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楞房通古斯鄂溫克人從很早就有一部分富裕戶在俄羅斯時,住的是俄羅斯式的板房,稱為“木刻楞”。
木刻楞的建筑方法,主要是用木頭和手斧刻出來的,有楞有角,非常規(guī)范和整齊,所以人們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頭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較結(jié)實。第二步就是蓋,把粗一點的木頭放在最低層。一層一層地疊壘,第二層壓第一層。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況下不用鐵釘,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頭鉆個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建木刻楞的傳統(tǒng)方法是要墊苔蘚。苔蘚墊在中間,好處在不透風。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蘚壓在底下,等于是水泥夾在隔縫里一樣,不透風,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涼快
1957年開始在奇乾定居的一部分使鹿鄂溫克人住的也有這種房屋,1965年他們遷到滿歸及1973年遷到敖魯古雅時,政府給蓋的多數(shù)是木刻楞房。木刻楞房的外墻面是由直徑30厘米左右的長圓木橫豎交錯壘積而成,圓木內(nèi)是用土坯壘成,在黑白兩層天棚外,還有人字形架的房蓋,玻璃窗外有帶花紋外框,并有早晚擋住窗戶的木板制的窗戶蓋,室內(nèi)的間壁也有多種樣式。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木刻楞房通古斯鄂溫克人從很早就有一部分富裕戶在俄羅斯時,住的是俄羅斯式的板房,稱為“木刻楞”。
木刻楞的建筑方法,主要是用木頭和手斧刻出來的,有楞有角,非常規(guī)范和整齊,所以人們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頭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較結(jié)實。第二步就是蓋,把粗一點的木頭放在最低層。一層一層地疊壘,第二層壓第一層。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況下不用鐵釘,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頭鉆個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建木刻楞的傳統(tǒng)方法是要墊苔蘚。苔蘚墊在中間,好處在不透風。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蘚壓在底下,等于是水泥夾在隔縫里一樣,不透風,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涼快
1957年開始在奇乾定居的一部分使鹿鄂溫克人住的也有這種房屋,1965年他們遷到滿歸及1973年遷到敖魯古雅時,政府給蓋的多數(shù)是木刻楞房。木刻楞房的外墻面是由直徑30厘米左右的長圓木橫豎交錯壘積而成,圓木內(nèi)是用土坯壘成,在黑白兩層天棚外,還有人字形架的房蓋,玻璃窗外有帶花紋外框,并有早晚擋住窗戶的木板制的窗戶蓋,室內(nèi)的間壁也有多種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