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布·然金巴,蒙古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彥高勒人,幼年出家于薈祥寺。他天資聰敏,勤奮好學(xué)。清光緒十五年(1889)(15歲)到青海塔爾寺深造,由于苦心研讀經(jīng)書,精通蒙、藏、梵、漢四種語言文字。在塔爾寺3000多名僧侶的經(jīng)論考核中,名列前茅,被推舉為然金巴(教授),后任塔爾寺喇嘛學(xué)者職稱委員會委員。1956年,西藏叛亂事件平息后,塔爾寺疏散一部分喇嘛回原籍。桑布喇嘛未返原籍,留在塔爾寺著書立說。1960年9月,病逝于塔爾寺,終年86歲。
桑布·然金巴在世時,編寫《蒙古語法》一書,以后,他又與烏拉特中公旗(今烏拉特中旗)的一個學(xué)者合著了《藏語語法》《梵語語法》《詩歌論理》等藏文書籍,對傳播民族語言文字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桑布·然金巴,蒙古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彥高勒人,幼年出家于薈祥寺。他天資聰敏,勤奮好學(xué)。清光緒十五年(1889)(15歲)到青海塔爾寺深造,由于苦心研讀經(jīng)書,精通蒙、藏、梵、漢四種語言文字。在塔爾寺3000多名僧侶的經(jīng)論考核中,名列前茅,被推舉為然金巴(教授),后任塔爾寺喇嘛學(xué)者職稱委員會委員。1956年,西藏叛亂事件平息后,塔爾寺疏散一部分喇嘛回原籍。桑布喇嘛未返原籍,留在塔爾寺著書立說。1960年9月,病逝于塔爾寺,終年86歲。
桑布·然金巴在世時,編寫《蒙古語法》一書,以后,他又與烏拉特中公旗(今烏拉特中旗)的一個學(xué)者合著了《藏語語法》《梵語語法》《詩歌論理》等藏文書籍,對傳播民族語言文字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