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右旗旗境內(nèi)多宗教地區(qū),歷史上先后有漢傳佛教、喇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耶穌教傳入。明中后期,喇嘛教(黃教)傳入蒙古地區(qū),土默特為弘法中心。清朝統(tǒng)治者為“安諸蒙古”,極力提倡喇嘛教,興建喇嘛寺廟。后隨著內(nèi)地移民大批遷來。漢傳佛教和各種民間雜祀接踵而至,廟宇驟增,唯道教漸趨衰落。近現(xiàn)代天主教、耶穌教傳入本區(qū),二十四頃地天主堂曾顯赫一時。民國以來,“拆佛像、興學?!?,提倡科學文明,漢傳佛教漸趨衰落。伊斯蘭教為回族信仰,清真寺均有較好保護。1949年后,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動正常進行?!拔幕蟾锩逼陂g,宗教活動被迫停止,宗教設施遭到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旗委、政府落實宗教政策,修繕寺廟、教堂,逐步恢復了宗教的正?;顒印=刂?SPAN lang=EN-US>1990年,旗境有寺廟、教堂10座,活動場所15處,神職人員69名,信教群眾11 836名。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土默特右旗旗境內(nèi)多宗教地區(qū),歷史上先后有漢傳佛教、喇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耶穌教傳入。明中后期,喇嘛教(黃教)傳入蒙古地區(qū),土默特為弘法中心。清朝統(tǒng)治者為“安諸蒙古”,極力提倡喇嘛教,興建喇嘛寺廟。后隨著內(nèi)地移民大批遷來。漢傳佛教和各種民間雜祀接踵而至,廟宇驟增,唯道教漸趨衰落。近現(xiàn)代天主教、耶穌教傳入本區(qū),二十四頃地天主堂曾顯赫一時。民國以來,“拆佛像、興學校”,提倡科學文明,漢傳佛教漸趨衰落。伊斯蘭教為回族信仰,清真寺均有較好保護。1949年后,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動正常進行。“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活動被迫停止,宗教設施遭到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旗委、政府落實宗教政策,修繕寺廟、教堂,逐步恢復了宗教的正?;顒?。截至1990年,旗境有寺廟、教堂10座,活動場所15處,神職人員69名,信教群眾11 8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