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冊文,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布日嘎遼代慶陵出土,漢白玉質(zhì),方形,邊長1.3米左右。遼制,遼代帝后死后,將遣葬日要舉行“遣奠”,其時將宣讀的最后一篇祭文刻于冊上埋入陵中,稱為“哀冊”。
慶陵出土哀冊計有:圣宗皇帝哀冊、圣宗仁德皇后哀冊、圣宗欽哀皇后哀冊、興宗皇帝哀冊、興宗仁懿皇后哀冊、道宗皇帝哀冊(同時加刻契丹文哀冊)、道宗宣懿皇后哀冊。
遼慶陵自遼亡后多次遭盜掘,哀冊文幾經(jīng)滄桑。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在沈陽被截獲,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
圣宗耶律隆哀冊長、寬各133厘米,厚21厘米。蓋作盝頂式,冊呈立斗狀。蓋頂陰文篆書漢文“文武大考宣皇帝哀冊”九字,周圍線刻雙鳳穿云邊框,斜坡刻十二人身生肖像,四角刻折枝牡丹花。冊面漢文楷書三十五行,行三十六字,共一千一百四十七字,張儉撰文。耶律隆緒廟號圣宗。1930年,熱河巴林右旗(今屬內(nèi)蒙古)遼陵出土?,F(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摘自《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志·文物志》)
哀冊文,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布日嘎遼代慶陵出土,漢白玉質(zhì),方形,邊長1.3米左右。遼制,遼代帝后死后,將遣葬日要舉行“遣奠”,其時將宣讀的最后一篇祭文刻于冊上埋入陵中,稱為“哀冊”。
慶陵出土哀冊計有:圣宗皇帝哀冊、圣宗仁德皇后哀冊、圣宗欽哀皇后哀冊、興宗皇帝哀冊、興宗仁懿皇后哀冊、道宗皇帝哀冊(同時加刻契丹文哀冊)、道宗宣懿皇后哀冊。
遼慶陵自遼亡后多次遭盜掘,哀冊文幾經(jīng)滄桑。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在沈陽被截獲,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
圣宗耶律隆哀冊長、寬各133厘米,厚21厘米。蓋作盝頂式,冊呈立斗狀。蓋頂陰文篆書漢文“文武大考宣皇帝哀冊”九字,周圍線刻雙鳳穿云邊框,斜坡刻十二人身生肖像,四角刻折枝牡丹花。冊面漢文楷書三十五行,行三十六字,共一千一百四十七字,張儉撰文。耶律隆緒廟號圣宗。1930年,熱河巴林右旗(今屬內(nèi)蒙古)遼陵出土。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摘自《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志·文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