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時期,阿魯科爾沁旗初隸屬于熱河特別區(qū),后期歸熱河省。民國15年(1926),設(shè)天山設(shè)治局,隸于阿魯科爾沁旗,受熱河都統(tǒng)管轄。民國22年(1933),阿魯科爾沁旗淪陷。同年5月10日,偽滿政府撤銷天山設(shè)治局。民國30年(1941),阿魯科爾沁旗由熱河省劃歸偽滿興安西省,廢除自清代以來的札薩克制,在王子廟坤都成立偽旗公署。民國31年(1942),撤銷興安西省,設(shè)興安總省,阿魯科爾沁旗歸興安總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8月16日,阿魯科爾沁旗解放。10月,東蒙古自治政府在坤都設(shè)置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隸屬熱河省。1946年5月19日,熱北黨政軍機關(guān)由林西遷至林東,建立昭烏達盟(今赤峰市)臨時行政委員會,阿魯科爾沁旗隸屬昭烏達盟臨時行政委員會。6月。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機關(guān)由坤都遷往查布桿廟街(今天山鎮(zhèn))。1947年6月,昭烏達盟臨時行政委員會改建昭烏達人民政府,阿魯科爾沁旗隸屬昭烏達人民政府。
1949年5月20日,阿魯科爾沁旗由熱河省劃歸內(nèi)蒙古自治政府,隸屬昭烏達盟。1955年,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改稱為阿魯科爾沁旗人民委員會。1967年12月31日,成立阿魯科爾沁旗革命委員會。1969年8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時期,阿魯科爾沁旗初隸屬于熱河特別區(qū),后期歸熱河省。民國15年(1926),設(shè)天山設(shè)治局,隸于阿魯科爾沁旗,受熱河都統(tǒng)管轄。民國22年(1933),阿魯科爾沁旗淪陷。同年5月10日,偽滿政府撤銷天山設(shè)治局。民國30年(1941),阿魯科爾沁旗由熱河省劃歸偽滿興安西省,廢除自清代以來的札薩克制,在王子廟坤都成立偽旗公署。民國31年(1942),撤銷興安西省,設(shè)興安總省,阿魯科爾沁旗歸興安總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8月16日,阿魯科爾沁旗解放。10月,東蒙古自治政府在坤都設(shè)置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隸屬熱河省。1946年5月19日,熱北黨政軍機關(guān)由林西遷至林東,建立昭烏達盟(今赤峰市)臨時行政委員會,阿魯科爾沁旗隸屬昭烏達盟臨時行政委員會。6月。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機關(guān)由坤都遷往查布桿廟街(今天山鎮(zhèn))。1947年6月,昭烏達盟臨時行政委員會改建昭烏達人民政府,阿魯科爾沁旗隸屬昭烏達人民政府。
1949年5月20日,阿魯科爾沁旗由熱河省劃歸內(nèi)蒙古自治政府,隸屬昭烏達盟。1955年,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改稱為阿魯科爾沁旗人民委員會。1967年12月31日,成立阿魯科爾沁旗革命委員會。1969年8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