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九十年前老通遼設鎮(zhèn)時:
——那場官鎮(zhèn)基與私街之爭最后誰敗北了?
——設鎮(zhèn)那一年繪制的《通遼官鎮(zhèn)私街合并圖說》您見過嗎?
——鞭炮聲中誰被一個橫飛而起的二踢腳炸爛了褲襠?
——飄飄白影在通遼鎮(zhèn)上引出了怎樣的一出“街頭喜劇”?
筆者為老通遼設鎮(zhèn)九十周年撰文寫傳奇,以志紀念。
老通遼設鎮(zhèn)傳奇
說起這老通遼設鎮(zhèn),那是在一九一四年,時至今日已經整整九十春秋了。那么,設鎮(zhèn)那年通遼是什么樣?有過什么熱鬧?出過什么事兒?由于年代久遠了,先生辭世,晚生不曉,客居他鄉(xiāng)多年的筆者也就“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給您白話個一二。
一、官私街爭
要說通遼這塊地兒,那是康熙大帝三百年前出巡至此,設過流動“皇城”的地兒,百十余輛大車,拉來僅一路用糧就有五萬余斤,親兒子帶來了七八個,王公大臣、護駕官兵,行圍勁旅等等,轟轟烈烈,旗飛馬嘶地來了二萬余人。老通遼一九一四年設鎮(zhèn)時人口才有二萬六千八百三十六人,可這“皇城”在通遼歷史上一扎下就有此如一番陣勢,叫“城”也不算過分吧?浴過皇恩的地兒,自然要被人另眼看待。到了一九一二年,經袁世凱大總統(tǒng)恩準,就在這皇城扎盤之地,丈放測算,埋樁楔橛子,劃出了五方地作為建城的鎮(zhèn)基。嘿!跟下去的是大督軍吳大舌頭(吳俊升)和荒務局的要員傅明哲一下子壟斷了這塊鎮(zhèn)基地,每號地價銀以翻出數十倍的價格出售。因為,這可是康熙爺扎營設皇城的寶地兒呀!在這塊土地上,康熙爺還過了一個中秋節(jié),賞了一次月哩!不過,很有戲劇性的是有劉姓名振廷者,在這鎮(zhèn)基東一里處通過關系竟買下一方土地,劃分街道,大興土木,搶先建起井字型街市,房舍三十余棟,招攬商賈,廉價出租,沒幾天整成了個殷盛熱鬧的商業(yè)區(qū),自號“小街基”。把個吳大舌頭他們的官鎮(zhèn)基搞得像沒生過孩子的小寡婦賞月似的,冷清不冷清不說,不是個滋味呀!于是乎,官鎮(zhèn)基上的人員臥薪嘗膽,燈火通明,興建的節(jié)奏就像蠢老頭子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那樣,沒個停的時候。這下子又讓小街基的劉大“街主”大費了一番心思,為了保持繁華,耍猴的,設賭的,唱二人轉的,賣狗皮膏藥的,點痦子剜雞眼的,劁豬騸蛋的,變戲法兒的,唱拉洋片的,在大街上樹個圖畫牌子,唱詩講經傳基督教的,臨時擺攤子賣估衣的,等等等等,凡來此地者皆被視為興盛之源,繁榮之師,只要能招來游人就全力支持!就連拉糧食的大車隊進了街,這“街主”也會視其心情,提出來個長桿兒紅纓大鞭甩得嘎嘎炸響的“車老板子鞭技大賽”。一時間,搞得小街基快成了今天說的什么“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啦!另外,還更有一算卦的老頭兒麻半仙兒放出驚人之言,說有一夜明月當頭,見井字街心突現一白玉巨缸,水滿欲溢,缸中有明月一輪,隱現翻滾龍影,后龍影化清風而去,玉缸成巨石遁地。這地兒是康熙爺落盤龍寶座之地,小街基井字街心之下有龍脈喲!可比那官鎮(zhèn)基有風水……此言放出,通遼大震,吳大舌頭氣得嘴唇子發(fā)紫,牙床子發(fā)青,嗓子眼兒冒了煙兒,連肚子也像要小產的老娘們兒似的一個勁兒地疼。氣得三天沒讓人聽出他說話吐字不清,因為他就沒說一句話。接著,小街基和官鎮(zhèn)基為了商戶、居民、馬來車去、貨進貨出等等許多事鬧起了官私兩街的糾紛,直打到當時管這地兒的遼源縣官衙門(現稱鄭家屯,當時通遼鎮(zhèn)隸屬其管轄),最后的結局是劉大“街主”敗訴,私街停辦。后來,船破又遇頂頭風,小街基又遭了一場大水淹,泡了湯,私街成了“濕街”,濕街又成了失去幾日短命繁華的“失街”。沒了人氣,一排排大水泡得東倒西歪的空房架子,看得人嘆聲連連:
“唉,私街一濕街一失街一尸街呀!小街基氣數已盡,大勢已去嘍!
