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呼和浩特白塔機場被開辟為航空口岸,1991年3月開通至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航線,成為我國起降國際定期航班的機場之一。目前呼和浩特機場已開通了至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區(qū)和地區(qū)的不定期旅游包機航線。
2006年,呼和浩特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50萬人次,達到150 9643人次(標志著呼和浩特機場已進入國內(nèi)中型樞紐機場行列),貨郵行吞吐量15 875.5噸,換算旅客吞吐量1 686 037人次,保證飛機起降21 468架次,其中運輸飛行20 649架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7.2%、20.3%、35.2%、33.5%和30.5%;共完成旅客發(fā)運量776 234人次,貨郵行發(fā)運量7943.8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7.8%和4.7%。
2004年9月22日 國家民航總局和自治區(qū)政府共同決定對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進行擴建。新建機場面積37.4萬平方米,可供35架飛機同時停放。航站區(qū)新建54499平方米航站樓,可滿足年吞吐旅客300萬人次的使用要求。新機場于 2007年8月5日 正式投入使用。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呼和浩特白塔機場被開辟為航空口岸,1991年3月開通至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航線,成為我國起降國際定期航班的機場之一。目前呼和浩特機場已開通了至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區(qū)和地區(qū)的不定期旅游包機航線。
2006年,呼和浩特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50萬人次,達到150 9643人次(標志著呼和浩特機場已進入國內(nèi)中型樞紐機場行列),貨郵行吞吐量15 875.5噸,換算旅客吞吐量1 686 037人次,保證飛機起降21 468架次,其中運輸飛行20 649架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7.2%、20.3%、35.2%、33.5%和30.5%;共完成旅客發(fā)運量776 234人次,貨郵行發(fā)運量7943.8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7.8%和4.7%。
2004年9月22日 國家民航總局和自治區(qū)政府共同決定對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進行擴建。新建機場面積37.4萬平方米,可供35架飛機同時停放。航站區(qū)新建54499平方米航站樓,可滿足年吞吐旅客300萬人次的使用要求。新機場于 2007年8月5日 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