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歸化城是塞北一個貿易中心區(qū)。從那時起就有從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區(qū)到這里的回民商隊留居;另有山西大同、右玉等地的回民商隊也定居這里。他們以經營商業(yè)、屠宰、駝運為業(yè)。清乾隆六年(1741),山西總理旗民蒙古事務分巡歸綏道的道臺衙門設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域內)。清乾隆二十年(1755),天山南北麓的回民數千人隨清軍到歸化城,開始住在歸化城東南(今八拜村),以后逐漸遷居到歸化城北門外(今回民區(qū))。
民國年間的歸綏縣(公署、政府)駐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縣府街)。民國18年(1929)1月,綏遠省政府民政廳駐扎達蓋河西岸。民國26年(1937)10月以后,偽巴彥塔拉盟公署和偽巴彥縣公署均駐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轄境內)。民國34年(1945)9月以后,今回民區(qū)屬歸綏市第一區(qū)公所轄區(qū)。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清康熙年間,歸化城是塞北一個貿易中心區(qū)。從那時起就有從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區(qū)到這里的回民商隊留居;另有山西大同、右玉等地的回民商隊也定居這里。他們以經營商業(yè)、屠宰、駝運為業(yè)。清乾隆六年(1741),山西總理旗民蒙古事務分巡歸綏道的道臺衙門設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域內)。清乾隆二十年(1755),天山南北麓的回民數千人隨清軍到歸化城,開始住在歸化城東南(今八拜村),以后逐漸遷居到歸化城北門外(今回民區(qū))。
民國年間的歸綏縣(公署、政府)駐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縣府街)。民國18年(1929)1月,綏遠省政府民政廳駐扎達蓋河西岸。民國26年(1937)10月以后,偽巴彥塔拉盟公署和偽巴彥縣公署均駐在扎達蓋河西岸(今回民區(qū)轄境內)。民國34年(1945)9月以后,今回民區(qū)屬歸綏市第一區(qū)公所轄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