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都廟位于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境內(nèi),是錫林郭勒盟著名的廟宇,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清廷賜名“施善寺”。楊都廟坐北朝南,呈正方形,由朝格欽殿(金剛殿)、拉布仁殿、卻日殿和卻西活佛住宅四部分組成。朝格欽殿為兩層建筑,青磚青瓦的磚木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朝格欽殿南10米是金剛殿,東南140米有2處院落分別是拉布仁殿(高日蘇殿、東廂房),占地面積1320平方米;卻日殿(蘇布干殿、東廂房)占地面積748平方米。朝格欽殿西南20米是卻西活佛住宅院,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西側(cè)房為卻西活佛住宅,東側(cè)為廚房。院內(nèi)正面10米有一過殿。朝格欽殿內(nèi)保存有銅、銀佛像、祭品、樂器、拐號等共1000余件,《甘珠爾經(jīng)》98卷。
歷史上,楊都廟曾是錫林郭勒盟五部十旗的會盟圣地之一。洪格爾高勒鎮(zhèn)也以百年古剎楊都廟而聞名。1980年,楊都廟恢復宗教活動,1988—1991年,盟旗先后撥款對廟宇進行修繕。1998年,楊都廟被列為旗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6日,被列為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版權(quán)所有:中共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shù)支持: 內(nèi)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楊都廟位于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zhèn)境內(nèi),是錫林郭勒盟著名的廟宇,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清廷賜名“施善寺”。楊都廟坐北朝南,呈正方形,由朝格欽殿(金剛殿)、拉布仁殿、卻日殿和卻西活佛住宅四部分組成。朝格欽殿為兩層建筑,青磚青瓦的磚木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朝格欽殿南10米是金剛殿,東南140米有2處院落分別是拉布仁殿(高日蘇殿、東廂房),占地面積1320平方米;卻日殿(蘇布干殿、東廂房)占地面積748平方米。朝格欽殿西南20米是卻西活佛住宅院,占地面積1092平方米,西側(cè)房為卻西活佛住宅,東側(cè)為廚房。院內(nèi)正面10米有一過殿。朝格欽殿內(nèi)保存有銅、銀佛像、祭品、樂器、拐號等共1000余件,《甘珠爾經(jīng)》98卷。
歷史上,楊都廟曾是錫林郭勒盟五部十旗的會盟圣地之一。洪格爾高勒鎮(zhèn)也以百年古剎楊都廟而聞名。1980年,楊都廟恢復宗教活動,1988—1991年,盟旗先后撥款對廟宇進行修繕。1998年,楊都廟被列為旗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6日,被列為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