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特雙峰駝是自治區(qū)的優(yōu)良駱駝品種之一,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中國三大雙峰駝中體型最大、產絨產肉量最高的品種。主要分布在蘇尼特右旗北部額仁淖爾蘇木賽音錫力嘎查為中心的戈壁草原以及東部烏日根塔拉鎮(zhèn)巴彥朝魯圖嘎查至賽罕烏力吉蘇木都日木嘎查渾善達克沙漠邊緣地區(qū)。蘇尼特右旗作為蘇尼特雙峰駝的主要產地,有著“中國駱駝文化之鄉(xiāng)”的美譽。2020年,“蘇尼特雙峰駝”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蘇尼特雙峰駝以紫紅色和杏黃色為主,棕褐色次之,少有白色。頭位水平,高昂過體,頸長約1米,兩側扁平,上薄下厚,前窄后寬,呈“乙”字形大彎曲。耳小豎立,鼻梁挺立而高大,前峰比后峰略小,峰間距30~40厘米,四肢端正,關節(jié)粗大,筋腱明顯,前蹄較后蹄短,前掌厚而大,后掌較小。蘇尼特雙峰駝體大粗壯,體質結實,骨量較重,盆骨大而堅固,肌肉發(fā)達有力,特別耐寒、耐粗、耐饑、耐渴。每峰公駝平均出絨8公斤,母駝平均出絨5~6公斤,絨纖維長6.1~7.5厘米。駱駝是役用家畜,每駝可負重150~200公斤日行70~80公里。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蘇尼特雙峰駝是自治區(qū)的優(yōu)良駱駝品種之一,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中國三大雙峰駝中體型最大、產絨產肉量最高的品種。主要分布在蘇尼特右旗北部額仁淖爾蘇木賽音錫力嘎查為中心的戈壁草原以及東部烏日根塔拉鎮(zhèn)巴彥朝魯圖嘎查至賽罕烏力吉蘇木都日木嘎查渾善達克沙漠邊緣地區(qū)。蘇尼特右旗作為蘇尼特雙峰駝的主要產地,有著“中國駱駝文化之鄉(xiāng)”的美譽。2020年,“蘇尼特雙峰駝”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蘇尼特雙峰駝以紫紅色和杏黃色為主,棕褐色次之,少有白色。頭位水平,高昂過體,頸長約1米,兩側扁平,上薄下厚,前窄后寬,呈“乙”字形大彎曲。耳小豎立,鼻梁挺立而高大,前峰比后峰略小,峰間距30~40厘米,四肢端正,關節(jié)粗大,筋腱明顯,前蹄較后蹄短,前掌厚而大,后掌較小。蘇尼特雙峰駝體大粗壯,體質結實,骨量較重,盆骨大而堅固,肌肉發(fā)達有力,特別耐寒、耐粗、耐饑、耐渴。每峰公駝平均出絨8公斤,母駝平均出絨5~6公斤,絨纖維長6.1~7.5厘米。駱駝是役用家畜,每駝可負重150~200公斤日行70~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