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赤峰市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南段山地東麓,西拉木倫河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43°21′~45°24′,東經(jīng)119°02′~121°01′之間。南北長232公里,東西寬114.4公里,總面積14277平方公里。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為鄰;南與赤峰市翁牛特旗、通遼市開魯縣相望,并以西拉木倫河和臺河老河身為界;西與赤峰市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毗連;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接壤。旗黨政機關駐地天山鎮(zhèn),是全旗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旗內(nèi)地勢屬大興安嶺高原地帶,山巒起伏,丘陵廣闊,平川狹長。旗境內(nèi)河流屬西遼河流域,烏力吉木倫河和西拉木倫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2條。西北高,東南低。阿旗地處中緯度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春季干旱多大風,氣溫回升快,風多雨少,蒸發(fā)量大,干旱頻率高;夏季雨熱同期,降水集中,局部雷電洪雹災重;秋季短促,氣溫下降快,晝夜溫差大,秋霜降臨早;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風多雪少,光照充足,積溫有效性高。
阿魯科爾沁旗地下礦藏豐富,已探明的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45處。金、銀、銅、錫、鉬、錳、鋅、鐵、鉛、煤、石油、天然氣、沸石、石灰?guī)r、葉臘石、鋰皂石、膨潤土、珍珠巖、螢石、橄輝巖、白云石、硅石、花崗巖石、碴石、河沙、粘土等26種。
阿魯科爾沁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歷史就有5000余年,生活在這一熱土的各代人民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史。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阿魯科爾沁旗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赤峰市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南段山地東麓,西拉木倫河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43°21′~45°24′,東經(jīng)119°02′~121°01′之間。南北長232公里,東西寬114.4公里,總面積14277平方公里。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為鄰;南與赤峰市翁牛特旗、通遼市開魯縣相望,并以西拉木倫河和臺河老河身為界;西與赤峰市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毗連;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接壤。旗黨政機關駐地天山鎮(zhèn),是全旗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旗內(nèi)地勢屬大興安嶺高原地帶,山巒起伏,丘陵廣闊,平川狹長。旗境內(nèi)河流屬西遼河流域,烏力吉木倫河和西拉木倫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2條。西北高,東南低。阿旗地處中緯度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春季干旱多大風,氣溫回升快,風多雨少,蒸發(fā)量大,干旱頻率高;夏季雨熱同期,降水集中,局部雷電洪雹災重;秋季短促,氣溫下降快,晝夜溫差大,秋霜降臨早;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風多雪少,光照充足,積溫有效性高。
阿魯科爾沁旗地下礦藏豐富,已探明的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45處。金、銀、銅、錫、鉬、錳、鋅、鐵、鉛、煤、石油、天然氣、沸石、石灰?guī)r、葉臘石、鋰皂石、膨潤土、珍珠巖、螢石、橄輝巖、白云石、硅石、花崗巖石、碴石、河沙、粘土等26種。
阿魯科爾沁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歷史就有5000余年,生活在這一熱土的各代人民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