇聯(lián)地下情報人員的生涯。
1927年,隨著中蘇關系惡化,東北軍閥張作霖封閉了由“外蒙古”合作社海拉爾分社支持的蒙古合作公司的一切商業(yè)活動,不得已,奈勒爾圖到呼倫貝爾蒙旗皮毛公司從事收購羊毛的工作,直至1932年6月興安北省成立。這一期間,奈勒爾圖和其他人入“外蒙古”國境,追隨郭道甫、福明泰,參加由其發(fā)動和領導的1928年7月呼倫貝爾青年黨暴動。由于力量對比懸殊,這一暴動很快在東北軍的鎮(zhèn)壓下失敗了,一部由福明泰帶往“外蒙古”,一部由郭道甫帶領與東北軍講和。而呼倫貝爾青年黨的工作,則交由奈勒爾圖、阿達、華林泰和葆定等人代理。他們接受任務后,在幾年時間中,除幫助幾十名少數民族青年辦理出國手續(xù)、提供旅費外,還承擔秘密護送若干人出境的任務,如:1929年,選派察迪和阿比(達斡爾族,莫日登哈拉)2名知識青年潛往蒙古學習;1930年夏,選派多爾那(又名郭興善)潛往蘇聯(lián)學習;1931年夏,選派青年牧民東保(又名額爾登畢力格,達斡爾族,蘇都爾哈拉)潛往蘇聯(lián)學習;1931年12月,選派東北蒙師畢業(yè)生蘇和巴圖爾(達斡爾族,郭布勒哈拉)和色爾古楞(達斡爾族,敖拉哈拉)2人潛往蘇聯(lián)學習等。
1932年6月,興安北省成立后,奈勒爾圖任興安北省公署地方科屬官,1935年1月任會計科屬官,1942年10月任保健科事務官,1945年1任索倫旗公署總務科長等職。這一期間,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呼倫貝爾,也是奈勒爾圖與榮茂(哈斯巴特爾,見本書)組建地下情報網和開展活動的主要時期。1935年,奈勒爾圖與榮茂應召前往哈爾濱,在蘇聯(lián)有關方面指示下,開展搜集日偽軍事戰(zhàn)略計劃、軍事設施、道路橋梁、軍警分布及日偽軍警特憲等方面的情況,并由他們負責領導這一情報網的工作。這個情報網先后有30余人參加,主要分工如下:
興安北省公署的情報由公署秘書官華林泰(達斡爾族,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畢業(yè))和胡色文(陳旗人,日本留學生,額爾欽巴圖省長的秘書官,兼日語翻譯官)負責;
新巴爾虎左、右兩旗由宮楚格扎布、阿尼二人負責;
陳巴爾虎旗由阿昌嘎、色爾杰布、普日格通等人負責提供;
索倫旗由依信太、達賚·綽克圖負責;
三河一帶的情報由先后任過旗長的烏云畢力格(達斡爾族,莫日登哈拉)、額爾登泰(達斡爾族,敖拉哈拉,見本書)、哈·色仁(布里亞特蒙古族,見本書)等人提供;
興安北省警備司令部以及西部邊境的情報主要由郭文通(時任司令部參謀處長,后任騎兵第七團團長,有關方面已證實郭的情報員身份)、額爾很巴雅爾(時任司令部翻譯)搜集;
海拉爾市內及鐵路沿線由鴻發(fā)(漢族)、扎爾嘎勒提供;
扎蘭屯、齊齊哈爾方面由德文斌、鄂廷勛提供。
此外,尚有巴爾拉木(俄僑)、阿勒精泰、曉云、恩克巴圖等也參與了搜集情報的活動。
奈勒爾圖也親自參與搜集情報的活動,如:到興安北省公署民政廳長善吉米圖家探聽偽省公署內部、新右旗及西部國境線上的消息;去哈斯仁旗長、科長達賚·綽克圖、寶·阿比德家聽取仁欽多爾吉等人到嶺南、霍林河、毛登嘎錫里方面的活動;去第十軍區(qū)司令官郭文林(奈堂弟)家喝晚茶、閑談,從中探聽有關軍事方面的情況。
奈勒爾圖與榮茂還將后者的親侄子恭格布的冬營地作為中心聯(lián)絡站,備有輕武器、乘騎及食品。恭格布常住冬營處,接待上述人員,亦為他們當聯(lián)絡人和向導。
在上述活動中,華林泰、胡色文提供過很多有關興安北省方內部絕秘文件,會議紀要和政策方針的資料。曾任警備軍司令部翻譯官、索倫旗科長的額爾很巴雅爾,提供過許多軍事內部機密文件、邊境地圖照片以及旗內重要統(tǒng)計資料。歷任興安北省警備軍司令部參謀處長、騎兵第七團長郭文通曾率部駐軍于西部國境線貝爾湖、諾爾罕、扎門胡得格及黑山頭一帶,并參加邊境多次大小軍事沖突和諾門罕戰(zhàn)役。他多次提供了日偽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計劃和軍事行動情況。興安北省警備軍司令部曾經收到日本軍部(名義上是滿洲國治安部)發(fā)來的軍事絕密文件《全國軍警配備情況》,有20萬字,共3本。郭文通通過額爾很巴雅爾偷取存于副官處的一本,交給蘇聯(lián)遠東軍情報部門。郭后對額說,蘇聯(lián)遠東軍方面認為這份文件在軍事上極其重要,當時表揚了他。這份文件,對蘇蒙兩國提早做好抵御準備上起到很大作用。
1935年夏,在滿洲里舉行“滿”蒙邊境談判會議,長達5個月,雙方爭執(zhí)得極為激烈,最后未能達成任何協(xié)議而散會。當時以“滿”方翻譯員身份參加會議的華林泰和以會議記錄員身份參加的額爾很巴雅爾等人,隨時向奈勒爾圖反映了日軍代表(即海拉爾特務機關長)的陰謀策劃以及雙方代表發(fā)生的激烈斗爭等情況。