這下子可把個吳大舌頭高興得屁顛兒屁顛兒的:
“通遼,通遼,通遼啊,我,我就四(是)通遼源縣的弟兄,銀(人)通,心通,辦戲(事)通!憑老子這個神像大小還嚇唬不住個小街基?這回給整爬稀了吧……”
二、鎮(zhèn)之城味
要細說這通遼設鎮(zhèn)是一九一四年下半年的事。這個小半年通遼有了駐軍,奉天巡防后路部隊第七營來了,通遼鎮(zhèn)預警辦事處建起來了,有了下設承審員、農商會、警察所、文牘等機構的設治局;還有了捐務所和商務公所。再說這鎮(zhèn)也有了點城的模樣,東至今天的建國路,西至團結路,南至科爾沁大街,北至新興街。在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小鎮(zhèn)上,街呀路的就有十一條,井字正街四條。整個道路交叉成網狀,方正有序,棋盤模樣。這些,您要查看同年所繪的《通遼官鎮(zhèn)私街合并圖說》就一目了然啦!很有那么點城的味了。這通遼是個典型的先有城后有市的城市。它是先把這城市的街道橫平豎直地規(guī)劃好,然后居民商賈沿街建房,規(guī)劃有序,房舍整齊,由此才有了“市”,才有了商號開張,買賣掛幌,頂天要價地叫賣,就地還錢地討價還價,“市”也就興起來了。先有城的城市不會出現街巷混亂,死路、彎路、半截路等現象。而有的城市呢?一看那歪七扭八的街道就知道是先在這兒做買賣,搭商棚,形成了“市”,經年隔月地演化成了城。這是先有市后有城的城市。有人說這通遼的前身是白音太來,筆者想,就用這個“城市形成說”也能把它否得干干凈凈的了。回過頭來接著說,這鎮(zhèn)設下了,通遼城的各方紳士們又倡導著圍城筑起了城周十七里的城壕,以此代城墻,四門皆設。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這城壕還都在。時至今日,通遼還有東西南北門的地名哩!不過,因為筑城壕是設鎮(zhèn)之后的事兒,筆者無意多費筆墨。說起那時通遼街面上有什么買賣呀,商號的?筆者告訴您吧,大大小小,各行各業(yè),統(tǒng)計起來也就四十來家,有點名兒的是“李家油坊”、“德莊公果匠鋪”、“天合興絲房”和“天慶東燒鍋”等。別看筆者點了這么幾家,那是吃的、喝的、穿的都有啦!通遼鎮(zhèn)當年的那個城味喲,還十分足呢!另外,這城味之中還有洋味呢!這一年通遼鎮(zhèn)已經有了基督教會。信教人“主啊”、“主啊”地叫著,讓老通遼人納悶兒,穿得一個個都這么體貼,咋還是個笨得連自己的主子都找不著的奴才呢?誰是他們的主子,這么沒完沒了地叫讓人煩不煩?鬧心不鬧心?
三、鞭炮聲急
九十年前的通遼設鎮(zhèn),不像今天這樣又舉行“奠基慶典”,又上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的,平平靜靜,一切如常。只是有一些頑固的、留著花白小辮子的老頭子聽說這一設鎮(zhèn)就更加“民國化”了,也就被形勢所迫,流著慟呼大清皇上的一把酸酸的,濁濁的,涼涼的老淚,“咔嚓”一聲,寒光一閃,剪了辮子,剪成了很像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女人們橫茬兒到肩的簸箕頭。很多人還唏噓不已地把剪下的辮子偷偷放在了自備的壽材里,想死后入葬也鬧個齊全。不過,老通遼人說,設鎮(zhèn)那年的九月里也出現過一件很轟動的事,且聽筆者細說端詳。
話說這上面提到的天慶東燒鍋的主事兒有個遠得八竿子撥拉不著的親戚介紹一個朋友來了通遼。這人姓賽,有人說他有契丹人血統(tǒng),長得小胳膊小腿兒,粗脖子大肚兒,扁嘴鼓眼兒的,綽號叫“四蛤蟆”。人來了,不能坐著白吃小蔥蘸醬高粱米豆兒干飯呀,主事兒的為其指出一條生財路,到鄉(xiāng)下收鞭炮去,年根兒底下推出去上市,來個年終大把大把地進財,也算是吉祥事。為什么要下去收?因為當時制作鞭炮的都是一家一戶,單干,沒有什么加工廠類的東西。收得太晚了,收不上來,就發(fā)不成財了。賽四蛤蟆是個活套兒人,也是個能干的主兒,轉悠了半個月,在鄉(xiāng)下買了個小車,還買了頭站像賊拉精神的白毛驢子,收了滿滿一小毛驢車鞭炮。怕雨淋,他是一層油布一層鞭炮地裝的車,心理想就是濕了上層也濕不了下層,有買賣發(fā)財哩!說的是有一天,這小子一大早繼續(xù)往回趕,幾十里路不知累地到了通遼城邊兒。他愛抽旱煙兒,一路上手里拿著一截長燃不熄的艾蒿繩兒,小心翼翼地,也怕煙火引燃了鞭炮,抽煙時還要蹲得遠遠的。可萬萬沒想到來到了西遼河邊兒,離通遼鎮(zhèn)僅有抽一袋煙的路程時出了事。那時的西遼河,不但有寬寬的河面,而且兩岸都有十余里寬的沼澤蘆葦蕩,也不知是只什么鳥飛至賽四蛤蟆的頭上空大有不敬,嘿!一泡稀屎正拉在其禿禿的頭上。這小子一著急把艾蒿繩扔下就擦起要不是眉毛擋著都要流進眼里的稀屎湯子來了。他罵罵咧咧地擦完了心想,都說頭上淋了鳥屎是天災到來,咋他媽這么倒霉?接著猛拍知道回家路的小白毛驢兒往家趕,沒走出一里地兒突然鞭炮炸響了。這一響不要緊,毛驢子受了驚,撒開四蹄在蘆葦蕩里橫沖直闖地往前跑,驚得轟轟而起的水鳥尖叫著成群成群地上了天。賽四蛤蟆被甩下了車,一個二踢腳橫飛而來,在襠下炸響,把整個褲襠都炸開了花。再說這鞭炮是響一陣子停一陣子,一層油布上的鞭炮能響半小時左右。就這樣,車跑到了通遼鎮(zhèn)中的左“井”字街上,毛驢子一下脫了套,逃了!小車上的鞭炮由于響響停停,停停響響,發(fā)了熱,最后一炸,全車一齊開了響。鞭炮聲急如對陣沙場的鼓點,急如熱鍋里爆豆兒,足足響了一個小時,把個小鎮(zhèn)炸得是天搖地動,滿街滿巷,滿城滿鎮(zhèn)鞭炮的火藥味。風起街上,又把紅紅綠綠的炸碎的鞭炮紙帶上了天,落下來紛紛揚揚,天女散花似的還挺好看。在鎮(zhèn)中爆響的時辰呢?還巧了,正是中午十二點那時辰。當時誰也鬧不清哪兒來了輛白驢鞭炮車,誰這么出手大方,一車鞭炮“慶祝”象征著設鎮(zhèn)的預警辦事處成立?也不對呀?又有人說看見那拉車的驢了,綠眼?。?!于是乎,生出許多話來,咋就平空來了輛白毛驢子車呢?咱通遼沒有這么個白不吃拉像穿了孝衫子似的綠眼兒白毛驢子呀?白驢自帶三分鬼氣?。?!喜乎?災乎?慢慢瞅瞅吧!說起這買賣人疑心大,商務公所聚起一幫子人,七嘴八舌地琢磨這白毛驢子突現的怪事。天黑了,賽四蛤蟆一瘸一拐地,怕走路露出什么,還不忘遮著開花的破褲襠回了城,看看那炸得稀巴爛,燒得黑不溜秋,模樣難辨的,又被掀翻到路旁溝里的車罵道:
