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遼河平原地貌位于大興安嶺東側南部,北起嫩江支流古里河,南抵燕山山地北麓,為松遼平原西緣,包括嫩江西岸平原和西遼河平原。海拔高程一般為150~500米。嫩江西岸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扎賚特旗一帶為分布面積小、形態(tài)簡單的扇形地。
總體東寬西窄,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緩慢傾斜,海拔高程150~250米左右。平原區(qū)除西遼河多期漫灘形成的平原外,大部分為風積沙所覆蓋。沙地以南,即庫倫—奈曼旗以南,為風積黃土臺地。臺面海拔高程400~450米,黃土堆積厚度10~70米,前緣厚度較大,沖溝發(fā)育,土地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前緣以20~30米的大陡坎與西遼河平原相接。平原西部為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主要由分布在大興安嶺山前的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出山口后,并以其攜帶碎屑物質堆積之扇形地相連而成。地面海拔高程300~500米,向西遼河平原傾斜,扇形地間多為剝蝕殘丘崗地,上覆薄層粉砂土。
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厚度大,降水量較充沛,西部的西拉木倫河、烏力吉木倫河等常年河流流入本區(qū),天然補給量大,地下水資源豐富。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西遼河平原地貌位于大興安嶺東側南部,北起嫩江支流古里河,南抵燕山山地北麓,為松遼平原西緣,包括嫩江西岸平原和西遼河平原。海拔高程一般為150~500米。嫩江西岸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扎賚特旗一帶為分布面積小、形態(tài)簡單的扇形地。
總體東寬西窄,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緩慢傾斜,海拔高程150~250米左右。平原區(qū)除西遼河多期漫灘形成的平原外,大部分為風積沙所覆蓋。沙地以南,即庫倫—奈曼旗以南,為風積黃土臺地。臺面海拔高程400~450米,黃土堆積厚度10~70米,前緣厚度較大,沖溝發(fā)育,土地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前緣以20~30米的大陡坎與西遼河平原相接。平原西部為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主要由分布在大興安嶺山前的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出山口后,并以其攜帶碎屑物質堆積之扇形地相連而成。地面海拔高程300~500米,向西遼河平原傾斜,扇形地間多為剝蝕殘丘崗地,上覆薄層粉砂土。
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厚度大,降水量較充沛,西部的西拉木倫河、烏力吉木倫河等常年河流流入本區(qū),天然補給量大,地下水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