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賢愁
相傳,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位聰明的和尚。他智慧過人。他云游四方,幫扶窮人,嘲弄權貴,深得老百姓的愛戴。人民群眾為了頌揚他的功績,給他建立了一座廟宇,立起了鎦金的塑像,掛起金匾。金匾上書三個大字:“圣賢(圣賢)愁”。
這件事被八仙中的呂洞賓和鐵拐李知道了,二仙很不服氣,要到人間同和尚比個高低。一天,兩位神仙來到和尚的廟前,擺好一桌酒席。剛剛盤腿坐下,就見廟里走出一個五大三粗的老和尚,既不讓坐,也不打招呼,端起酒來便喝,夾起肉來就吃。二仙見狀,很不高興,攔住和尚說:“你想喝酒也容易,咱們就以你匾上的‘圣賢愁’為題作詩。作出來,賞你酒;若作不出來,就把你這塊匾砸爛,從此不再叫‘圣賢愁’?!?o:p>
老和尚說:“悉聽尊便?!?o:p>
呂洞賓道:
“耳口王,耳口王,
壺中有酒我先嘗。
有酒無肉不能吃,
割只耳朵二位嘗。”
鐵拐李道:
“臣又貝,臣又貝,
壺中有酒我先醉。
有酒無肉不能喝,
割個鼻子敬二位?!?o:p>
老和尚說:
“禾火心,禾火心,
壺中有酒我先斟。
有酒無肉不能飲,
拔根毫毛表寸心。”
呂洞賓和鐵拐李自嘆不如,可又不服氣,心想,我們都割耳、割鼻來敬你,你卻只拔根毫毛,那不行。老和尚說:“如此也是敬神,不然我是一毛不拔的。”
從此,呂洞賓和鐵拐李無論在哪里喝酒吃肉,和尚分秒不差,準時趕到,毫不留情地飽食二位的酒肉。二位仙人躲不開,避不過,很是煩心。
一天,呂洞賓和鐵拐李商量:“我們劃船到湖心小酌,我就不信他能從天而降!”
于是,二位仙人劃著小船向湖心駛去,剛剛掏出酒壺,就見湖中漂來一只大木箱。二仙看見說:“不知箱中何物,猜猜看,誰猜對了敬三杯酒?!币粋€說是銀錢,一個說是衣物。打開一看,原來是怎么也躲不過的和尚。和尚也不謙讓,提起酒壺就喝。二仙制止道:“且慢,既然我們躲不開你,那就再以詩論勝負。詩作得好,賞酒,作不好,滾蛋?!焙蜕邢残︻侀_:“從命!不知以甚為題?”二仙沉吟半天說:“不需要題目,只要每句話中分別有‘糊糊涂涂,清清楚楚,容容易易,難上加難’即可?!崩虾蜕袚]手道:“請——
呂洞賓道:
“雪在空中糊糊涂涂,
落在地上清清楚楚。
雪化成水容容易易,
水變成雪難上加難?!?o:p>
鐵拐李道:
“墨在硯中糊糊涂涂,
寫出字來清清楚楚。
水變成墨容容易易,
墨變成水難上加難。”
老和尚接過說:
“我在箱中糊糊涂涂,
打開箱子清清楚楚。
我吃你的容容易易,
你吃我的難上加難?!?o:p>
二仙聽了目瞪口呆,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和尚吃飽喝足而去。
(陳存玉搜集整理)
長工和財主
從前,達拉灘上有一個陰險狡詐的財主,他雇用長工時出的工錢最高,但不知怎么回事,長工們一年干到頭,總是垂頭喪氣,兩手空空地回家。一年,從口里逃荒來了三兄弟,他們聽說那個財主給的工錢特別高,老大就去給當長工了。一年干下來,大哥唉聲嘆氣地回來了。因為一個工錢也沒拿到。第二年,二哥不服氣,又去給那個財主當長工。大年三十,兩眼通紅地回來了。第三年,老三找上那財主,要給他扛長工。“好??!”財主說,“不過,咱丑話說在前頭,一年之中,如果你有四件事做不來,你就休想拿到一分錢?!崩先f:“我能干,沒有一件別人能做而我卻做不到的事。不過,我也有一個條件,一年下來,你指派的事我都能干得來,我要你把我大哥和二哥的工錢,還有我的工錢如數(shù)給我。如果有一件事干不來,我分文不要。”財主想了想說:“可以?!崩先f:“那就立個字據(jù)吧?!彼麄兞⒑米謸?jù)后,老三就在財主家扛長工了。
每天天還黑不隆咚的,財主就叫他下地,一邊還嚷:“太陽曬到肚皮上了,不能睡懶覺,快干活去!”一天,他又這樣喊叫。老三說:“早起來了,虱子咬得不行,正捉虱子呢?!必斨髡f:“胡說八道,黑的甚也看不見,能捉虱子嗎?”老三說:“你不是說太陽曬到肚皮上了嗎?那你是瞎說了哇。”財主聽了說不出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從那以后,財主再也不來叫喊了。
春天過去了。財主對老三說:“我屋子里的地太潮了,你把它曬干?!崩先挍]說,拿起鍬就拆屋頂。財主見了大喊:“你瘋了嗎?”老三說:“你讓我曬地,也沒說不讓我拆頂子呀,要不怎么能曬干呢?”財主聽了連聲說:“好好,你下來吧,不曬地了?!?o:p>
夏天過去了,財主抱來兩個罐子對老三說:“你給我把大罐子裝到小罐子里去,一點也不許露出來?!崩先f了聲“行?!北惚鸫蠊蕖芭椤钡囊宦曀さ降厣希挛宄阉槠b到小罐子里。財主一看傻了眼兒:“誰讓你打碎啦?”老三說:“你只讓裝進去,并沒有說整裝還是碎裝呀?!必斨鳉獾弥狈籽邸?o:p>
冬天就要來了,財主對老三說:“有塊韭菜地,離家太遠了,你把它搬回來吧!”老三到了韭菜地,用鐵鍬把地橫七豎八地裁成好多塊,然后把財主叫到地里說:“你幫我把地扛到肩上,我就把它扛回去。”財主看到韭菜被鏟得七零八落,他又沒辦法把大塊的地抬到老三肩上,只好說:“罷、罷,別搬了?!?o:p>
