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年(1914),杭錦旗隨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劃歸綏遠特別區(qū)。民國17年(1928),隸屬綏遠省伊克昭盟。民國25年(1936)時,杭錦旗設(shè)立“文武衙門,文衙門即原有之旗政府,武衙門乃該旗騎兵保安公署”。“札薩克為一旗之最高行政長官,系世襲”。旗政府將旗內(nèi)民戶、區(qū)域劃分為36個蘇木(亦稱佐,各設(shè)章蓋,為直接管理蒙民戶口之官);將蘇木組合為8個札蘭章京(亦稱參領(lǐng)),承旗政府東西梅楞之命,指揮各蘇木章蓋辦理基層事務(wù)。
民國29年(1940),綏遠省在黃河南岸杭錦旗境墾區(qū)與鄂托克旗境墾區(qū)設(shè)置桃力民辦事處(縣級),約管轄旗境三分之一的地區(qū)(包括今旗轄巴拉亥鄉(xiāng)、杭錦淖爾鄉(xiāng)、勝利鄉(xiāng)、四十里梁鄉(xiāng)、阿門其日格鄉(xiāng)、塔然高勒鄉(xiāng)、夭斯圖蘇木及呼和木都蘇木東部地等)。隸屬綏遠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東勝)管轄。
民國3年(1914),杭錦旗隨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劃歸綏遠特別區(qū)。民國17年(1928),隸屬綏遠省伊克昭盟。民國25年(1936)時,杭錦旗設(shè)立“文武衙門,文衙門即原有之旗政府,武衙門乃該旗騎兵保安公署”。“札薩克為一旗之最高行政長官,系世襲”。旗政府將旗內(nèi)民戶、區(qū)域劃分為36個蘇木(亦稱佐,各設(shè)章蓋,為直接管理蒙民戶口之官);將蘇木組合為8個札蘭章京(亦稱參領(lǐng)),承旗政府東西梅楞之命,指揮各蘇木章蓋辦理基層事務(wù)。
民國29年(1940),綏遠省在黃河南岸杭錦旗境墾區(qū)與鄂托克旗境墾區(qū)設(shè)置桃力民辦事處(縣級),約管轄旗境三分之一的地區(qū)(包括今旗轄巴拉亥鄉(xiāng)、杭錦淖爾鄉(xiāng)、勝利鄉(xiāng)、四十里梁鄉(xiāng)、阿門其日格鄉(xiāng)、塔然高勒鄉(xiāng)、夭斯圖蘇木及呼和木都蘇木東部地等)。隸屬綏遠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東勝)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