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ā墩撜Z·述而》)
講話原文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蔽医裉靵硗蠹易?,主要是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和建議。
——2012年12月5日,同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引名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講話原文
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v的就是這個道理。領(lǐng)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
——2013年3月1日,在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引名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講話原文
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腦子里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了,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就會自覺去學習。
——2013年3月1日,在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引名句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論語·顏淵》)
講話原文
現(xiàn)在,國際上有人擔心,中國發(fā)展起來后會不會也搞霸權(quán)主義、欺負別人。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中國已經(jīng)多次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蔽覀冋f話是算數(shù)的,實踐已經(jīng)證明中國是說道做到的。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
引名句
“使人者器之”(《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論語中說“使人者器之”,使用人要按照個人才能合理使用,越是人才資源相對緊缺,越要注重通過使用人才,促進人才成長。
——2013年4月10日,聽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引名句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篇》)
講話原文
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耙娚迫绮患?,見不善如探湯?!鳖I(lǐng)導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
——2014年1月14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引名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講話原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哲人孔子說的話,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朋友到來的愉悅。我們邀請中外朋友相聚一堂,就是要感謝大家為中外友好事業(yè)作出的不懈努力,回顧為共同目標而奮斗的崢嶸歷程,暢談長期合作結(jié)下的深情厚誼。
——2014年5月15日,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成立60周年慶?;顒拥闹v話
引名句
“和為貴”(《論語·學而》)
“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在亞洲誕生,是因為它傳承了亞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傳統(tǒng)。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
——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大會的講話
引名句
“君子義以為質(zhì)”(《論語·衛(wèi)靈公》)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講話原文
中華民族歷來主張“君子義以為質(zhì)”,強調(diào)“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14年7月4日,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
引名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講話原文
離開了尊重、理解、寬容同樣談不上教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也多術(shù),就是要求老師具有尊重、理解、寬容的品質(zhì)。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引名句
“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講話原文
中國的友好鄰邦塔吉克斯坦有“高山之國”的美稱。層巒疊嶂、奇峰林立的帕米爾高原,是雄鷹展翅翱翔的地方。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說:“仁者樂山?!边@樣一個雄壯多山的國度,人民寧靜而有內(nèi)涵,令人神往。
——2014年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報》和“霍瓦爾”國家通訊社同時發(fā)表題為《讓中塔友好像雄鷹展翅》的署名文章
引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講話原文
中國人民近代以后經(jīng)歷了100多年戰(zhàn)亂頻發(fā)的慘痛歷史,決不希望這樣的悲劇在任何地方重演?!凹核挥?,勿施于人。”中國珍視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fā)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演講
引名句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講話原文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xié)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等和平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guān)系的基本理念。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
講話原文
古人云,“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發(fā)乎情,止乎禮義”。文藝創(chuàng)作如果只是單純記述現(xiàn)狀、原始展示丑惡,而沒有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fā)、對道德的引導,就不能鼓舞人民前進。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講話原文
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xiàn)世代友好。
——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己不正,焉能正人”(《論語·子路篇》)
講話原文
“己不正,焉能正人?!蔽覀円獜狞h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黨中央政治局、黨中央委員會抓起,從高級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使黨的作風全面好起來,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言必信,行必果。農(nóng)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7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引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ā墩撜Z·述而》)
講話原文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蔽医裉靵硗蠹易?,主要是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和建議。
——2012年12月5日,同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引名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講話原文
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敝v的就是這個道理。領(lǐng)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
——2013年3月1日,在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引名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講話原文
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蹦隳X子里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了,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就會自覺去學習。
——2013年3月1日,在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引名句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論語·顏淵》)
講話原文
現(xiàn)在,國際上有人擔心,中國發(fā)展起來后會不會也搞霸權(quán)主義、欺負別人。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中國已經(jīng)多次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熬右谎?,駟馬難追。”我們說話是算數(shù)的,實踐已經(jīng)證明中國是說道做到的。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lián)合采訪
引名句
“使人者器之”(《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論語中說“使人者器之”,使用人要按照個人才能合理使用,越是人才資源相對緊缺,越要注重通過使用人才,促進人才成長。
——2013年4月10日,聽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引名句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篇》)
講話原文
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鳖I(lǐng)導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
——2014年1月14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引名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講話原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边@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哲人孔子說的話,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朋友到來的愉悅。我們邀請中外朋友相聚一堂,就是要感謝大家為中外友好事業(yè)作出的不懈努力,回顧為共同目標而奮斗的崢嶸歷程,暢談長期合作結(jié)下的深情厚誼。
——2014年5月15日,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成立60周年慶?;顒拥闹v話
引名句
“和為貴”(《論語·學而》)
“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在亞洲誕生,是因為它傳承了亞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傳統(tǒng)。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
——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大會的講話
引名句
“君子義以為質(zhì)”(《論語·衛(wèi)靈公》)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講話原文
中華民族歷來主張“君子義以為質(zhì)”,強調(diào)“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14年7月4日,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
引名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講話原文
離開了尊重、理解、寬容同樣談不上教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也多術(shù),就是要求老師具有尊重、理解、寬容的品質(zhì)。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引名句
“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講話原文
中國的友好鄰邦塔吉克斯坦有“高山之國”的美稱。層巒疊嶂、奇峰林立的帕米爾高原,是雄鷹展翅翱翔的地方。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說:“仁者樂山。”這樣一個雄壯多山的國度,人民寧靜而有內(nèi)涵,令人神往。
——2014年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報》和“霍瓦爾”國家通訊社同時發(fā)表題為《讓中塔友好像雄鷹展翅》的署名文章
引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講話原文
中國人民近代以后經(jīng)歷了100多年戰(zhàn)亂頻發(fā)的慘痛歷史,決不希望這樣的悲劇在任何地方重演?!凹核挥?,勿施于人。”中國珍視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fā)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演講
引名句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講話原文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xié)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等和平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guān)系的基本理念。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
講話原文
古人云,“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發(fā)乎情,止乎禮義”。文藝創(chuàng)作如果只是單純記述現(xiàn)狀、原始展示丑惡,而沒有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fā)、對道德的引導,就不能鼓舞人民前進。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講話原文
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暗虏还拢赜朽?。”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xiàn)世代友好。
——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己不正,焉能正人”(《論語·子路篇》)
講話原文
“己不正,焉能正人?!蔽覀円獜狞h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黨中央政治局、黨中央委員會抓起,從高級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使黨的作風全面好起來,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引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講話原文
“言必信,行必果。農(nóng)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7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