“真他媽拉巴子是天災來臨了?!?nbsp;
四、飄白幻影
也就是白毛驢子送來炸響的鞭炮這天夜里,月芽彎彎,人們發(fā)現每一個小時左右天上就有鋪天蓋地的白白飄飄的東西在鎮(zhèn)的上空久久不去,有時在鎮(zhèn)的一方飄落,星星點點,一片慘白。人們聯想到白日的綠眼白驢,聯想到小街基突現的龍影,或者說是蛇影翻滾的白玉巨缸,皆曰不是好兆,因為老通遼人都知道白衣躬腰圓背人突現奉天城,轉天大水進了城的傳說。商務公所的紳士掌柜們越想這征兆越不對勁兒,越想越感到頭皮上冒涼風,脊梁骨發(fā)麻,就刻不容緩地挑燈熬油,連夜商議,要破掉這劫難,保一鎮(zhèn)平安,萬民吉祥。有人看見駐軍七營的營管代張凱文眼瞅著高天上白飄飄的東西來了就拔出手槍,停在空中半天也沒敢開火。
據說,當年在商務公所最后有得道高人指點:
“欲破此災,應有鎮(zhèn)之內外奇人相助才能成事?!甭防锬下返?士),東路大神面送西路刑前笑’。前三路一齊往鎮(zhèn)中井字處走,惟留西路是走災的口子,讓災星從那兒離去……”
那么,啥叫“刑前笑”呢?就是大牢中等著秋后問斬的死囚。說是在西路放掉一死囚能帶走災難,而災難最終還要置他于死地。再有這前三路聚到井字街心之時,要有八十八把沙槍齊向天空鳴放,以揚驅邪鎮(zhèn)威。破災法子一定,這伙子人說干就干,還真有組織能力,連夜四處奔波。莫力廟的喇嘛也破例夜出廟門,在天亮前趕到了鎮(zhèn)上。說來也巧,死囚沒處找?還正好在大車店遇上了一個被解往遼源縣的,因看不慣守身如玉名聲在外的婆婆偷情而下了死手,殺了那野男人的女人。那是個小腳女人,跑也跑不了,就讓她在那天亮后白飄飄的不祥之物若再來之時從井字街心撒腿朝西給帶一帶災吧!
夜被時光蠶食著,人心像被無形的手擠壓著。也就在天蒙蒙開亮之時,那白飄飄的東西果真又從高空而來,白若幻影,讓人心發(fā)悸。各路兵馬一齊動了起來。北路喇嘛,三人成“品”字形,微垂雙目,兩手合十,詠經向前,神圣與威嚴相伴而行;南路道士,橫成“一”字而前行,銀須飄飄,似怒目金剛驅祟之態(tài);再看東路跳大神的,大神拿著個法鼓敲得劈劈拍拍亂響,二神似跳馬猴子竄前跑后,忽左忽右,(跳大神的不會是三個一組的,他們相互從來不合作,只能是大神帶著二神。)最后再說那西路死囚,在井字街心松了綁那一瞬間似被神來之掌一擊似的癱在地上,當聽明白了她算是被“放生”了,一聲尖叫,像是被香火頭兒捅了鼻子眼兒:“這災難可過去了,這災難可過去了!”說罷是撒丫子就朝西頭也不回地跑了,那跑的速度連大老爺們兒也攆不上,像是著了魔……小小通遼鎮(zhèn)的清晨,鎮(zhèn)民們真是看足了風格各異的“四出戲”。要不是心理緊張,還惦記那飄飄白影,還不知怎么快活呢!誰知隨著這白飄飄的東西疾飛而突然落下來之際,也就在八十八把沙槍要響之時,基督教會里的洋傳教士約翰突然幽靈一樣冒出來,站在了街心,大叫一聲:
“慈仁的主啊,快來拯救這些天使一樣美麗的精靈……”
他叫喊著不讓向天上開火,搞得匯來的三路兵馬個個瞠目結舌。他指給大家看:
“那是什么?吉祥神圣的天鵝!?。 ?BR> 天漸亮起來了,所有的人都看清了,一陣陣盤旋又去又來,飛了一夜,最后不得不疲倦地落下,落滿小鎮(zhèn)房頂,落滿小鎮(zhèn)街道,落在人家院里,商號門口,落滿全鎮(zhèn)每個角落的是成千上萬只雪白雪白的大天鵝!天?。∵@種不可琢磨的神奇現象讓全鎮(zhèn)人都又驚又喜,不知所措了。
五、系鈴人言
那天鵝足足在小鎮(zhèn)上停了有兩個多小時,或亮翅欲舞,或交頸相親,或臨風而步,或相聚而臥,神態(tài)高雅,氣質脫俗,讓通遼人大飽眼福,最后一轟而起,飛上了高天,滿天上雪白色的天鵝,讓小鎮(zhèn)人興奮得不行啦!又有商界名人在街頭叫喊起來了:
“這可是大吉大利!值得大喜大慶的好事,通遼街(鎮(zhèn))建下啦!你瞅瞅,你瞅瞅,一吉兆,官鎮(zhèn)私街合合美美成一體了,白玉巨缸游龍影;二吉兆,昨兒個午時好歡喜,白馬駕車喜炮鳴(您瞧瞧,此時在他嘴里,白毛驢子又成白馬了)!三吉兆,成千上萬的大天鵝,人家說它們是天上的仙女?。∠膳峙R通遼城(您看看,天鵝在他嘴里說變就變成了仙女),還有這四吉兆,那殺老婆婆的野男人的小腳娘們兒能跑得沒蹤沒影兒啦!怪不怪?這才是赦免死囚保安寧呢!哈哈哈哈……”
這小子一聲喊,說得街面上的人拍手叫好,奔走相告,皆言到底是康熙爺扎皇城的地兒,就是不一般!再說那剪了辮子長人一輩兒的老人們只聽了個“康熙爺扎皇城的地兒”,一時就急了,直個盯地往家里跑,心想著看來棺材里的小辮子還能用呢!這扯不扯,聰明了一輩子,快要死時絞了個簸箕頭?。。 芭尽庇泻蠡谌f分的老人一巴掌摑在了自己的腮幫子上。
這賽四蛤蟆呢?他還是耐不住寂寞。他可算是這些熱鬧事的系鈴人呢!人言“解鈴還需系鈴人”嘛!他說話了:
“什么四吉兆保安寧的?簡直是匈奴人的那個……那個啥——胡鞭(編)!瞎折騰!我收炮仗到了遼河沿兒,炮仗車響了,一直跑進了鎮(zhèn)子里。那車一響,驚得河沿兒上半個月前我走時就看見過的好多好多天鵝轟轟地往起飛,飛了一夜還不敢落回去,可也舍不得河邊這好地兒,飛來飛去地飛了一夜,天亮了,飛不動了,落進鎮(zhèn)子里歇了歇腳兒??茨銈冞@伙子人,沒有人彈弦子說書,張嘴兒瞎白話!哼!”