過罷臘月二十三,老三手掰指頭盼著回家過年。老三來找財主算工錢,財主皮笑肉不笑地說:“別慌,還有一件事呢,我來問你,我這腦袋有幾斤?”老三脫口而出:“三斤六兩?!薄安粚?,明明是四斤九兩嘛,怎么是三斤六兩?”老三不跟財主爭辯,轉身出去了。一會兒,一手提著一桿秤,一手握著一把菜刀回來了?!拔艺f三斤六兩就是三斤六兩,不信割下來稱一稱!”財主害怕了,忙說:“別,別割……是,三斤……六兩……”老三拿出當時立下的字據(jù),舉著菜刀說:“怎么樣,沒有我干不了的事吧!快把俺哥兒仨的工錢給我!”財主心疼得要死,可又不敢不給工錢。
于是,老三得了哥兒仨的工錢,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
(陳存玉搜集整理)
九子和石子
從前,一個老漢有九個兒子。老伴去世早,他又當?shù)之斈?,屎一把尿一把地將九個兒子拉扯大。九個兒子長大后,又娶回九個媳婦,分了九回家。老漢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能分的家什也都分得一光二凈,只剩下孤老漢的一把干骨頭沒人要。
孤苦伶仃的老漢住在一間四面透風的破草房里。有時病了,睡在炕上,九個兒子和九個媳婦沒有一個來看上一眼,或是問詢問詢。
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誰又聽說過揀石頭防老?為了防老,老漢想了個主意。他趁著身體稍好一些,出去揀了不少石塊,一個個用布包好,分裝在七、八個罐子里。然后,用布把罐口包好扎牢,又在門后、灶門口挖了幾個洞,把封好的罐子埋進去。
老漢每天討吃要飯,風里來雨里去,吃不飽穿不暖,終于臥床不起。鄰居見他幾天不出門,就跑來看他。他說:“唉,我老了,病得下不了地。你來得正好,我想求你給我?guī)蛡€忙,不知行不行?”鄰居老漢說:“咋不行?”
老漢說:“我這屋地下埋著七、八個罐子,你給我把門后頭地下的一個挖出來?!?o:p>
鄰居老漢在門后頭挖了一會兒,果然挖出一個罐子,把罐子抱在炕上。
老漢當著鄰居的面,打開罐子,抓出一個小布包包,故意放在手掌上掂了掂,又放回罐里,把口扎牢,說:“我這一輩子還算掙下點硬東西,當初沒有分給兒子,就是為了防老的。麻煩你給我那幾個娃兒捎個話,就說看他們伺候不伺侯我啦?伺候的話,這幾罐子硬東西留給他們弟兄幾個使喚;不伺候的話,我自己雇人伺候也夠花了?!?o:p>
九個兒子和媳婦,聽說老人還有幾罐子“硬東西”,頓時眉開眼笑,搶著說:“我們的老人,我們不伺候誰伺候呀?”
九個兒子和媳婦都來到破草房。老漢又高興又難過地說:“你們都來了就好,我這地下還有一些東西,你們誰給我往出挖一挖?!?o:p>
九個兒子一聽,爭先恐后地挖了起來,這兒一個,那兒一個,按老漢的指點,一會兒就挖出七八個罐子,九個媳婦都看呆了。
老漢叫兒子們把罐子抱到他的跟前,老漢打開罐口,伸手進去摸了摸,然后又把口子扎好。叫兒子們把這幾個罐子放在他身后的炕角里,這才放心地躺下。
從這天之后,兒媳們一個比一個孝順老人。這個回家和面、剁餡、包餃子,那個說餃子不如肥羊肉,回去專揀肥羊殺。有的說,老人愛吃雜面;有的說,老人愛吃糕。九個兒媳婦,每天三頓飯,變著花樣兒,什么好吃給老人送什么。九個兒子也寸步不離老漢的破草房。這個給揉腿,那個給捶背。就這樣,把老漢伺候得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氣。
老人去世后,弟兄九個先把所有的罐子放進一個柜子里鎖住,商定先抬埋老人,后分東西??墒牵艂€兒媳婦又不放心,就一人拿來一把鎖,套鎖在柜子上。一個媳婦拿一把鑰匙,這才放心了。
弟兄九個又商定抬埋老人時,誰出的東西多,誰分的金銀金。弟兄九個又爭著往來拿東西。結果,老人的棺材是柏木的,又做了好幾套綢緞被褥和衣服。
好抬好埋過老人,兒子和媳婦們開始忙著要分東西。打開罐口一看,七八個罐子里裝的全部是石頭,包石頭的布上還寫著:
九子不如石子好,
石子能把九子叫。
如果沒有碎石子,
老子早就餓死了。
九個兒子看后,都垂頭喪氣地走了。
(巴巴講述,錢世英整理)
金孝拾銀
古時候,有個名叫金孝的孩子,家里很窮,和老母親以賣油為業(yè),糊口度日。
這一天,金孝和往常一樣,擔著兩簍麻油到集市上去賣,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走著走著,突然被一個白布包袱絆倒了,金孝爬起來,解開包袱一看,啊,是一堆明晃晃的白銀。金孝欣喜若狂。
銀子正好是三十兩。金孝心想:“這下可好了,再不用愁沒錢了?!苯鹦鹩秃t,提著白布包袱,大步流星地回去向老母親稟報。
“媽媽呀,今日造化,我拾了一包白銀?!苯鹦⒌靡獾卣f。
老母打開包袱袱一看,??!果然是一包銀子,她驚奇地問金孝:“這銀子不是你偷來的吧?”金孝一五一十地把拾銀子的經(jīng)過告訴了母親。
老母親聽完說:“丟銀子的人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你快跑到原地等候,以免失主找不到銀子著急?!?o:p>
金孝跑到撿銀子地方等候。少頃,只見一個人慌慌張張地趕來,東張張西望望,不知尋找什么。
金孝走上去問那個人:“你找什么?”
