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62.1億元,同比下降0.3%。從總量上看,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占全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大,占比分別為21.3%、20.6%、12.3%。從增速上看,通遼市、鄂爾多斯市、興安盟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2.7%、2.5%。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分別下降2.1%、2%、1.8%、1.5%、1.2%。
全區(qū)進出口1198.3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高于全國10.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91.1億元,增長28.0%,增速高于全國15.0個百分點;進口707.2億元,增長14.3%,增速高于全國9.1個百分點。從增量上看,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阿拉善盟對全區(qū)進出口增量貢獻較大,分別增加80.3億元、23.7億元、56.5億元、21.1億元、13.2億元。從增速上看,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阿拉善盟、烏海市、興安盟等8個盟市增速在2位數(shù)以上。興安盟進出口增速達到131.3%,位列全區(qū)第一,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包頭市、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3個盟市分別下降2.1%、3.1%、19.6%,錫林郭勒盟增速由負轉(zhuǎn)正,從1-9月下降3.9%轉(zhuǎn)為增長5.5%。
全區(qū)實際使用外資33.5億元,同比增長82.8%(折合5.2億美元,同比增長99.1%);全區(qū)新設(shè)外商投資企業(yè)32家,同比減少3家。從增量上看,呼和浩特市對全區(qū)實際使用外資增量貢獻位居第一,增加15.5億元。從增速上看,呼和浩特市增長較快,增長1.5倍。包頭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烏海市、阿拉善盟、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實際使用外資為零。包頭市、呼倫貝爾市、阿拉善盟同比下降100%。
全區(qū)新增對外投資項目16個,同比減少26個。中方協(xié)議投資額18.94億美元,同比增長3.3倍。1—10月,對外實際投資額8.4億美元,同比增長92.6%,位列全國第19位,較2021年同期上升2位。從增量上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對全區(qū)對外投資合作增量位居前列,分別增加13.1、3.6億美元。從增速上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6.6倍、3.3倍。其余盟市均為負增長。
全區(qū)口岸進出境貨運量為4474.8萬噸,同比下降1.1%,其中,進境貨運量3928.9萬噸,同比增長3.8%;出境貨運量545.9萬噸,同比下降26.4%。10月當月,全區(qū)口岸進出境貨運量661.3萬噸,環(huán)比增長0.4%。從增量上看,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策克公路口岸、二連浩特公路口岸對口岸貨運量回升拉動作用較大,位列全區(qū)前三名。從增速上看,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2.6%、22.0%、10.9%。1—10月,全區(qū)進出境中歐班列6010列,同比增長18.2%,其中,滿洲里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3968列,同比增長41.0%;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2042列,同比下降10%。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全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62.1億元,同比下降0.3%。從總量上看,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占全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大,占比分別為21.3%、20.6%、12.3%。從增速上看,通遼市、鄂爾多斯市、興安盟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2.7%、2.5%。包頭市、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分別下降2.1%、2%、1.8%、1.5%、1.2%。
全區(qū)進出口1198.3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高于全國10.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91.1億元,增長28.0%,增速高于全國15.0個百分點;進口707.2億元,增長14.3%,增速高于全國9.1個百分點。從增量上看,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阿拉善盟對全區(qū)進出口增量貢獻較大,分別增加80.3億元、23.7億元、56.5億元、21.1億元、13.2億元。從增速上看,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阿拉善盟、烏海市、興安盟等8個盟市增速在2位數(shù)以上。興安盟進出口增速達到131.3%,位列全區(qū)第一,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包頭市、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3個盟市分別下降2.1%、3.1%、19.6%,錫林郭勒盟增速由負轉(zhuǎn)正,從1-9月下降3.9%轉(zhuǎn)為增長5.5%。
全區(qū)實際使用外資33.5億元,同比增長82.8%(折合5.2億美元,同比增長99.1%);全區(qū)新設(shè)外商投資企業(yè)32家,同比減少3家。從增量上看,呼和浩特市對全區(qū)實際使用外資增量貢獻位居第一,增加15.5億元。從增速上看,呼和浩特市增長較快,增長1.5倍。包頭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烏海市、阿拉善盟、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實際使用外資為零。包頭市、呼倫貝爾市、阿拉善盟同比下降100%。
全區(qū)新增對外投資項目16個,同比減少26個。中方協(xié)議投資額18.94億美元,同比增長3.3倍。1—10月,對外實際投資額8.4億美元,同比增長92.6%,位列全國第19位,較2021年同期上升2位。從增量上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對全區(qū)對外投資合作增量位居前列,分別增加13.1、3.6億美元。從增速上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6.6倍、3.3倍。其余盟市均為負增長。
全區(qū)口岸進出境貨運量為4474.8萬噸,同比下降1.1%,其中,進境貨運量3928.9萬噸,同比增長3.8%;出境貨運量545.9萬噸,同比下降26.4%。10月當月,全區(qū)口岸進出境貨運量661.3萬噸,環(huán)比增長0.4%。從增量上看,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策克公路口岸、二連浩特公路口岸對口岸貨運量回升拉動作用較大,位列全區(qū)前三名。從增速上看,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2.6%、22.0%、10.9%。1—10月,全區(qū)進出境中歐班列6010列,同比增長18.2%,其中,滿洲里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3968列,同比增長41.0%;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2042列,同比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