可悲的是,通遼設鎮(zhèn)的四吉兆誰也不想說破,誰也不輕信賽四蛤蟆想吃天鵝肉,拉了一車炮仗到河沿兒上的蘆葦坑子里去崩天鵝的傳言。甚至還有人罵他把好事給說糟了,真是個見了老丈母娘喊“俺屋里的(稱自己媳婦)她大姐”的糊涂蛋!這傳言后來傳來傳去,越傳越少,就剩下一句,有時連姓都給傳錯了,小孩子們見了他就喊:“癩(賽)蛤蟆想吃天鵝肉!”
每每聽到這奶聲奶氣的喊聲,氣得賽四蛤蟆拎著鞋底子滿街追小孩兒。筆者寫到這兒多上幾句:一泡鳥屎拉在禿頭上,車燒了,驢跑了,花錢收鞭炮一分錢沒掙上,鬧成個傻老娘們兒拍屁股,就圖喜聽個響了。又得了個想吃天鵝肉的罵名,您說他倒霉不倒霉?您說他冤不冤呀!”
筆者,也算系鈴人,寫這文章的系鈴人?,F在也該解鈴了。九十多年前,人們都迷信得厲害。據說那一晚上好多人家的門上都貼上了白花花的辟邪去災的符,瘆人巴拉的。有的人家還把桃木梳子掛在了大門上,說是精啊怪的怕桃木,桃木能辟邪。不過,這迷信還真有發(fā)生戲劇性變化的事兒,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您看看,喜炮一車炸響,天鵝萬千飛臨,老通遼設鎮(zhèn),要拋開賽四蛤蟆那內情,還真夠氣派的,比起今天的慶典也不差。
早些個年,通遼這地兒的西遼河、清河和洪河的水量都是很大的,特別是西遼河,不但河面子寬,兩岸向縱深都有十幾里的沼澤地,為此過河要有固定的道,各種水鳥把這幽靜的“水鄉(xiāng)澤國”當作樂不思蜀之地。那年月,通遼就沒人養(yǎng)鴨子,可賣咸鴨蛋的多得是,都是用小船從河邊的蘆葦蕩中一船一船撿回來的野鴨子蛋。再說這成千上萬的天鵝棲息于河邊上,也是常有的事兒。大約在七月份,小天鵝出了殼,緊接著就是先雌后雄大天鵝開始脫毛,脫毛時的天鵝都隱入蘆葦深處,因為這時的天鵝是一點飛的能力也沒了。入秋,大天鵝初長全翎,還不能遠飛,而這時小天鵝也還是羽毛未豐之際。飛了一夜的這上萬只天鵝實際上還處于這個剛脫完毛又不能遠飛,又戀著蘆葦蕩中那還不能飛起的小天鵝的階段,于是,就出現了多次回環(huán)往返,徘徊不去,又不敢回落河邊,又不敢低飛下來的現象,再加上天鵝一生只到臨死前才叫(有“天鵝絕唱”之說),您想想,在幾千米的高空朗月中,白影萬千,在小鎮(zhèn)上飄飄而下,還能發(fā)出一種怪異的只有飛翔時才有的嗡嗡之聲,這陣勢對近百年前的小鎮(zhèn)男女老少,而且是很迷信的一群,足以產生一種“9·11”事件給布什和全世界的震驚哩!所以,事不能遲疑,十萬火急,為了驅災保鎮(zhèn)、保人,商務公所的人們才超乎尋常地導演了這小鎮(zhèn)之上四路人馬表演各異的、熱鬧滑稽的、荒誕不經的街頭喜劇,也算是一個慶祝設鎮(zhèn)的“大聯歡”吧!您說呢?據說,十四年后的一九二八年,九世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尼瑪來通遼講經說法時,有人還通報了康熙萬人扎皇城,天鵝萬只賀建鎮(zhèn)的事。九世班禪聽罷,沉思良久,說了這樣一句:
“沐浴皇恩之域,又是天鵝起落吉祥之地,日后還會多有操持國務之元首前來……”
“誰來呢?”當時許多信徒都聽得納了悶兒?!斑@都民國了,還會來皇上嗎?”誰知沒過二十年,還真來個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帝溥儀。新中國成立后,筆者不說了,您想想都來過誰?您屈指算算都來了誰?去年鬧非典之前胡錦濤同志還來視察過通遼呢!別看一個小小的通遼,來得多著呢!收了,喲!忘了一個“筆”字,收筆啦!