“丟失的銀子。”
那人迫不及待地又說:“要是你能幫我找上,我一定賞賜你銀子?!?o:p>
“我在這里拾到一個包袱,不知是不是你的?!?o:p>
話音未落,突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金孝只好拉著失主跑往家里。
金孝問:“銀子用什么包裹著?”
“二尺五白布包著?!笔е鞔?。
金孝一聽說得頭對腳對,就把包袱拿出來讓失主查看。
失主一看,三十兩銀子,原封未動,心理暗暗高興,可又害怕金孝要賞銀,于是反施欺心。便大聲喝道:“我原有五十兩白銀,現(xiàn)在只剩下三十兩,一定你藏了二十兩?!?o:p>
金孝負屈難言,一頭撞在失主身上。失主力氣大,抓住頭發(fā)把金孝提起來,揮拳就打。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急得到處喊人。正在這危急關頭,縣令從門前經(jīng)過,聽到老母親的高聲呼喚。于是,縣令下轎子,循聲走過去問是怎么回事。
金孝走上前來,施了禮,面向縣令,手指失主說:“大人,我拾到了三十兩白銀,全部歸還了他。他卻強詞奪理,硬說他原有五十兩,是我藏了二十兩。請大人斷個公道?!?o:p>
縣令審問失主道:“你是怎么得到丟失的銀子的?”
“大人,是金孝撿到送我的?!?o:p>
“你原有白銀多少兩?如實招來?!笨h令繼續(xù)審問。
“原有五十兩?!笔е骼硖潱f道這兒心也慌了。
‘三十’和‘五十’不對號,證明這三十兩白銀不是你的。全歸金孝,奉養(yǎng)老母?!?o:p>
那個失主理屈詞窮,含羞噙淚,二十兩白銀沒多拿到,連原有的三十兩也沒有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喬存柱搜集整理)
戰(zhàn)洪州
穆桂英武藝蓋世,做姑娘時,有一次和楊家第三代少年楊宗保對陣,看中了楊宗保,便擄他回寨中成了親。一年后,穆桂英隨楊宗保一起回到楊府。可是偏遇邊關告急,楊宗保不得不出征迎戰(zhàn)。穆桂英當時已身懷六甲,卻堅持隨夫君同行,助楊宗保一臂之力。
楊宗保和穆桂英率三軍遠征七天七夜,來到黃河套中鄂爾多斯東部的洪州地。這時,遼軍已據(jù)守洪州城。宋軍只好在城下安營扎寨。
穆桂英因為懷胎八月,不能出戰(zhàn),只得留守帳中,觀望戰(zhàn)場上的廝殺。一天過去了,楊宗保未能取勝;兩天過去了,楊宗保又懊喪地退回帳中。如此激戰(zhàn)幾天,都未能攻破洪州城。
第十天頭上,穆桂英再也忍耐不住了。不顧楊宗保再三勸阻,披掛上陣。但是,出乎穆桂英的預料,只見遼軍陣中,繩索飛揚,一時不知其所以然,交戰(zhàn)幾個回合,只得鳴金收兵。
穆桂英退回帳中,仍不灰心。歇息片刻,便又沖出帳外,翻身上馬,直奔敵陣而去。她策馬揚鞭,繞敵陣一圈,觀察敵情,思索對策。突然,穆桂英眼前一亮,心想,敵軍布的是“絆馬索”。
“絆馬索”是巫陣。兩軍交戰(zhàn),敵人便奠魔作法。頃刻之間,方圓百里,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煞是厲害。任你強大的兵力和精湛的武功,全不管用。
穆桂英摸清敵情,想好對策,立刻號令三軍將長槍、蛇矛換作短劍、鋼刀,與敵交戰(zhàn)。此法果然厲害,穆桂英率領三軍沖向敵陣,將士們揮舞短劍、鋼刀,奮力廝殺。他們見繩就砍,將繩索砍斷,直殺得敵人潰不成軍,棄城而逃。宋軍獲勝。
正當宋軍清理戰(zhàn)場的時候,突然,穆桂英一聲慘叫,摔下馬來,殷紅的鮮血流淌出來,染紅了身下的雜草。原來,由于穆桂英接二連三地與敵人交戰(zhàn),勞累過度,腹中的嬰兒早產(chǎn)了。
從此鄂爾多斯便流傳著穆桂英戍邊衛(wèi)國、不顧自己安危的故事。
(楊·道爾基搜集整理)
三兄弟與萬兩銀
從前有兄弟三人,他們夢想發(fā)財,就到山里挖人參。他們也果然發(fā)財了,不久就挖到了價值萬兩的人參。
在這么多的財富面前,兩個哥哥紅了眼。他們想:“要是把弟弟害死,我們每個人就是五千兩了?!边@樣想著,也就這樣干了。有一次在野外睡覺的時候,兩個哥哥就把弟弟打死了。
