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公元1368~1643年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袞必哩克墨爾根濟農(nóng)病逝,其子吉能(諾顏達喇)嗣。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蒙古阿勒坦汗及兀慎娘子,在磚塔城(今呼和浩特市東白塔村西南)用牛2犋,耕地約五六頃,所種皆谷、黍、秫、糜等。后又用逃往蒙古地區(qū)漢人,開發(fā)豐州灘(今土默川)的農(nóng)業(yè),建立許多板升,使豐州灘逐步趨于半農(nóng)半牧化。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
蒙古博迪汗死。打來孫繼汗位,稱庫登汗。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
打來孫汗迫于來自右翼三萬戶的壓力,率所部東遷至今西拉木倫河河套一帶。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八月 阿勒坦汗統(tǒng)兵大舉南下,以武力迫使明王朝答應(yīng)通貢。由古北口入邊,經(jīng)懷柔直抵北京城下,明王朝大震,史稱“庚戌之變”。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
明王朝先后在大同鎮(zhèn)羌堡、宣府新開口堡以及延、寧開馬市,與右翼土默特、鄂爾多斯和喀喇沁諸部進行互市交易。翌年(公元1552年),明王朝即關(guān)閉全部馬市。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
蒙古打來孫汗死。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
圖們即蒙古大汗位,稱札薩克圖汗。圖們汗在位時,一度任命察哈爾萬戶的阿穆岱鴻臺吉、喀爾喀萬戶的衛(wèi)征索博亥、鄂爾多斯萬戶的徹辰鴻臺吉、土默特萬戶的楚??恕⒂乐x布萬戶的諾木達喇古拉齊諾延為五執(zhí)政,協(xié)調(diào)各部關(guān)系。
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
九月 阿勒坦汗孫把漢那吉歸附明王朝,促成了蒙古與明王朝的和平,史稱“俺答封貢”。
明穆宗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
五月 阿勒坦汗至大同得勝堡,受明王朝所封順義王稱號。此后,阿勒坦汗的領(lǐng)地即自稱為“大明金國”。
同年 “俺答封貢”告成后,大同得勝堡馬市立即開張,隨后又陸續(xù)在大同新平堡、守口堡、宣府張家口、山西水泉營、延綏紅山市、寧夏清水營、中衛(wèi)、平虜衛(wèi)、甘肅洪水扁都口、高溝寨等處開馬市。今內(nèi)蒙古地區(qū)與中原各地的馬市貿(mào)易盛況空前。
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
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市舊城區(qū))破土興建。
明神宗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
十月 庫庫和屯建成后,明王朝應(yīng)阿勒坦汗之請,賜庫庫和屯名“歸化”。阿勒坦汗派遣使官,攜帶鞍馬、弓矢等,赴明王朝迎請佛像、經(jīng)文、蟒緞等物。
明神宗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
阿勒坦汗赴青海仰華寺與達賴三世索南嘉措會面。時蒙古、藏、畏兀兒、漢等族10萬余人參加法會,蒙古族有千人受戒,皈依藏傳佛教。索南嘉措贈阿勒坦汗以“轉(zhuǎn)干金法輪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尊號,阿勒坦汗贈索南嘉措“圣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尊號。阿勒坦汗許愿回歸化城后用寶石金銀裝飾釋迦牟尼佛像,藏傳佛教自此很快傳遍整個蒙古地區(q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入,印度醫(yī)學(xué)和藏醫(yī)學(xué)也隨之傳入蒙古地區(qū)。
明神宗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
阿勒坦汗命重譯《佛說金光明權(quán)柄經(jīng)皇》。
明神宗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
十二月 阿勒坦汗在歸化城建寺,明王朝命名為“弘慈寺”(今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亦稱“銀佛寺”)。
同年 阿勒坦汗病重,其部下欲廢佛殺僧,被阿勒坦汗嚴行禁止。
明神宗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
十二月 阿勒坦汗在黃河濱汗帳內(nèi)死,時年75歲(時合公元1582年1月)。
明神宗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
春 明王朝特派使節(jié)攜名貴祭品前往吊唁阿勒坦汗。
明神宗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
閏二月 明王朝準黃臺吉襲封順義王,自號“乞慶哈”(徹辰汗)。
明神宗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
應(yīng)阿勒坦汗遺族之請,三世達賴喇嘛啟程赴土默特部。翌年(公元1585年)夏,三世達賴喇嘛至土默特部。
明神宗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
十二月 順義王黃臺吉(乞慶哈)死。
同年 歸化城延福寺建成(即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圖召)。
明神宗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
夏 順義王黃臺吉長子扯力克即位。
明神宗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
三月 三世達賴喇嘛為阿勒坦汗舉行火葬儀式。
□ 明王朝準扯力克襲封順義王,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
同年 喀喇沁的阿尤喜固什創(chuàng)制了記寫梵文、 藏文的特殊字母“阿里嘎里字母”,用以轉(zhuǎn)寫藏文借詞。這種字母在翻譯佛教經(jīng)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神宗萬歷十六年(公元1588年)