(作者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九十年前老通遼設鎮(zhèn)時:
——那場官鎮(zhèn)基與私街之爭最后誰敗北了?
——設鎮(zhèn)那一年繪制的《通遼官鎮(zhèn)私街合并圖說》您見過嗎?
——鞭炮聲中誰被一個橫飛而起的二踢腳炸爛了褲襠?
——飄飄白影在通遼鎮(zhèn)上引出了怎樣的一出“街頭喜劇”?
筆者為老通遼設鎮(zhèn)九十周年撰文寫傳奇,以志紀念。
老通遼設鎮(zhèn)傳奇
說起這老通遼設鎮(zhèn),那是在一九一四年,時至今日已經整整九十春秋了。那么,設鎮(zhèn)那年通遼是什么樣?有過什么熱鬧?出過什么事兒?由于年代久遠了,先生辭世,晚生不曉,客居他鄉(xiāng)多年的筆者也就“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給您白話個一二。
一、官私街爭
要說通遼這塊地兒,那是康熙大帝三百年前出巡至此,設過流動“皇城”的地兒,百十余輛大車,拉來僅一路用糧就有五萬余斤,親兒子帶來了七八個,王公大臣、護駕官兵,行圍勁旅等等,轟轟烈烈,旗飛馬嘶地來了二萬余人。老通遼一九一四年設鎮(zhèn)時人口才有二萬六千八百三十六人,可這“皇城”在通遼歷史上一扎下就有此如一番陣勢,叫“城”也不算過分吧?浴過皇恩的地兒,自然要被人另眼看待。到了一九一二年,經袁世凱大總統(tǒng)恩準,就在這皇城扎盤之地,丈放測算,埋樁楔橛子,劃出了五方地作為建城的鎮(zhèn)基。嘿!跟下去的是大督軍吳大舌頭(吳俊升)和荒務局的要員傅明哲一下子壟斷了這塊鎮(zhèn)基地,每號地價銀以翻出數十倍的價格出售。因為,這可是康熙爺扎營設皇城的寶地兒呀!在這塊土地上,康熙爺還過了一個中秋節(jié),賞了一次月哩!不過,很有戲劇性的是有劉姓名振廷者,在這鎮(zhèn)基東一里處通過關系竟買下一方土地,劃分街道,大興土木,搶先建起井字型街市,房舍三十余棟,招攬商賈,廉價出租,沒幾天整成了個殷盛熱鬧的商業(yè)區(qū),自號“小街基”。把個吳大舌頭他們的官鎮(zhèn)基搞得像沒生過孩子的小寡婦賞月似的,冷清不冷清不說,不是個滋味呀!于是乎,官鎮(zhèn)基上的人員臥薪嘗膽,燈火通明,興建的節(jié)奏就像蠢老頭子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那樣,沒個停的時候。這下子又讓小街基的劉大“街主”大費了一番心思,為了保持繁華,耍猴的,設賭的,唱二人轉的,賣狗皮膏藥的,點痦子剜雞眼的,劁豬騸蛋的,變戲法兒的,唱拉洋片的,在大街上樹個圖畫牌子,唱詩講經傳基督教的,臨時擺攤子賣估衣的,等等等等,凡來此地者皆被視為興盛之源,繁榮之師,只要能招來游人就全力支持!就連拉糧食的大車隊進了街,這“街主”也會視其心情,提出來個長桿兒紅纓大鞭甩得嘎嘎炸響的“車老板子鞭技大賽”。一時間,搞得小街基快成了今天說的什么“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啦!另外,還更有一算卦的老頭兒麻半仙兒放出驚人之言,說有一夜明月當頭,見井字街心突現一白玉巨缸,水滿欲溢,缸中有明月一輪,隱現翻滾龍影,后龍影化清風而去,玉缸成巨石遁地。這地兒是康熙爺落盤龍寶座之地,小街基井字街心之下有龍脈喲!可比那官鎮(zhèn)基有風水……此言放出,通遼大震,吳大舌頭氣得嘴唇子發(fā)紫,牙床子發(fā)青,嗓子眼兒冒了煙兒,連肚子也像要小產的老娘們兒似的一個勁兒地疼。氣得三天沒讓人聽出他說話吐字不清,因為他就沒說一句話。接著,小街基和官鎮(zhèn)基為了商戶、居民、馬來車去、貨進貨出等等許多事鬧起了官私兩街的糾紛,直打到當時管這地兒的遼源縣官衙門(現稱鄭家屯,當時通遼鎮(zhèn)隸屬其管轄),最后的結局是劉大“街主”敗訴,私街停辦。后來,船破又遇頂頭風,小街基又遭了一場大水淹,泡了湯,私街成了“濕街”,濕街又成了失去幾日短命繁華的“失街”。沒了人氣,一排排大水泡得東倒西歪的空房架子,看得人嘆聲連連:
“唉,私街一濕街一失街一尸街呀!小街基氣數已盡,大勢已去嘍!