由于日本特務機關不斷加強統(tǒng)治和搜捕活動,奈勒爾圖領導的地下情報網中亦有人員被捕犧牲和下落不明的。如1940年額爾登格由蘇方派遣入境,被日本憲兵隊逮捕后慘遭殺害。蘇和巴特爾1941年至1944年曾數次入境,最后一次被日偽軍警發(fā)現(xiàn)并包圍,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舉槍自盡。榮茂兩次被捕,1944年第二次被捕后慘遭日本憲兵隊殺害。
1945年8月,日本統(tǒng)治垮臺,蘇聯(lián)紅軍進駐呼倫貝爾地區(qū)。奈勒爾圖與蘇軍方代表(亦是奈勒爾圖情報工作負責人)卡爾洛夫取得聯(lián)系,先是協(xié)助蘇軍在海拉爾地區(qū)開展肅反——逮捕多名日偽憲兵特務,繼而前往新左旗,邀請原興安北省省長額爾欽巴圖出任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主席。同年10月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成立后,奈勒爾圖在卡爾洛夫的舉薦下,任呼倫貝爾巴爾虎合作社社長直至1948年2月。此時的呼盟牧區(qū)由于交通不便,物資奇缺,牧民生活極為困難。合作社成立以后,大量收購畜產品,送往哈爾濱等地,換回牧民急需的生產生活用品,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牧民的需求和困難,深受牧民群眾的歡迎。這一期間,奈勒爾圖受地方自治政府的派遣,與郭文通、哈達等人,在蒙古駐蘇武官旺丹上校的陪同下,前往長春蘇軍最高指揮部,使被拘押于海拉爾東山原日軍兵營內的第十軍管區(qū)l 000多名官兵獲得釋放。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蘇方通知奈勒爾圖:新中就要誕生,中蘇兩國將結成友好同盟國家,所以今后兩國間不需要地下工作了。于是,奈勒爾圖等人解散了反滿抗日地下活動組織,與蘇方情報部門斷絕了關系。
新中國成立前后,鑒于呼盟牧區(qū)流行性病、人口下降,又無診所,有關方面決定將巴爾虎合作社改組為蒙古醫(yī)務會,下設4個診所,由奈勒爾圖任會長,開展牧區(qū)衛(wèi)生工作。1949年8月以后直至1956年,他主要從事與牧區(qū)相關的工作,先后任牧民合作社營業(yè)部主任、牧民招待所主任、牧民服務社主任、呼倫貝爾畜產公司門市部主任,1953年8月調轉內蒙古東部區(qū)聯(lián)合社工作,1954年1月入內蒙古合作干部學校,同年8月調呼盟合作社聯(lián)合社,12月再調呼盟供銷合作社干部訓練班工作直至病逝。其間,奈勒爾圖先后參加了黨所領導的“一條心”運動,經歷了整風、審干和“三反”、“五反”等運動,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及其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堅定了自己的立場,決心為實現(xiàn)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而奮斗。
奈勒爾圖中等身材,為人忠厚老實,寡言少語。1956年10月6日,因患食道癌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2歲。20世紀60年代初期,奈勒爾圖次子洛德蘇爾(退休前在呼盟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去呼和浩特公出并至其叔郭文通家中探望。郭文通拿出1956年奈勒爾圖寫給他的信給洛德蘇爾看,信中說:我們過去所做過的一切事情現(xiàn)在已經變成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已和蘇聯(lián)方面結束了地下工作的來往,今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要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總拿過去的事情擺功勞……非??上У氖牵@封信在“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但郭文通的那段活動卻因此而由有關方面加以證實,亦留在了歷史。
(作者:呼倫貝爾市檔案史志局)
-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區(qū)情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