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代史的成功撰著必須貫徹“通史精神”的指導
斷代史的撰著有其特別的要求和優(yōu)勢。《漢書》是傳統(tǒng)史學斷代史中的杰作,劉知幾對其特點有過精當?shù)母爬ǎ?/font>“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為其功。”(《史通·六家》)撰著者在一代起訖的范圍內(nèi),組織了豐富的史實,敘述井然有序,這是斷代史著作取得成功的第一個要領。
第二個要領是,成功的斷代史必須貫徹以通史精神為指導。歷史的發(fā)展古今相聯(lián)系,不能局限于一朝一代,必須放眼其上下,才能看清歷史演進的趨勢;而且,一個朝代的制度、學術、風俗等,也必須從古今縱貫的聯(lián)系中才能正確認識其由來,評價其地位。班固恰恰以此作為撰著《漢書》的一項指導思想,這是《漢書》成為名著的重要原因?!稘h書·敘傳》中揭示其著史宗旨就明確提出“通古今”的要求,這在《漢書》十志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如《刑法志》記載的內(nèi)容并不限于西漢一代,開頭即敘述刑法的起源,上古時代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一方面制定“禮”,確立尊卑等級,另一方面制定“刑”,以表示威嚴和處罰。然后敘述歷代刑法的演變,周代“建三典,行五刑”,春秋時有鄭子產(chǎn)鑄刑鼎等,秦朝更“專任刑罰”,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而在主體部分記載西漢各個時期刑律的制定和各種議論以后,篇末又一直論述到東漢初年,雖然政治清明多了,但刑獄不公仍未徹底解決,“以其疾未除,而刑本不正”。
正是由于班固自覺地貫徹“通古今”的宗旨,因而使《刑法志》撰成記載翔實系統(tǒng),兼具深刻思想性和鮮明批判性的出色篇章,并為后人提供了一部中國刑法史的雛形。《漢書》十志“通古今”的特點也為后代史家樹立了典范。
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斷代史的成功撰著必須貫徹“通史精神”的指導
斷代史的撰著有其特別的要求和優(yōu)勢。《漢書》是傳統(tǒng)史學斷代史中的杰作,劉知幾對其特點有過精當?shù)母爬ǎ?/font>“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為其功。”(《史通·六家》)撰著者在一代起訖的范圍內(nèi),組織了豐富的史實,敘述井然有序,這是斷代史著作取得成功的第一個要領。
第二個要領是,成功的斷代史必須貫徹以通史精神為指導。歷史的發(fā)展古今相聯(lián)系,不能局限于一朝一代,必須放眼其上下,才能看清歷史演進的趨勢;而且,一個朝代的制度、學術、風俗等,也必須從古今縱貫的聯(lián)系中才能正確認識其由來,評價其地位。班固恰恰以此作為撰著《漢書》的一項指導思想,這是《漢書》成為名著的重要原因?!稘h書·敘傳》中揭示其著史宗旨就明確提出“通古今”的要求,這在《漢書》十志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如《刑法志》記載的內(nèi)容并不限于西漢一代,開頭即敘述刑法的起源,上古時代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一方面制定“禮”,確立尊卑等級,另一方面制定“刑”,以表示威嚴和處罰。然后敘述歷代刑法的演變,周代“建三典,行五刑”,春秋時有鄭子產(chǎn)鑄刑鼎等,秦朝更“專任刑罰”,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而在主體部分記載西漢各個時期刑律的制定和各種議論以后,篇末又一直論述到東漢初年,雖然政治清明多了,但刑獄不公仍未徹底解決,“以其疾未除,而刑本不正”。
正是由于班固自覺地貫徹“通古今”的宗旨,因而使《刑法志》撰成記載翔實系統(tǒng),兼具深刻思想性和鮮明批判性的出色篇章,并為后人提供了一部中國刑法史的雛形?!稘h書》十志“通古今”的特點也為后代史家樹立了典范。
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