這下子可把個吳大舌頭高興得屁顛兒屁顛兒的:
“通遼,通遼,通遼啊,我,我就四(是)通遼源縣的弟兄,銀(人)通,心通,辦戲(事)通!憑老子這個神像大小還嚇唬不住個小街基?這回給整爬稀了吧……”
二、鎮(zhèn)之城味
要細說這通遼設鎮(zhèn)是一九一四年下半年的事。這個小半年通遼有了駐軍,奉天巡防后路部隊第七營來了,通遼鎮(zhèn)預警辦事處建起來了,有了下設承審員、農商會、警察所、文牘等機構的設治局;還有了捐務所和商務公所。再說這鎮(zhèn)也有了點城的模樣,東至今天的建國路,西至團結路,南至科爾沁大街,北至新興街。在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小鎮(zhèn)上,街呀路的就有十一條,井字正街四條。整個道路交叉成網狀,方正有序,棋盤模樣。這些,您要查看同年所繪的《通遼官鎮(zhèn)私街合并圖說》就一目了然啦!很有那么點城的味了。這通遼是個典型的先有城后有市的城市。它是先把這城市的街道橫平豎直地規(guī)劃好,然后居民商賈沿街建房,規(guī)劃有序,房舍整齊,由此才有了“市”,才有了商號開張,買賣掛幌,頂天要價地叫賣,就地還錢地討價還價,“市”也就興起來了。先有城的城市不會出現街巷混亂,死路、彎路、半截路等現象。而有的城市呢?一看那歪七扭八的街道就知道是先在這兒做買賣,搭商棚,形成了“市”,經年隔月地演化成了城。這是先有市后有城的城市。有人說這通遼的前身是白音太來,筆者想,就用這個“城市形成說”也能把它否得干干凈凈的了?;剡^頭來接著說,這鎮(zhèn)設下了,通遼城的各方紳士們又倡導著圍城筑起了城周十七里的城壕,以此代城墻,四門皆設。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這城壕還都在。時至今日,通遼還有東西南北門的地名哩!不過,因為筑城壕是設鎮(zhèn)之后的事兒,筆者無意多費筆墨。說起那時通遼街面上有什么買賣呀,商號的?筆者告訴您吧,大大小小,各行各業(yè),統(tǒng)計起來也就四十來家,有點名兒的是“李家油坊”、“德莊公果匠鋪”、“天合興絲房”和“天慶東燒鍋”等。別看筆者點了這么幾家,那是吃的、喝的、穿的都有啦!通遼鎮(zhèn)當年的那個城味喲,還十分足呢!另外,這城味之中還有洋味呢!這一年通遼鎮(zhèn)已經有了基督教會。信教人“主啊”、“主啊”地叫著,讓老通遼人納悶兒,穿得一個個都這么體貼,咋還是個笨得連自己的主子都找不著的奴才呢?誰是他們的主子,這么沒完沒了地叫讓人煩不煩?鬧心不鬧心?
三、鞭炮聲急
九十年前的通遼設鎮(zhèn),不像今天這樣又舉行“奠基慶典”,又上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的,平平靜靜,一切如常。只是有一些頑固的、留著花白小辮子的老頭子聽說這一設鎮(zhèn)就更加“民國化”了,也就被形勢所迫,流著慟呼大清皇上的一把酸酸的,濁濁的,涼涼的老淚,“咔嚓”一聲,寒光一閃,剪了辮子,剪成了很像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女人們橫茬兒到肩的簸箕頭。很多人還唏噓不已地把剪下的辮子偷偷放在了自備的壽材里,想死后入葬也鬧個齊全。不過,老通遼人說,設鎮(zhèn)那年的九月里也出現過一件很轟動的事,且聽筆者細說端詳。
話說這上面提到的天慶東燒鍋的主事兒有個遠得八竿子撥拉不著的親戚介紹一個朋友來了通遼。這人姓賽,有人說他有契丹人血統(tǒng),長得小胳膊小腿兒,粗脖子大肚兒,扁嘴鼓眼兒的,綽號叫“四蛤蟆”。人來了,不能坐著白吃小蔥蘸醬高粱米豆兒干飯呀,主事兒的為其指出一條生財路,到鄉(xiāng)下收鞭炮去,年根兒底下推出去上市,來個年終大把大把地進財,也算是吉祥事。為什么要下去收?因為當時制作鞭炮的都是一家一戶,單干,沒有什么加工廠類的東西。收得太晚了,收不上來,就發(fā)不成財了。賽四蛤蟆是個活套兒人,也是個能干的主兒,轉悠了半個月,在鄉(xiāng)下買了個小車,還買了頭站像賊拉精神的白毛驢子,收了滿滿一小毛驢車鞭炮。怕雨淋,他是一層油布一層鞭炮地裝的車,心理想就是濕了上層也濕不了下層,有買賣發(fā)財哩!說的是有一天,這小子一大早繼續(xù)往回趕,幾十里路不知累地到了通遼城邊兒。他愛抽旱煙兒,一路上手里拿著一截長燃不熄的艾蒿繩兒,小心翼翼地,也怕煙火引燃了鞭炮,抽煙時還要蹲得遠遠的??扇f萬沒想到來到了西遼河邊兒,離通遼鎮(zhèn)僅有抽一袋煙的路程時出了事。那時的西遼河,不但有寬寬的河面,而且兩岸都有十余里寬的沼澤蘆葦蕩,也不知是只什么鳥飛至賽四蛤蟆的頭上空大有不敬,嘿!一泡稀屎正拉在其禿禿的頭上。