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地又稱烏審沙漠,毛烏素蒙古語意為不好的水,由沙漠南端一小村名得名。該沙漠東起陜西省神木縣,南越長城,西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北至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脊線以南。面積4萬平方公里,在鄂爾多斯市境內(nèi)2.5萬平方公里。
毛烏素沙地以新月沙丘及沙鏈丘為主,并有少量的格狀沙丘和梁窩狀沙丘,由東北向西南排列。沙丘高一般5米~10米,最高10米~20米。流動沙丘占總面積的64%,主要分布在南部長城沿線,在鄂爾多斯市則以烏審召、珠和2個蘇木為中心。沙漠年均降雨量從東南400毫米~440毫米,向西北遞減為250毫米。
境內(nèi)有無定河、窟野河、禿尾河等,大小湖泊170余個,淡水湖可養(yǎng)魚類,苦水湖多產(chǎn)堿、鹽、石膏等。地下水一般深度在0.5米~1米。天然植物有20種,總覆蓋率40%~50%,構(gòu)成當(dāng)?shù)靥赜械闹脖唤M群。丘間低地有沙漠綠洲一柳灣林。沙丘上分布有沙地柏,面積47平方公里。
毛烏素沙地又稱烏審沙漠,毛烏素蒙古語意為不好的水,由沙漠南端一小村名得名。該沙漠東起陜西省神木縣,南越長城,西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北至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脊線以南。面積4萬平方公里,在鄂爾多斯市境內(nèi)2.5萬平方公里。
毛烏素沙地以新月沙丘及沙鏈丘為主,并有少量的格狀沙丘和梁窩狀沙丘,由東北向西南排列。沙丘高一般5米~10米,最高10米~20米。流動沙丘占總面積的64%,主要分布在南部長城沿線,在鄂爾多斯市則以烏審召、珠和2個蘇木為中心。沙漠年均降雨量從東南400毫米~440毫米,向西北遞減為250毫米。
境內(nèi)有無定河、窟野河、禿尾河等,大小湖泊170余個,淡水湖可養(yǎng)魚類,苦水湖多產(chǎn)堿、鹽、石膏等。地下水一般深度在0.5米~1米。天然植物有20種,總覆蓋率40%~50%,構(gòu)成當(dāng)?shù)靥赜械闹脖唤M群。丘間低地有沙漠綠洲一柳灣林。沙丘上分布有沙地柏,面積4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