不過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丶业穆飞?,老大又暗自盤算:“如果把老二也干掉,這一萬兩白銀就全是我的了。”
晚上,老大指使老二出去打酒。老二高高興興地把酒打回來,一進門就被一斧頭砍死了。
老大除了心腹之患,心想這萬兩白銀我是拿定了,就背起人參往家里去??墒亲卟涣藥撞剑偷瓜略僖财鸩粊砹?。原來,老二也抱著和老大同樣的想法,在酒里放了毒藥。
人參呢?自然也爛在深山里啦。
(郭永明搜集整理)
詩禍
哥倆過日子,哥哥耳朵軟,愛聽老婆嚼舌頭。
老婆說:“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個人。”
老大聽了老婆的話,和老二分家了。
幸虧老二喝了一肚子墨水,受苦不行,全靠賣詩度日。
“賣詩,賣詩,誰買詩來!”
一位識字不多的員外,對讀書人還很敬重。他指著大門外的一株蒼松說:“就以松為題,請學士吟詩一首吧?!?o:p>
學士略思片刻,望著那顆蒼松吟道:
“千年古松長得好,
根深葉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連陰雨,
千軍萬馬將水澆。”
員外仰首合眼,品味一番,點點頭。這時一位紅衣女子,懷抱一顆西瓜,從外面走進院內。
“學士,請以此女為題,再吟一首。”員外又道。
學士張口就來:
“綠皮西瓜圓又圓,
黑籽紅瓤在里邊。
員外太太吃了它,
瓜皮扔在墻外邊?!?o:p>
學士被請到客堂里剛剛坐定,一只貍貓?zhí)趩T外懷里,弓腰伸背地“咪咪”叫喚。于是,員外第三次請學士作詩。
學士朗誦道:
“花臉貍貓長得好,
四個蹄蹄虎登爪。
白天挨著太太睡,
夜間就把老鼠咬。”
三首詩過后,員外喜出望外,擺酒設宴,招待三日。臨走,員外向學士說:“你要多少銀子?”
學士說:“混個肚子,你看著給吧?!?o:p>
員外給他裝滿一兜銀子。他把兜子搭在肩上前重后輕。就說:“這樣不平衡,走路要栽跟頭。請再把后兜裝滿就均勻了?!?o:p>
員外滿足了他的要求,就揮手告辭了。
老大見弟弟弄到那么多白花花的銀子,以為那不是好道來的,就質問弟弟說:“你從哪兒偷來的,你老老實實說!你招了官司,我可不能跟你受罪……”弟弟說:“你快別這樣逞兇放狂了!偷、搶都是自個的事情,與你有什么相干!我們既然是分家另立鍋灶,你也就不必操那些閑心了?!?o:p>
老大還是不讓:“說不清楚,我沒法向死去的爹娘交待!”
老二只得照實說了。聽完了兄弟三首詩之后,老大說:“人不能忘本,要飲水思源。你為什么能夠吟詩掙錢,還不是我供你讀書出力的結果。發(fā)了家,也不該淡漠你嫂子和我??!”
老二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眼紅,你就把銀子拿去!”
老大說:“銀子我不要,我要你的本事。”
老二就把那發(fā)家的三首詩,教哥哥背會念熟。于是,哥哥也要去賣詩發(fā)大財了。
老婆送他到村外說:
“快去快回,我在家等著你的好消息?!?o:p>
“賣詩,賣詩,誰買詩?”老大也沿街叫賣。
員外聽到有人賣詩,便把他叫來,讓他作幾首詩,做個比較,看誰高誰低。就指著門外的古松,說:“以此為題,請作一首詩吧?!?o:p>
“千年古松長得好,
根深葉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連陰雨,
千軍萬馬將水澆?!?o:p>
員外心想這是剽竊。這時,從院里走出一個仆人,兩手端著一盆剛從羊肚子里掏出來的羊腸子。員外就請他以此為題作詩。
他照貓畫虎道:
“這個瓦盆圓又圓,
屎腸爛肚裝里邊。
員外太太吃了它,
屎尿潑在墻外邊。”
員外一聽大怒。之后又指著院里拴的一頭毛驢說:“你想好,再說!”
“這頭毛驢長得好,
四個蹄蹄虎蹬爪。
白天挨住太太睡,
夜里還把老鼠咬?!?o:p>
員外二話沒說,割下他的一只耳朵,裝進前兜說:“去吧,我沒有酒肉給你?!崩洗髤s嚷道:
“前重后輕不能平衡。”
員外又割下他的另一只耳朵,裝進后兜說:“你這回稱心如意了吧!”
