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是內蒙古滿族女童喜玩的游戲之一。皮筋,俗稱猴皮筋,多由自行車、汽車廢內胎剪成細長條制成。玩時可3~5人一起玩,也可分甲、乙兩組比賽。先由甲隊兩人將皮筋套在身上抻直,初以腳踝骨為起點,形成與人體同寬的兩條平行線,隨著乙隊跳動的成功,逐步向膝蓋、臀、腰、胸、肩、額頭、雙手舉起等升級,每晉升1個高度,都必須完成規(guī)定的動作,否則視為失敗,改由乙隊的其他隊員跳動。跳皮筋的基本動作主要有點、繞、掏、壓、勾、擺、踩等。跳動時還需輕唱自編和流行的歌謠,如具有民族特點的有:“一朵紅花紅又紅,阿瑪是個老英雄,常年東征又西討,掙下錢糧享太平。”乙隊輪流跳完后,由其支撐皮筋,再由甲隊從初始跳起。數輪后,誰先跳完誰為勝者。該游戲有利于鍛煉女童腿腳和腰肢的柔軟與靈活,有助于體質的增強,至今仍在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中流行。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跳皮筋是內蒙古滿族女童喜玩的游戲之一。皮筋,俗稱猴皮筋,多由自行車、汽車廢內胎剪成細長條制成。玩時可3~5人一起玩,也可分甲、乙兩組比賽。先由甲隊兩人將皮筋套在身上抻直,初以腳踝骨為起點,形成與人體同寬的兩條平行線,隨著乙隊跳動的成功,逐步向膝蓋、臀、腰、胸、肩、額頭、雙手舉起等升級,每晉升1個高度,都必須完成規(guī)定的動作,否則視為失敗,改由乙隊的其他隊員跳動。跳皮筋的基本動作主要有點、繞、掏、壓、勾、擺、踩等。跳動時還需輕唱自編和流行的歌謠,如具有民族特點的有:“一朵紅花紅又紅,阿瑪是個老英雄,常年東征又西討,掙下錢糧享太平。”乙隊輪流跳完后,由其支撐皮筋,再由甲隊從初始跳起。數輪后,誰先跳完誰為勝者。該游戲有利于鍛煉女童腿腳和腰肢的柔軟與靈活,有助于體質的增強,至今仍在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