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哲里木會盟地遺址,位于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鎮(zhèn)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小平原黨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必經之路,從哲里木山谷經科爾沁右翼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國接壤,阿貴山谷經六戶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碩至通遼等地的呈“五岔溝”型戰(zhàn)略要地和內外物資集散地。
據史料記載,此處曾為遼、金時代的重要關隘。金長城、金東北路招討司駐所要塞古跡至今明晰可見。會盟地西為遼臨潢府境地。
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將嫩江科爾沁的圖什業(yè)圖、札薩克圖、蘇鄂公、扎賚特、杜爾伯特、達爾罕、博多勒噶臺、賓圖、前郭爾羅斯、后郭爾羅斯四部十旗,北從寶格達山,南至沈陽北柳條邊墻,西由特格罕山,東到哈爾濱、長春等地總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的蒙古領地劃分為一個盟,實行行政統(tǒng)治。因首次會盟于圖什業(yè)圖旗北部的哲里木山腳下而稱為哲里木盟。并在此處各豎一敖包(即石堆)為象征,1個大敖包立于黨中央,代表盟,底部直徑為
版權所有: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術支持: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清哲里木會盟地遺址,位于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鎮(zhèn)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小平原黨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必經之路,從哲里木山谷經科爾沁右翼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國接壤,阿貴山谷經六戶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碩至通遼等地的呈“五岔溝”型戰(zhàn)略要地和內外物資集散地。
據史料記載,此處曾為遼、金時代的重要關隘。金長城、金東北路招討司駐所要塞古跡至今明晰可見。會盟地西為遼臨潢府境地。
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將嫩江科爾沁的圖什業(yè)圖、札薩克圖、蘇鄂公、扎賚特、杜爾伯特、達爾罕、博多勒噶臺、賓圖、前郭爾羅斯、后郭爾羅斯四部十旗,北從寶格達山,南至沈陽北柳條邊墻,西由特格罕山,東到哈爾濱、長春等地總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的蒙古領地劃分為一個盟,實行行政統(tǒng)治。因首次會盟于圖什業(yè)圖旗北部的哲里木山腳下而稱為哲里木盟。并在此處各豎一敖包(即石堆)為象征,1個大敖包立于黨中央,代表盟,底部直徑為