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朝在大青山南麓曾經(jīng)興筑了一座軍事城堡,扼控南北交通的要塞,即“白道城”。壩口子村北輿(白道)城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鄉(xiāng)壩口子溝口,北依大青山,南向土默川。附近有秦漢長城遺跡,北約8公里就是著名的白道。古城西北角緊依溝口西臺地,溝水把古城分作兩半,整個古城地勢北高南低。這是一座雙重城,舊城興建于漢代,北魏時加以改建,新筑城堡位于漢城南部,南城大于北城,城墻尚存輪廓,南城墻在河西保留有一段,東墻南段殘缺,全長190米,保留有3米高,西墻也保留有北面的一小段。
地表遺物豐富,有繩紋磚、筒瓦、板瓦,外飾弦紋、粗細繩紋,內(nèi)飾布紋、方格紋。陶片可辨器形有缽、罐、盆、豆、甑、釜、甕等。1965年出土了4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因此,從草原絲綢之路上的貨幣交易事務(wù)來看,證明中伊兩國經(jīng)貿(mào)往來自古綿延不斷的史實,也說明草原絲綢之路是非常繁榮鼎盛的。
史載北輿城是云中郡的附屬城,地處大青山口,山中有白道嶺,故又稱“白道城”,它是漠南、漠北之間的交通要道,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城池。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北魏朝在大青山南麓曾經(jīng)興筑了一座軍事城堡,扼控南北交通的要塞,即“白道城”。壩口子村北輿(白道)城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鄉(xiāng)壩口子溝口,北依大青山,南向土默川。附近有秦漢長城遺跡,北約8公里就是著名的白道。古城西北角緊依溝口西臺地,溝水把古城分作兩半,整個古城地勢北高南低。這是一座雙重城,舊城興建于漢代,北魏時加以改建,新筑城堡位于漢城南部,南城大于北城,城墻尚存輪廓,南城墻在河西保留有一段,東墻南段殘缺,全長190米,保留有3米高,西墻也保留有北面的一小段。
地表遺物豐富,有繩紋磚、筒瓦、板瓦,外飾弦紋、粗細繩紋,內(nèi)飾布紋、方格紋。陶片可辨器形有缽、罐、盆、豆、甑、釜、甕等。1965年出土了4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因此,從草原絲綢之路上的貨幣交易事務(wù)來看,證明中伊兩國經(jīng)貿(mào)往來自古綿延不斷的史實,也說明草原絲綢之路是非常繁榮鼎盛的。
史載北輿城是云中郡的附屬城,地處大青山口,山中有白道嶺,故又稱“白道城”,它是漠南、漠北之間的交通要道,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