(劉愛香講述,艾厚國整理)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圣賢愁
相傳,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位聰明的和尚。他智慧過人。他云游四方,幫扶窮人,嘲弄權貴,深得老百姓的愛戴。人民群眾為了頌揚他的功績,給他建立了一座廟宇,立起了鎦金的塑像,掛起金匾。金匾上書三個大字:“圣賢(圣賢)愁”。
這件事被八仙中的呂洞賓和鐵拐李知道了,二仙很不服氣,要到人間同和尚比個高低。一天,兩位神仙來到和尚的廟前,擺好一桌酒席。剛剛盤腿坐下,就見廟里走出一個五大三粗的老和尚,既不讓坐,也不打招呼,端起酒來便喝,夾起肉來就吃。二仙見狀,很不高興,攔住和尚說:“你想喝酒也容易,咱們就以你匾上的‘圣賢愁’為題作詩。作出來,賞你酒;若作不出來,就把你這塊匾砸爛,從此不再叫‘圣賢愁’?!?o:p>
老和尚說:“悉聽尊便?!?o:p>
呂洞賓道:
“耳口王,耳口王,
壺中有酒我先嘗。
有酒無肉不能吃,
割只耳朵二位嘗?!?o:p>
鐵拐李道:
“臣又貝,臣又貝,
壺中有酒我先醉。
有酒無肉不能喝,
割個鼻子敬二位?!?o:p>
老和尚說:
“禾火心,禾火心,
壺中有酒我先斟。
有酒無肉不能飲,
拔根毫毛表寸心。”
呂洞賓和鐵拐李自嘆不如,可又不服氣,心想,我們都割耳、割鼻來敬你,你卻只拔根毫毛,那不行。老和尚說:“如此也是敬神,不然我是一毛不拔的?!?o:p>
從此,呂洞賓和鐵拐李無論在哪里喝酒吃肉,和尚分秒不差,準時趕到,毫不留情地飽食二位的酒肉。二位仙人躲不開,避不過,很是煩心。
一天,呂洞賓和鐵拐李商量:“我們劃船到湖心小酌,我就不信他能從天而降!”
于是,二位仙人劃著小船向湖心駛去,剛剛掏出酒壺,就見湖中漂來一只大木箱。二仙看見說:“不知箱中何物,猜猜看,誰猜對了敬三杯酒?!币粋€說是銀錢,一個說是衣物。打開一看,原來是怎么也躲不過的和尚。和尚也不謙讓,提起酒壺就喝。二仙制止道:“且慢,既然我們躲不開你,那就再以詩論勝負。詩作得好,賞酒,作不好,滾蛋。”和尚喜笑顏開:“從命!不知以甚為題?”二仙沉吟半天說:“不需要題目,只要每句話中分別有‘糊糊涂涂,清清楚楚,容容易易,難上加難’即可?!崩虾蜕袚]手道:“請——
呂洞賓道:
“雪在空中糊糊涂涂,
落在地上清清楚楚。
雪化成水容容易易,
水變成雪難上加難。”
鐵拐李道:
“墨在硯中糊糊涂涂,
寫出字來清清楚楚。
水變成墨容容易易,
墨變成水難上加難?!?o:p>
老和尚接過說:
“我在箱中糊糊涂涂,
打開箱子清清楚楚。
我吃你的容容易易,
你吃我的難上加難?!?o:p>
二仙聽了目瞪口呆,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和尚吃飽喝足而去。
(陳存玉搜集整理)
長工和財主
從前,達拉灘上有一個陰險狡詐的財主,他雇用長工時出的工錢最高,但不知怎么回事,長工們一年干到頭,總是垂頭喪氣,兩手空空地回家。一年,從口里逃荒來了三兄弟,他們聽說那個財主給的工錢特別高,老大就去給當長工了。一年干下來,大哥唉聲嘆氣地回來了。因為一個工錢也沒拿到。第二年,二哥不服氣,又去給那個財主當長工。大年三十,兩眼通紅地回來了。第三年,老三找上那財主,要給他扛長工。“好?。 必斨髡f,“不過,咱丑話說在前頭,一年之中,如果你有四件事做不來,你就休想拿到一分錢?!崩先f:“我能干,沒有一件別人能做而我卻做不到的事。不過,我也有一個條件,一年下來,你指派的事我都能干得來,我要你把我大哥和二哥的工錢,還有我的工錢如數(shù)給我。如果有一件事干不來,我分文不要?!必斨飨肓讼胝f:“可以?!崩先f:“那就立個字據(jù)吧。”他們立好字據(jù)后,老三就在財主家扛長工了。
每天天還黑不隆咚的,財主就叫他下地,一邊還嚷:“太陽曬到肚皮上了,不能睡懶覺,快干活去!”一天,他又這樣喊叫。老三說:“早起來了,虱子咬得不行,正捉虱子呢。”財主說:“胡說八道,黑的甚也看不見,能捉虱子嗎?”老三說:“你不是說太陽曬到肚皮上了嗎?那你是瞎說了哇。”財主聽了說不出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從那以后,財主再也不來叫喊了。
春天過去了。財主對老三說:“我屋子里的地太潮了,你把它曬干?!崩先挍]說,拿起鍬就拆屋頂。財主見了大喊:“你瘋了嗎?”老三說:“你讓我曬地,也沒說不讓我拆頂子呀,要不怎么能曬干呢?”財主聽了連聲說:“好好,你下來吧,不曬地了?!?o:p>
夏天過去了,財主抱來兩個罐子對老三說:“你給我把大罐子裝到小罐子里去,一點也不許露出來。”老三說了聲“行?!北惚鸫蠊蕖芭椤钡囊宦曀さ降厣?,三下五除二把碎片裝到小罐子里。財主一看傻了眼兒:“誰讓你打碎啦?”老三說:“你只讓裝進去,并沒有說整裝還是碎裝呀?!必斨鳉獾弥狈籽邸?o:p>
冬天就要來了,財主對老三說:“有塊韭菜地,離家太遠了,你把它搬回來吧!”老三到了韭菜地,用鐵鍬把地橫七豎八地裁成好多塊,然后把財主叫到地里說:“你幫我把地扛到肩上,我就把它扛回去?!必斨骺吹骄虏吮荤P得七零八落,他又沒辦法把大塊的地抬到老三肩上,只好說:“罷、罷,別搬了?!?o:p>
