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翅鎏金銀冠,遼代。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6年通遼市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出土。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徑19.5厘米,重830克。出土?xí)r置于陳國公主頭部。
分片錘鍱,依冠帽各部位形狀裁剪成型,鏤雕鏨刻花紋,紋飾鎏金,然后用細銀絲綴合而成。高筒式圓頂,冠箍口略有收束,兩側(cè)有對稱的長方形立翅高于冠頂。
冠的正面鏤刻花紋,主題花紋是火焰寶珠和對鳳?;鹧鎸氈榭逃诠谑祝驴桃粚﹂L尾鳳,相對展翅欲飛。主題花紋周圍鏨刻變形云紋。兩側(cè)立翅中心各刻一只展翅向上飛翔的鳳鳥,長尾下垂,周圍飾以變形云紋。
冠頂綴飾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銀造像,盤腿坐于蓮花之上,高髻,長髯,身著寬袖長袍,像后背光邊緣飾9朵靈芝。冠內(nèi)原有絲綢襯帽,已腐朽不存。
此冠制作精巧,工藝華麗,彰顯貴族氣派,是契丹貴婦之冠。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高翅鎏金銀冠,遼代。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6年通遼市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出土。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徑19.5厘米,重830克。出土?xí)r置于陳國公主頭部。
分片錘鍱,依冠帽各部位形狀裁剪成型,鏤雕鏨刻花紋,紋飾鎏金,然后用細銀絲綴合而成。高筒式圓頂,冠箍口略有收束,兩側(cè)有對稱的長方形立翅高于冠頂。
冠的正面鏤刻花紋,主題花紋是火焰寶珠和對鳳?;鹧鎸氈榭逃诠谑?,下刻一對長尾鳳,相對展翅欲飛。主題花紋周圍鏨刻變形云紋。兩側(cè)立翅中心各刻一只展翅向上飛翔的鳳鳥,長尾下垂,周圍飾以變形云紋。
冠頂綴飾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銀造像,盤腿坐于蓮花之上,高髻,長髯,身著寬袖長袍,像后背光邊緣飾9朵靈芝。冠內(nèi)原有絲綢襯帽,已腐朽不存。
此冠制作精巧,工藝華麗,彰顯貴族氣派,是契丹貴婦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