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敦煌遺書大部分被西方探險家掠走,約3.5萬件。海外部分分藏在英國(約占總量的1/3)、法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德國、丹麥、印度、芬蘭、韓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的博物館或公私圖書館。
1981—1986年,臺灣匯總英國、法國、中國的敦煌遺書縮微膠卷,影印出版《敦煌寶藏》。上海古籍出版社與多家收藏單位合作,整理影印各國遺書,《俄藏敦煌文獻》《法藏敦煌文獻》均已出版;與英國國家圖書館共同編撰的《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已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一、二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集了大量散落的敦煌遺書文獻,約16000余件,并于2007年影印出版《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010年起,敦煌研究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中國多個省份的博物館、圖書館中,還收藏有200多件敦煌遺書未公布或未開展過研究。敦煌遺書的內(nèi)容,涉及數(shù)學、地理、天文、歷史、政治、建置、貿(mào)易、哲學、宗教、軍事、民族、民俗、飲食、音樂、舞蹈、美術、文學、語言、音韻、名籍、賬冊、函狀、表啟、類書、書法、醫(yī)學、獸醫(yī)、工藝、體育、水利、翻譯、曲藝、占卜等,廣泛反映中古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一門新的學科,即敦煌學。
摘自《方志百科全書》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20世紀初,敦煌遺書大部分被西方探險家掠走,約3.5萬件。海外部分分藏在英國(約占總量的1/3)、法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德國、丹麥、印度、芬蘭、韓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的博物館或公私圖書館。
1981—1986年,臺灣匯總英國、法國、中國的敦煌遺書縮微膠卷,影印出版《敦煌寶藏》。上海古籍出版社與多家收藏單位合作,整理影印各國遺書,《俄藏敦煌文獻》《法藏敦煌文獻》均已出版;與英國國家圖書館共同編撰的《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已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一、二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集了大量散落的敦煌遺書文獻,約16000余件,并于2007年影印出版《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2010年起,敦煌研究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中國多個省份的博物館、圖書館中,還收藏有200多件敦煌遺書未公布或未開展過研究。敦煌遺書的內(nèi)容,涉及數(shù)學、地理、天文、歷史、政治、建置、貿(mào)易、哲學、宗教、軍事、民族、民俗、飲食、音樂、舞蹈、美術、文學、語言、音韻、名籍、賬冊、函狀、表啟、類書、書法、醫(yī)學、獸醫(yī)、工藝、體育、水利、翻譯、曲藝、占卜等,廣泛反映中古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一門新的學科,即敦煌學。
摘自《方志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