過罷臘月二十三,老三手掰指頭盼著回家過年。老三來找財主算工錢,財主皮笑肉不笑地說:“別慌,還有一件事呢,我來問你,我這腦袋有幾斤?”老三脫口而出:“三斤六兩。”“不對,明明是四斤九兩嘛,怎么是三斤六兩?”老三不跟財主爭辯,轉身出去了。一會兒,一手提著一桿秤,一手握著一把菜刀回來了。“我說三斤六兩就是三斤六兩,不信割下來稱一稱!”財主害怕了,忙說:“別,別割……是,三斤……六兩……”老三拿出當時立下的字據(jù),舉著菜刀說:“怎么樣,沒有我干不了的事吧!快把俺哥兒仨的工錢給我!”財主心疼得要死,可又不敢不給工錢。
于是,老三得了哥兒仨的工錢,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
(陳存玉搜集整理)
九子和石子
從前,一個老漢有九個兒子。老伴去世早,他又當?shù)之斈?,屎一把尿一把地將九個兒子拉扯大。九個兒子長大后,又娶回九個媳婦,分了九回家。老漢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能分的家什也都分得一光二凈,只剩下孤老漢的一把干骨頭沒人要。
孤苦伶仃的老漢住在一間四面透風的破草房里。有時病了,睡在炕上,九個兒子和九個媳婦沒有一個來看上一眼,或是問詢問詢。
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誰又聽說過揀石頭防老?為了防老,老漢想了個主意。他趁著身體稍好一些,出去揀了不少石塊,一個個用布包好,分裝在七、八個罐子里。然后,用布把罐口包好扎牢,又在門后、灶門口挖了幾個洞,把封好的罐子埋進去。
老漢每天討吃要飯,風里來雨里去,吃不飽穿不暖,終于臥床不起。鄰居見他幾天不出門,就跑來看他。他說:“唉,我老了,病得下不了地。你來得正好,我想求你給我?guī)蛡€忙,不知行不行?”鄰居老漢說:“咋不行?”
老漢說:“我這屋地下埋著七、八個罐子,你給我把門后頭地下的一個挖出來?!?o:p>
鄰居老漢在門后頭挖了一會兒,果然挖出一個罐子,把罐子抱在炕上。
老漢當著鄰居的面,打開罐子,抓出一個小布包包,故意放在手掌上掂了掂,又放回罐里,把口扎牢,說:“我這一輩子還算掙下點硬東西,當初沒有分給兒子,就是為了防老的。麻煩你給我那幾個娃兒捎個話,就說看他們伺候不伺侯我啦?伺候的話,這幾罐子硬東西留給他們弟兄幾個使喚;不伺候的話,我自己雇人伺候也夠花了。”
九個兒子和媳婦,聽說老人還有幾罐子“硬東西”,頓時眉開眼笑,搶著說:“我們的老人,我們不伺候誰伺候呀?”
九個兒子和媳婦都來到破草房。老漢又高興又難過地說:“你們都來了就好,我這地下還有一些東西,你們誰給我往出挖一挖?!?o:p>
九個兒子一聽,爭先恐后地挖了起來,這兒一個,那兒一個,按老漢的指點,一會兒就挖出七八個罐子,九個媳婦都看呆了。
老漢叫兒子們把罐子抱到他的跟前,老漢打開罐口,伸手進去摸了摸,然后又把口子扎好。叫兒子們把這幾個罐子放在他身后的炕角里,這才放心地躺下。
從這天之后,兒媳們一個比一個孝順老人。這個回家和面、剁餡、包餃子,那個說餃子不如肥羊肉,回去專揀肥羊殺。有的說,老人愛吃雜面;有的說,老人愛吃糕。九個兒媳婦,每天三頓飯,變著花樣兒,什么好吃給老人送什么。九個兒子也寸步不離老漢的破草房。這個給揉腿,那個給捶背。就這樣,把老漢伺候得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氣。
老人去世后,弟兄九個先把所有的罐子放進一個柜子里鎖住,商定先抬埋老人,后分東西??墒牵艂€兒媳婦又不放心,就一人拿來一把鎖,套鎖在柜子上。一個媳婦拿一把鑰匙,這才放心了。
弟兄九個又商定抬埋老人時,誰出的東西多,誰分的金銀金。弟兄九個又爭著往來拿東西。結果,老人的棺材是柏木的,又做了好幾套綢緞被褥和衣服。
好抬好埋過老人,兒子和媳婦們開始忙著要分東西。打開罐口一看,七八個罐子里裝的全部是石頭,包石頭的布上還寫著:
九子不如石子好,
石子能把九子叫。
如果沒有碎石子,
老子早就餓死了。
九個兒子看后,都垂頭喪氣地走了。
(巴巴講述,錢世英整理)
金孝拾銀
古時候,有個名叫金孝的孩子,家里很窮,和老母親以賣油為業(yè),糊口度日。
這一天,金孝和往常一樣,擔著兩簍麻油到集市上去賣,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走著走著,突然被一個白布包袱絆倒了,金孝爬起來,解開包袱一看,啊,是一堆明晃晃的白銀。金孝欣喜若狂。
銀子正好是三十兩。金孝心想:“這下可好了,再不用愁沒錢了?!苯鹦鹩秃t,提著白布包袱,大步流星地回去向老母親稟報。
“媽媽呀,今日造化,我拾了一包白銀?!苯鹦⒌靡獾卣f。
老母打開包袱袱一看,?。」皇且话y子,她驚奇地問金孝:“這銀子不是你偷來的吧?”金孝一五一十地把拾銀子的經(jīng)過告訴了母親。
老母親聽完說:“丟銀子的人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你快跑到原地等候,以免失主找不到銀子著急?!?o:p>
金孝跑到撿銀子地方等候。少頃,只見一個人慌慌張張地趕來,東張張西望望,不知尋找什么。
金孝走上去問那個人:“你找什么?”