這小子一著急把艾蒿繩扔下就擦起要不是眉毛擋著都要流進眼里的稀屎湯子來了。他罵罵咧咧地擦完了心想,都說頭上淋了鳥屎是天災到來,咋他媽這么倒霉?接著猛拍知道回家路的小白毛驢兒往家趕,沒走出一里地兒突然鞭炮炸響了。這一響不要緊,毛驢子受了驚,撒開四蹄在蘆葦蕩里橫沖直闖地往前跑,驚得轟轟而起的水鳥尖叫著成群成群地上了天。賽四蛤蟆被甩下了車,一個二踢腳橫飛而來,在襠下炸響,把整個褲襠都炸開了花。再說這鞭炮是響一陣子停一陣子,一層油布上的鞭炮能響半小時左右。就這樣,車跑到了通遼鎮(zhèn)中的左“井”字街上,毛驢子一下脫了套,逃了!小車上的鞭炮由于響響停停,停停響響,發(fā)了熱,最后一炸,全車一齊開了響。鞭炮聲急如對陣沙場的鼓點,急如熱鍋里爆豆兒,足足響了一個小時,把個小鎮(zhèn)炸得是天搖地動,滿街滿巷,滿城滿鎮(zhèn)鞭炮的火藥味。風起街上,又把紅紅綠綠的炸碎的鞭炮紙帶上了天,落下來紛紛揚揚,天女散花似的還挺好看。在鎮(zhèn)中爆響的時辰呢?還巧了,正是中午十二點那時辰。當時誰也鬧不清哪兒來了輛白驢鞭炮車,誰這么出手大方,一車鞭炮“慶?!毕笳髦O鎮(zhèn)的預警辦事處成立?也不對呀?又有人說看見那拉車的驢了,綠眼?。?!于是乎,生出許多話來,咋就平空來了輛白毛驢子車呢?咱通遼沒有這么個白不吃拉像穿了孝衫子似的綠眼兒白毛驢子呀?白驢自帶三分鬼氣?。?!喜乎?災乎?慢慢瞅瞅吧!說起這買賣人疑心大,商務公所聚起一幫子人,七嘴八舌地琢磨這白毛驢子突現的怪事。天黑了,賽四蛤蟆一瘸一拐地,怕走路露出什么,還不忘遮著開花的破褲襠回了城,看看那炸得稀巴爛,燒得黑不溜秋,模樣難辨的,又被掀翻到路旁溝里的車罵道:
“真他媽拉巴子是天災來臨了?!?nbsp;
四、飄白幻影
也就是白毛驢子送來炸響的鞭炮這天夜里,月芽彎彎,人們發(fā)現每一個小時左右天上就有鋪天蓋地的白白飄飄的東西在鎮(zhèn)的上空久久不去,有時在鎮(zhèn)的一方飄落,星星點點,一片慘白。人們聯想到白日的綠眼白驢,聯想到小街基突現的龍影,或者說是蛇影翻滾的白玉巨缸,皆曰不是好兆,因為老通遼人都知道白衣躬腰圓背人突現奉天城,轉天大水進了城的傳說。商務公所的紳士掌柜們越想這征兆越不對勁兒,越想越感到頭皮上冒涼風,脊梁骨發(fā)麻,就刻不容緩地挑燈熬油,連夜商議,要破掉這劫難,保一鎮(zhèn)平安,萬民吉祥。有人看見駐軍七營的營管代張凱文眼瞅著高天上白飄飄的東西來了就拔出手槍,停在空中半天也沒敢開火。
據說,當年在商務公所最后有得道高人指點:
“欲破此災,應有鎮(zhèn)之內外奇人相助才能成事?!甭防锬下返?士),東路大神面送西路刑前笑’。前三路一齊往鎮(zhèn)中井字處走,惟留西路是走災的口子,讓災星從那兒離去……”
那么,啥叫“刑前笑”呢?就是大牢中等著秋后問斬的死囚。說是在西路放掉一死囚能帶走災難,而災難最終還要置他于死地。再有這前三路聚到井字街心之時,要有八十八把沙槍齊向天空鳴放,以揚驅邪鎮(zhèn)威。破災法子一定,這伙子人說干就干,還真有組織能力,連夜四處奔波。莫力廟的喇嘛也破例夜出廟門,在天亮前趕到了鎮(zhèn)上。說來也巧,死囚沒處找?還正好在大車店遇上了一個被解往遼源縣的,因看不慣守身如玉名聲在外的婆婆偷情而下了死手,殺了那野男人的女人。那是個小腳女人,跑也跑不了,就讓她在那天亮后白飄飄的不祥之物若再來之時從井字街心撒腿朝西給帶一帶災吧!
夜被時光蠶食著,人心像被無形的手擠壓著。也就在天蒙蒙開亮之時,那白飄飄的東西果真又從高空而來,白若幻影,讓人心發(fā)悸。各路兵馬一齊動了起來。北路喇嘛,三人成“品”字形,微垂雙目,兩手合十,詠經向前,神圣與威嚴相伴而行;南路道士,橫成“一”字而前行,銀須飄飄,似怒目金剛驅祟之態(tài);再看東路跳大神的,大神拿著個法鼓敲得劈劈拍拍亂響,二神似跳馬猴子竄前跑后,忽左忽右,(跳大神的不會是三個一組的,他們相互從來不合作,只能是大神帶著二神。)最后再說那西路死囚,在井字街心松了綁那一瞬間似被神來之掌一擊似的癱在地上,當聽明白了她算是被“放生”了,一聲尖叫,像是被香火頭兒捅了鼻子眼兒:“這災難可過去了,這災難可過去了!”說罷是撒丫子就朝西頭也不回地跑了,那跑的速度連大老爺們兒也攆不上,像是著了魔……小小通遼鎮(zhèn)的清晨,鎮(zhèn)民們真是看足了風格各異的“四出戲”。要不是心理緊張,還惦記那飄飄白影,還不知怎么快活呢!誰知隨著這白飄飄的東西疾飛而突然落下來之際,也就在八十八把沙槍要響之時,基督教會里的洋傳教士約翰突然幽靈一樣冒出來,站在了街心,大叫一聲:
“慈仁的主啊,快來拯救這些天使一樣美麗的精靈……”
他叫喊著不讓向天上開火,搞得匯來的三路兵馬個個瞠目結舌。他指給大家看:
“那是什么?吉祥神圣的天鵝?。?!”
