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中國北部邊疆地區(qū)主要是蒙古族聚集區(qū),蒙古分漠南蒙古(內(nèi)蒙古),漠北蒙古喀爾喀(外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衛(wèi)拉特)。其中漠南蒙古先期歸附清王朝,但厄魯特(四部)和喀爾喀(三部)雖向清朝遺使通貢表示臣服,但實際不受清廷的有效控制。漠西蒙古經(jīng)常向東進犯。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居住在天山北麓厄魯特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率兵侵擾喀爾喀三部。喀爾喀部便向清朝求援??滴醯廴斡H征,在烏蘭布通(克什克騰旗境內(nèi))經(jīng)過殊死決戰(zhàn)大敗噶爾丹。清王朝為鞏固北部邊疆的安全,選擇地理位置適中的多倫諾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lǐng)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nèi)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
會盟所在地十三里灘草原,東西長十公里左右,南北寬6公里左右,地勢平坦,是一片遼闊的草灘,多京公路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會盟時以康熙帝的行宮大帳為中心,按眾星捧月,眾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圓五十里內(nèi)支設(shè)帳篷,屯兵列營。外蒙古三部王公貴族列右隊,內(nèi)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隊,依次謁見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進行正式會盟。會盟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據(jù)康熙身邊的法國傳教士統(tǒng)計,有9 000~10 000名騎兵,1 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門炮的八旗精銳參加了閱兵和演習(xí)。號角齊鳴,槍炮齊發(fā),鐵騎隆隆,聲震四野,大展了清軍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陣受閱,康熙帝乘馬親射十矢九中,喀爾喀各部無不誠服。
清朝初期,中國北部邊疆地區(qū)主要是蒙古族聚集區(qū),蒙古分漠南蒙古(內(nèi)蒙古),漠北蒙古喀爾喀(外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衛(wèi)拉特)。其中漠南蒙古先期歸附清王朝,但厄魯特(四部)和喀爾喀(三部)雖向清朝遺使通貢表示臣服,但實際不受清廷的有效控制。漠西蒙古經(jīng)常向東進犯。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居住在天山北麓厄魯特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率兵侵擾喀爾喀三部??柨Σ勘阆蚯宄笤?。康熙帝三次親征,在烏蘭布通(克什克騰旗境內(nèi))經(jīng)過殊死決戰(zhàn)大敗噶爾丹。清王朝為鞏固北部邊疆的安全,選擇地理位置適中的多倫諾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lǐng)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nèi)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
會盟所在地十三里灘草原,東西長十公里左右,南北寬6公里左右,地勢平坦,是一片遼闊的草灘,多京公路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會盟時以康熙帝的行宮大帳為中心,按眾星捧月,眾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圓五十里內(nèi)支設(shè)帳篷,屯兵列營。外蒙古三部王公貴族列右隊,內(nèi)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隊,依次謁見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進行正式會盟。會盟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據(jù)康熙身邊的法國傳教士統(tǒng)計,有9 000~10 000名騎兵,1 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門炮的八旗精銳參加了閱兵和演習(xí)。號角齊鳴,槍炮齊發(fā),鐵騎隆隆,聲震四野,大展了清軍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陣受閱,康熙帝乘馬親射十矢九中,喀爾喀各部無不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