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根巖畫分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北部峽谷的東西兩側(cè),東部的巖畫位于山峰底部一塊突出的條狀巖石上,為一幅由多個人面像組成的大型巖畫。
峽谷西部的巖畫所在山峰,稱為磴磴山,山上建有五層梯田式的建筑臺基,臺基上坐落著巨大的寺廟殿址,這些寺廟都是遼代在建筑懷州時同時興建的,而巖畫則分布在寺廟址北側(cè)的懸崖峭壁上。位于懸崖底部的巖畫全部采用紅色顏料繪制,由于長年風(fēng)吹雨淋大多數(shù)已斑駁不清,僅剩5幅位于懸崖微凹處的巖畫得以留存。這5幅巖畫內(nèi)容較為單一,幾乎全部以佛教為題材,因此表現(xiàn)出濃重的佛教壁畫風(fēng)格,其中最大的一幅畫面上,上下飄飛著大朵彩云,這些彩云有的繪成如意形,有的繪成棉絮形,將畫面裝點得云騰霧罩,宛如仙境。在畫面黨中央一朵升騰的彩云中間,端坐著一尊慈眉善目的佛像,佛像頭頂花冠,雙手合什,寬衣博帶,雙目微閉,神態(tài)端莊安詳。
另一幅巖畫中佛像端座于蓮花寶座之上,四周罩以巨大的光環(huán),光環(huán)外緣還繪有大量的云朵,給人以莊嚴神圣的感覺。巖畫中還有一幅手書的佛字,字體為楷書,筆鋒犀利,運筆流暢,字體比例勻稱,出自大家手筆。在懸崖頂部還有一幅特殊的巖畫,上部一個大箭頭直指藍天,下面托以三排回字形小方框,橫豎三排排列有序,很可能是佛教崇拜西天極樂世界的一種標志。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崗根巖畫分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北部峽谷的東西兩側(cè),東部的巖畫位于山峰底部一塊突出的條狀巖石上,為一幅由多個人面像組成的大型巖畫。
峽谷西部的巖畫所在山峰,稱為磴磴山,山上建有五層梯田式的建筑臺基,臺基上坐落著巨大的寺廟殿址,這些寺廟都是遼代在建筑懷州時同時興建的,而巖畫則分布在寺廟址北側(cè)的懸崖峭壁上。位于懸崖底部的巖畫全部采用紅色顏料繪制,由于長年風(fēng)吹雨淋大多數(shù)已斑駁不清,僅剩5幅位于懸崖微凹處的巖畫得以留存。這5幅巖畫內(nèi)容較為單一,幾乎全部以佛教為題材,因此表現(xiàn)出濃重的佛教壁畫風(fēng)格,其中最大的一幅畫面上,上下飄飛著大朵彩云,這些彩云有的繪成如意形,有的繪成棉絮形,將畫面裝點得云騰霧罩,宛如仙境。在畫面黨中央一朵升騰的彩云中間,端坐著一尊慈眉善目的佛像,佛像頭頂花冠,雙手合什,寬衣博帶,雙目微閉,神態(tài)端莊安詳。
另一幅巖畫中佛像端座于蓮花寶座之上,四周罩以巨大的光環(huán),光環(huán)外緣還繪有大量的云朵,給人以莊嚴神圣的感覺。巖畫中還有一幅手書的佛字,字體為楷書,筆鋒犀利,運筆流暢,字體比例勻稱,出自大家手筆。在懸崖頂部還有一幅特殊的巖畫,上部一個大箭頭直指藍天,下面托以三排回字形小方框,橫豎三排排列有序,很可能是佛教崇拜西天極樂世界的一種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