天漸亮起來了,所有的人都看清了,一陣陣盤旋又去又來,飛了一夜,最后不得不疲倦地落下,落滿小鎮(zhèn)房頂,落滿小鎮(zhèn)街道,落在人家院里,商號門口,落滿全鎮(zhèn)每個角落的是成千上萬只雪白雪白的大天鵝!天?。∵@種不可琢磨的神奇現象讓全鎮(zhèn)人都又驚又喜,不知所措了。
五、系鈴人言
那天鵝足足在小鎮(zhèn)上停了有兩個多小時,或亮翅欲舞,或交頸相親,或臨風而步,或相聚而臥,神態(tài)高雅,氣質脫俗,讓通遼人大飽眼福,最后一轟而起,飛上了高天,滿天上雪白色的天鵝,讓小鎮(zhèn)人興奮得不行啦!又有商界名人在街頭叫喊起來了:
“這可是大吉大利!值得大喜大慶的好事,通遼街(鎮(zhèn))建下啦!你瞅瞅,你瞅瞅,一吉兆,官鎮(zhèn)私街合合美美成一體了,白玉巨缸游龍影;二吉兆,昨兒個午時好歡喜,白馬駕車喜炮鳴(您瞧瞧,此時在他嘴里,白毛驢子又成白馬了)!三吉兆,成千上萬的大天鵝,人家說它們是天上的仙女啊!仙女又臨通遼城(您看看,天鵝在他嘴里說變就變成了仙女),還有這四吉兆,那殺老婆婆的野男人的小腳娘們兒能跑得沒蹤沒影兒啦!怪不怪?這才是赦免死囚保安寧呢!哈哈哈哈……”
這小子一聲喊,說得街面上的人拍手叫好,奔走相告,皆言到底是康熙爺扎皇城的地兒,就是不一般!再說那剪了辮子長人一輩兒的老人們只聽了個“康熙爺扎皇城的地兒”,一時就急了,直個盯地往家里跑,心想著看來棺材里的小辮子還能用呢!這扯不扯,聰明了一輩子,快要死時絞了個簸箕頭?。。 芭尽庇泻蠡谌f分的老人一巴掌摑在了自己的腮幫子上。
這賽四蛤蟆呢?他還是耐不住寂寞。他可算是這些熱鬧事的系鈴人呢!人言“解鈴還需系鈴人”嘛!他說話了:
“什么四吉兆保安寧的?簡直是匈奴人的那個……那個啥——胡鞭(編)!瞎折騰!我收炮仗到了遼河沿兒,炮仗車響了,一直跑進了鎮(zhèn)子里。那車一響,驚得河沿兒上半個月前我走時就看見過的好多好多天鵝轟轟地往起飛,飛了一夜還不敢落回去,可也舍不得河邊這好地兒,飛來飛去地飛了一夜,天亮了,飛不動了,落進鎮(zhèn)子里歇了歇腳兒。看你們這伙子人,沒有人彈弦子說書,張嘴兒瞎白話!哼!”
可悲的是,通遼設鎮(zhèn)的四吉兆誰也不想說破,誰也不輕信賽四蛤蟆想吃天鵝肉,拉了一車炮仗到河沿兒上的蘆葦坑子里去崩天鵝的傳言。甚至還有人罵他把好事給說糟了,真是個見了老丈母娘喊“俺屋里的(稱自己媳婦)她大姐”的糊涂蛋!這傳言后來傳來傳去,越傳越少,就剩下一句,有時連姓都給傳錯了,小孩子們見了他就喊:“癩(賽)蛤蟆想吃天鵝肉!”
每每聽到這奶聲奶氣的喊聲,氣得賽四蛤蟆拎著鞋底子滿街追小孩兒。筆者寫到這兒多上幾句:一泡鳥屎拉在禿頭上,車燒了,驢跑了,花錢收鞭炮一分錢沒掙上,鬧成個傻老娘們兒拍屁股,就圖喜聽個響了。又得了個想吃天鵝肉的罵名,您說他倒霉不倒霉?您說他冤不冤呀!”
筆者,也算系鈴人,寫這文章的系鈴人。現在也該解鈴了。九十多年前,人們都迷信得厲害。據說那一晚上好多人家的門上都貼上了白花花的辟邪去災的符,瘆人巴拉的。有的人家還把桃木梳子掛在了大門上,說是精啊怪的怕桃木,桃木能辟邪。不過,這迷信還真有發(fā)生戲劇性變化的事兒,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您看看,喜炮一車炸響,天鵝萬千飛臨,老通遼設鎮(zhèn),要拋開賽四蛤蟆那內情,還真夠氣派的,比起今天的慶典也不差。
早些個年,通遼這地兒的西遼河、清河和洪河的水量都是很大的,特別是西遼河,不但河面子寬,兩岸向縱深都有十幾里的沼澤地,為此過河要有固定的道,各種水鳥把這幽靜的“水鄉(xiāng)澤國”當作樂不思蜀之地。那年月,通遼就沒人養(yǎng)鴨子,可賣咸鴨蛋的多得是,都是用小船從河邊的蘆葦蕩中一船一船撿回來的野鴨子蛋。再說這成千上萬的天鵝棲息于河邊上,也是常有的事兒。大約在七月份,小天鵝出了殼,緊接著就是先雌后雄大天鵝開始脫毛,脫毛時的天鵝都隱入蘆葦深處,因為這時的天鵝是一點飛的能力也沒了。入秋,大天鵝初長全翎,還不能遠飛,而這時小天鵝也還是羽毛未豐之際。飛了一夜的這上萬只天鵝實際上還處于這個剛脫完毛又不能遠飛,又戀著蘆葦蕩中那還不能飛起的小天鵝的階段,于是,就出現了多次回環(huán)往返,徘徊不去,又不敢回落河邊,又不敢低飛下來的現象,再加上天鵝一生只到臨死前才叫(有“天鵝絕唱”之說),您想想,在幾千米的高空朗月中,白影萬千,在小鎮(zhèn)上飄飄而下,還能發(fā)出一種怪異的只有飛翔時才有的嗡嗡之聲,這陣勢對近百年前的小鎮(zhèn)男女老少,而且是很迷信的一群,足以產生一種“9·11”事件給布什和全世界的震驚哩!所以,事不能遲疑,十萬火急,為了驅災保鎮(zhèn)、保人,商務公所的人們才超乎尋常地導演了這小鎮(zhèn)之上四路人馬表演各異的、熱鬧滑稽的、荒誕不經的街頭喜劇,也算是一個慶祝設鎮(zhèn)的“大聯歡”吧!您說呢?據說,十四年后的一九二八年,九世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尼瑪來通遼講經說法時,有人還通報了康熙萬人扎皇城,天鵝萬只賀建鎮(zhèn)的事。九世班禪聽罷,沉思良久,說了這樣一句:
“沐浴皇恩之域,又是天鵝起落吉祥之地,日后還會多有操持國務之元首前來……”
“誰來呢?”當時許多信徒都聽得納了悶兒?!斑@都民國了,還會來皇上嗎?”誰知沒過二十年,還真來個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帝溥儀。新中國成立后,筆者不說了,您想想都來過誰?您屈指算算都來了誰?去年鬧非典之前胡錦濤同志還來視察過通遼呢!別看一個小小的通遼,來得多著呢!收了,喲!忘了一個“筆”字,收筆啦!
(作者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