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砭廟主殿
大石砭廟——中共組織活動聯(lián)絡站舊址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zhèn)三岔河村九社村西北200米。
重新修繕后的大石砭廟全景
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由蒙古鄂爾多斯部封建領主庫圖克臺徹辰洪臺主持修建大石砭廟,其藏名為熱席熱布達楞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焚又重新修建;清同治七年(1868年)被陜甘回軍燒毀,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1967年寺廟在“文革”中被毀,1984年重修。建筑占地面積2887平方米,寺廟用房25間。
1935年,大石砭廟文澤大喇嘛毛羅扎木素(漢名趙云海)與共產(chǎn)黨人高崗建立了特殊關系,大石砭廟成為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聯(lián)絡站。毛羅扎木素被中共蒙古工委指定為開展烏審旗民族宗教上層工作的負責人,他積極開展對烏審旗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組織喇嘛到紅區(qū)定邊等地參觀,組織烏審旗蒙古族代表團參觀延安。毛羅扎木素與毛澤民、宋時輪、宋任窮等中共軍政領導人結拜為盟兄弟,并多次到保安、延安參觀訪問,受到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的接見。1944年冬,毛羅扎木素當選為烏審旗蒙漢自治抗敵聯(lián)合會副主任。
1943年春,“伊盟事變”(即“三二六”事變)爆發(fā)后,以沙克都爾扎布(沙王)盟長為首的札薩克旗起義軍民退到解放區(qū),6月下旬,進駐大石砭廟。中共黨組織專門成立接待處,從陜北調集物資解決起義軍民的生活急需。8月底,沙王離開大石砭廟。至1949年底,大石砭廟一直為中共組織重要的活動地。
?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大石砭廟主殿
大石砭廟——中共組織活動聯(lián)絡站舊址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zhèn)三岔河村九社村西北200米。
重新修繕后的大石砭廟全景
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由蒙古鄂爾多斯部封建領主庫圖克臺徹辰洪臺主持修建大石砭廟,其藏名為熱席熱布達楞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焚又重新修建;清同治七年(1868年)被陜甘回軍燒毀,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1967年寺廟在“文革”中被毀,1984年重修。建筑占地面積2887平方米,寺廟用房25間。
1935年,大石砭廟文澤大喇嘛毛羅扎木素(漢名趙云海)與共產(chǎn)黨人高崗建立了特殊關系,大石砭廟成為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聯(lián)絡站。毛羅扎木素被中共蒙古工委指定為開展烏審旗民族宗教上層工作的負責人,他積極開展對烏審旗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組織喇嘛到紅區(qū)定邊等地參觀,組織烏審旗蒙古族代表團參觀延安。毛羅扎木素與毛澤民、宋時輪、宋任窮等中共軍政領導人結拜為盟兄弟,并多次到保安、延安參觀訪問,受到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的接見。1944年冬,毛羅扎木素當選為烏審旗蒙漢自治抗敵聯(lián)合會副主任。
1943年春,“伊盟事變”(即“三二六”事變)爆發(fā)后,以沙克都爾扎布(沙王)盟長為首的札薩克旗起義軍民退到解放區(qū),6月下旬,進駐大石砭廟。中共黨組織專門成立接待處,從陜北調集物資解決起義軍民的生活急需。8月底,沙王離開大石砭廟。至1949年底,大石砭廟一直為中共組織重要的活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