“丟失的銀子。”
那人迫不及待地又說:“要是你能幫我找上,我一定賞賜你銀子?!?o:p>
“我在這里拾到一個包袱,不知是不是你的?!?o:p>
話音未落,突然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金孝只好拉著失主跑往家里。
金孝問:“銀子用什么包裹著?”
“二尺五白布包著?!笔е鞔?。
金孝一聽說得頭對腳對,就把包袱拿出來讓失主查看。
失主一看,三十兩銀子,原封未動,心理暗暗高興,可又害怕金孝要賞銀,于是反施欺心。便大聲喝道:“我原有五十兩白銀,現(xiàn)在只剩下三十兩,一定你藏了二十兩?!?o:p>
金孝負屈難言,一頭撞在失主身上。失主力氣大,抓住頭發(fā)把金孝提起來,揮拳就打。七十多歲的老母親急得到處喊人。正在這危急關頭,縣令從門前經(jīng)過,聽到老母親的高聲呼喚。于是,縣令下轎子,循聲走過去問是怎么回事。
金孝走上前來,施了禮,面向縣令,手指失主說:“大人,我拾到了三十兩白銀,全部歸還了他。他卻強詞奪理,硬說他原有五十兩,是我藏了二十兩。請大人斷個公道?!?o:p>
縣令審問失主道:“你是怎么得到丟失的銀子的?”
“大人,是金孝撿到送我的?!?o:p>
“你原有白銀多少兩?如實招來?!笨h令繼續(xù)審問。
“原有五十兩。”失主理虧,說道這兒心也慌了。
‘三十’和‘五十’不對號,證明這三十兩白銀不是你的。全歸金孝,奉養(yǎng)老母?!?o:p>
那個失主理屈詞窮,含羞噙淚,二十兩白銀沒多拿到,連原有的三十兩也沒有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喬存柱搜集整理)
戰(zhàn)洪州
穆桂英武藝蓋世,做姑娘時,有一次和楊家第三代少年楊宗保對陣,看中了楊宗保,便擄他回寨中成了親。一年后,穆桂英隨楊宗保一起回到楊府??墒瞧鲞呹P告急,楊宗保不得不出征迎戰(zhàn)。穆桂英當時已身懷六甲,卻堅持隨夫君同行,助楊宗保一臂之力。
楊宗保和穆桂英率三軍遠征七天七夜,來到黃河套中鄂爾多斯東部的洪州地。這時,遼軍已據(jù)守洪州城。宋軍只好在城下安營扎寨。
穆桂英因為懷胎八月,不能出戰(zhàn),只得留守帳中,觀望戰(zhàn)場上的廝殺。一天過去了,楊宗保未能取勝;兩天過去了,楊宗保又懊喪地退回帳中。如此激戰(zhàn)幾天,都未能攻破洪州城。
第十天頭上,穆桂英再也忍耐不住了。不顧楊宗保再三勸阻,披掛上陣。但是,出乎穆桂英的預料,只見遼軍陣中,繩索飛揚,一時不知其所以然,交戰(zhàn)幾個回合,只得鳴金收兵。
穆桂英退回帳中,仍不灰心。歇息片刻,便又沖出帳外,翻身上馬,直奔敵陣而去。她策馬揚鞭,繞敵陣一圈,觀察敵情,思索對策。突然,穆桂英眼前一亮,心想,敵軍布的是“絆馬索”。
“絆馬索”是巫陣。兩軍交戰(zhàn),敵人便奠魔作法。頃刻之間,方圓百里,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煞是厲害。任你強大的兵力和精湛的武功,全不管用。
穆桂英摸清敵情,想好對策,立刻號令三軍將長槍、蛇矛換作短劍、鋼刀,與敵交戰(zhàn)。此法果然厲害,穆桂英率領三軍沖向敵陣,將士們揮舞短劍、鋼刀,奮力廝殺。他們見繩就砍,將繩索砍斷,直殺得敵人潰不成軍,棄城而逃。宋軍獲勝。
正當宋軍清理戰(zhàn)場的時候,突然,穆桂英一聲慘叫,摔下馬來,殷紅的鮮血流淌出來,染紅了身下的雜草。原來,由于穆桂英接二連三地與敵人交戰(zhàn),勞累過度,腹中的嬰兒早產(chǎn)了。
從此鄂爾多斯便流傳著穆桂英戍邊衛(wèi)國、不顧自己安危的故事。
(楊·道爾基搜集整理)
三兄弟與萬兩銀
從前有兄弟三人,他們夢想發(fā)財,就到山里挖人參。他們也果然發(fā)財了,不久就挖到了價值萬兩的人參。
在這么多的財富面前,兩個哥哥紅了眼。他們想:“要是把弟弟害死,我們每個人就是五千兩了?!边@樣想著,也就這樣干了。有一次在野外睡覺的時候,兩個哥哥就把弟弟打死了。
不過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丶业穆飞希洗笥职底员P算:“如果把老二也干掉,這一萬兩白銀就全是我的了?!?o:p>