三世達賴喇嘛應(yīng)喀喇沁部之請,赴喀喇沁部傳教,在章古臺地方圓寂。
明神宗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
四世達賴喇嘛云丹嘉措誕生于阿勒坦汗孫松木兒臺吉家中。
明神宗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
蒙古圖們汗死。
明神宗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西藏三大寺院僧官、喇嘛赴土默特歸化城席力圖召,迎接四世達賴喇嘛云丹嘉措。
□ 卜言臺周(布延臺吉)即蒙古大汗位,稱徹辰汗。
□ 扯力克汗、三娘子討請喇嘛傳習(xí)經(jīng)典,明王朝遣占班麻等4僧前往。此后,由席力圖古希、巧爾齊等高僧將《波羅密心經(jīng)》譯成蒙文。繼之,108部《甘珠爾經(jīng)》也被譯成蒙文。
□ 努爾哈赤率女真兵大敗葉赫、哈達、烏拉、輝發(fā)、長白山朱舍里、長白山訥殷、蒙古科爾沁、錫伯、卦爾察等九部聯(lián)軍于古勒山下,史稱“癸巳之戰(zhàn)”。自此,開始了滿洲與蒙古政治意義上的交往關(guān)系。
明神宗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年)
八月 扯力克汗、三娘子派專使率兵護送四世達賴喇嘛云丹嘉措入藏。
明神宗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
蒙古卜言臺周(徹辰汗)死。
明神宗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林丹即蒙古大汗位,時年13歲,稱庫圖克圖汗。
□ 邁達哩呼圖克圖至土默特坐床,掌蒙古佛教。
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四月 順義王扯力克汗死。
同年 《阿勒坦汗傳》成書。
明神宗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
正月初一日 努爾哈赤娶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為妻。自此,奠定了清代以滿蒙政治聯(lián)盟為基礎(chǔ)的姻戚關(guān)系。
六月 忠順夫人三娘子死。
十月 明王朝準卜石兔襲封順義王,并封把漢比吉為忠順夫人。
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
六月 皇太極娶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博爾濟錦氏為妻,后被清王朝尊為孝端文皇后。
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
正月 努爾哈赤稱汗,建元天命,國號金,史稱后金。
七月十九日 后金汗(清太祖)努爾哈赤派兵征討今黑龍江、精奇里江地區(qū)索倫各部(明代末期,居住在黑龍江流域一帶的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等民族,被泛稱為“索倫”人)。
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后金太祖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
十一月十二日 后金與蒙古內(nèi)喀爾喀五部27貝勒在岡干塞忒勒黑盟誓。自此,滿蒙關(guān)系由聯(lián)姻階段開始進入聯(lián)盟階段。
明熹宗天啟二年后金太祖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
三月 后金在八旗滿洲內(nèi)設(shè)立蒙古旗。
明熹宗天啟四年后金太祖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
二月 蒙古科爾沁部酋長奧巴與后金會盟。
五月 蒙古科爾沁部桑阿爾寨臺吉以女適后金貝勒多爾袞。
明熹宗天啟五年后金太祖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
二月 蒙古科爾沁部酋長齋桑以女適后金皇太極,皇太極將其女封為莊妃。此即清代著名的孝莊文皇后。
九月 蒙古林丹汗攻科爾沁奧巴部,后金出兵幫助奧巴解圍。十一月,林丹汗不戰(zhàn)而退,蒙古諸部與后金紛紛結(jié)盟。自此,林丹汗失去了蒙古“共主”的地位。
明熹宗天啟六年后金太祖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
六月初一日 努爾哈赤與科爾沁臺吉奧巴祭天盟誓,結(jié)為同盟,并封奧巴為土謝圖汗。自此,科爾沁蒙古以婚姻為紐帶,終于同滿洲結(jié)成了鞏固的政治同盟。
明熹宗天啟七年后金太宗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
二月 林丹汗攻討扎魯特和巴林,促使兩部投科爾沁。
七月 蒙古敖漢,奈曼部投附后金。
十一月 察哈爾部的昂坤投附后金。
十二月 黑龍江人(包括索倫人)首領(lǐng)向后金皇太極貢貂皮等方物。
明思宗崇禎元年后金太宗天聰二年(公元1628年)
林丹汗西進河套,征服土默特等部,占據(jù)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等部相繼服屬林丹汗。
□ 后金與內(nèi)喀爾喀會盟,皇太極統(tǒng)軍征察哈爾部,大掠而還。
明思宗崇禎二年后金太宗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
正月 皇太極命科爾沁、敖漢、奈曼、喀喇沁、內(nèi)喀爾喀五部悉遵后金制度,將滿洲八旗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組織形式推行到蒙古各部。
七月 喀喇沁、土默特等部遣使至后金。
九月 皇太極第一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科爾沁、喀喇沁、敖漢、奈曼及內(nèi)喀爾喀五部諸貝勒,征伐林丹汗。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地址: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興安南路147號 電話:(0471)3292175
蒙ICP備05003250號-3 蒙公安備案: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wǎng)站標識碼:1500000032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