晚上,老大指使老二出去打酒。老二高高興興地把酒打回來,一進門就被一斧頭砍死了。
老大除了心腹之患,心想這萬兩白銀我是拿定了,就背起人參往家里去??墒亲卟涣藥撞?,就倒下再也起不來了。原來,老二也抱著和老大同樣的想法,在酒里放了毒藥。
人參呢?自然也爛在深山里啦。
(郭永明搜集整理)
詩禍
哥倆過日子,哥哥耳朵軟,愛聽老婆嚼舌頭。
老婆說:“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個人?!?o:p>
老大聽了老婆的話,和老二分家了。
幸虧老二喝了一肚子墨水,受苦不行,全靠賣詩度日。
“賣詩,賣詩,誰買詩來!”
一位識字不多的員外,對讀書人還很敬重。他指著大門外的一株蒼松說:“就以松為題,請學士吟詩一首吧?!?o:p>
學士略思片刻,望著那顆蒼松吟道:
“千年古松長得好,
根深葉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連陰雨,
千軍萬馬將水澆?!?o:p>
員外仰首合眼,品味一番,點點頭。這時一位紅衣女子,懷抱一顆西瓜,從外面走進院內。
“學士,請以此女為題,再吟一首?!眴T外又道。
學士張口就來:
“綠皮西瓜圓又圓,
黑籽紅瓤在里邊。
員外太太吃了它,
瓜皮扔在墻外邊?!?o:p>
學士被請到客堂里剛剛坐定,一只貍貓?zhí)趩T外懷里,弓腰伸背地“咪咪”叫喚。于是,員外第三次請學士作詩。
學士朗誦道:
“花臉貍貓長得好,
四個蹄蹄虎登爪。
白天挨著太太睡,
夜間就把老鼠咬?!?o:p>
三首詩過后,員外喜出望外,擺酒設宴,招待三日。臨走,員外向學士說:“你要多少銀子?”
學士說:“混個肚子,你看著給吧?!?o:p>
員外給他裝滿一兜銀子。他把兜子搭在肩上前重后輕。就說:“這樣不平衡,走路要栽跟頭。請再把后兜裝滿就均勻了?!?o:p>
員外滿足了他的要求,就揮手告辭了。
老大見弟弟弄到那么多白花花的銀子,以為那不是好道來的,就質問弟弟說:“你從哪兒偷來的,你老老實實說!你招了官司,我可不能跟你受罪……”弟弟說:“你快別這樣逞兇放狂了!偷、搶都是自個的事情,與你有什么相干!我們既然是分家另立鍋灶,你也就不必操那些閑心了?!?o:p>
老大還是不讓:“說不清楚,我沒法向死去的爹娘交待!”
老二只得照實說了。聽完了兄弟三首詩之后,老大說:“人不能忘本,要飲水思源。你為什么能夠吟詩掙錢,還不是我供你讀書出力的結果。發(fā)了家,也不該淡漠你嫂子和我??!”
老二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眼紅,你就把銀子拿去!”
老大說:“銀子我不要,我要你的本事?!?o:p>
老二就把那發(fā)家的三首詩,教哥哥背會念熟。于是,哥哥也要去賣詩發(fā)大財了。
老婆送他到村外說:
“快去快回,我在家等著你的好消息?!?o:p>
“賣詩,賣詩,誰買詩?”老大也沿街叫賣。
員外聽到有人賣詩,便把他叫來,讓他作幾首詩,做個比較,看誰高誰低。就指著門外的古松,說:“以此為題,請作一首詩吧?!?o:p>
“千年古松長得好,
根深葉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連陰雨,
千軍萬馬將水澆。”
員外心想這是剽竊。這時,從院里走出一個仆人,兩手端著一盆剛從羊肚子里掏出來的羊腸子。員外就請他以此為題作詩。
他照貓畫虎道:
“這個瓦盆圓又圓,
屎腸爛肚裝里邊。
員外太太吃了它,
屎尿潑在墻外邊?!?o:p>
員外一聽大怒。之后又指著院里拴的一頭毛驢說:“你想好,再說!”
“這頭毛驢長得好,
四個蹄蹄虎蹬爪。
白天挨住太太睡,
夜里還把老鼠咬?!?o:p>
員外二話沒說,割下他的一只耳朵,裝進前兜說:“去吧,我沒有酒肉給你?!崩洗髤s嚷道:
“前重后輕不能平衡?!?o:p>
員外又割下他的另一只耳朵,裝進后兜說:“你這回稱心如意了吧!”
(劉愛香講述,艾厚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